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技術升級+戰略投入 長虹激光影院前景看好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家電網2017-01-06 我要評論(0 )   

2016年,量子點、OLED、激光顯示等顯示技術爭(zheng) 奇鬥豔,爭(zheng) 坐顯示技術第一把交椅。而在大屏電視領域,激光顯示技術可謂出盡了風頭,

 2016年,量子點、OLED、激光顯示等顯示技術爭奇鬥豔,爭坐顯示技術第一把交椅。而在大屏電視領域,激光顯示技術可謂出盡了風頭,繼海信發力激光電視之後,長虹也於2016年年終重磅發布高端超大屏CHiQ激光影院係列。
 
“激光顯示符合柔性顯示趨勢,是新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長虹方麵表示,激光顯示技術具有高亮度、長壽命、廣色域、低功耗等技術優勢,可以實現超大尺寸顯示和全息三維空間成像,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悉,作為國內最早自主研發投影產品的家電企業之一,長虹擁有尖端的研發設備和一流的研發團隊,在激光顯示領域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激光顯示產品研發、製造企業。
 
 

QQ圖片20170105155234

 
 多項創新 CHiQ激光影院樹行業標杆
 
在2016年12月21日舉辦的長虹“超影體驗會”上,長虹激光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表示,在激光顯示時代,電視尺寸將從75英寸起步,主銷尺寸為85英寸-120英寸,而最超大尺寸將達到140英寸-170英寸,幾乎可以覆蓋家庭客廳的整個牆麵。
 
據長虹工作人員現場介紹,長虹最新發布的CHiQ激光影院由激光主機、光學屏幕兩部分組成,其中激光光機是最核心的部分。區別於其他品牌的激光電視,長虹CHiQ激光影院新品采用了全球獨創的超高效遠心激光光機和全球首創的柔性菲涅爾光學屏幕,能夠輕鬆實現80-150英寸精準對焦,堪稱大屏電視領域的絕對王者。
 
與其他電視相比,CHiQ激光影院形成獨有的“薄大精聲”四大特點,引領全球彩電行業顯示技術發展風向標:纖薄屏幕,不影響整體家居布置;80-150英寸超大屏幕,在家裏打造一個超大電影院;數百個精密光學部件,光學係統采用納米級金屬鍍膜材料;5.1杜比影院技術,帶來聲臨其境的音視頻體驗。
 
從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平板電視、投影顯示,再到激光顯示,長虹曆經顯示產業各個時代的沉澱。隨著CHiQ激光影院的發布,使長虹CHiQ電視實現了從中大屏的LED、OLED、曲麵到超大屏的激光影院產品線布局,使長虹構建了全品類、全體係競爭的綜合實力。
 
大屏時代到來 激光顯示搶占製霸權
 
“作為電視專業廠商,不論OLED、量子點、還是激光顯示,長虹都有深厚的技術積累,但其投票權最終掌握在消費者手裏。”長虹相關人士表示,電視技術本身沒有優劣之分,真正決定企業動向的是技術的成熟性和市場的成熟度。長虹此次繼海信之後重磅發力CHiQ激光影院,表明激光顯示在大屏產品上的運用已經成熟。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55英寸電視市場份額為21.8%,較去年增長10.1%,成為2016年上半年彩電市場增幅最大的尺寸,同時也成為電視大屏的分界線。而55+電視的市場份額為28.8%,較去年增長11.8%。
 
中科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激光顯示技術研究專家畢勇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和客廳娛樂興起,消費者將更加追求大屏幕、臨場感、智能化和更加極致的視聽享受。現階段來看,激光影院電視相比超大屏液晶電視具有小體積、廣色域、低功耗、長壽命、顯示尺寸靈活、移動方便等諸多優點,可完美實現家用大畫麵顯示。
 
“大屏娛樂時代已經到來。”觀察人士表示,大屏巨幕是激光顯示的核心優勢,加之超高畫質和臨場感音響,仿佛將人們置身於家庭影院之中,這便是長虹將激光顯示電視定位為激光影院的重要原因。
 
 
目前,長虹通過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和戰略投入,現已具備自主設計、自主生產激光光機、光學屏幕、激光主機的能力,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製造完全自主運營,能夠確保產品品質、交期和服務。此外,長虹還擁有精耕多年的自主銷售渠道,可實現線下、線上、係統集成、教育等全方位銷售,以促進激光顯示產品規模上量。
 
雖然未來電視技術之爭仍在繼續,但從長虹集中精力發力激光顯示可以看出,“作為柔性顯示的代表,激光顯示必將在未來電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行業人士指出,從現階段的技術成熟度來看,在大屏產品上激光顯示更具優勢,而長虹在激光顯示上搶先發力,已然具備了製霸高端大屏市場的實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