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真如此,這將標誌著物理學家首次得以在可見光下直接觀測引力波。這項發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研究宇宙、解開暗能量等未解之謎的新途徑。

該天文台是全球最大的引力波觀測天文台,此前已記錄了三次由劇烈爆炸形成的引力波。這幾次引力波均由黑洞相撞產(chan) 生。

圖中綠色格線代表太陽和地球造成的時空彎曲。愛因斯坦曾在1916年提出的廣義(yi) 相對論中描述過這一效應。
對這項重大發現的傳(chuan) 聞起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天文學家J·克雷格·維勒(J Craig Wheeler)發表的一條推特:“LIGO又有新發現,和光線有關(guan) 。足以驚掉你的下巴!”這使得人們(men) 紛紛猜測,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台(簡稱LIGO)的研究人員也許發現了宇宙中最暴烈事件的存在跡象。
該天文台是全球最大的引力波觀測天文台,此前已記錄了三次由劇烈爆炸形成的引力波。這幾次引力波均由黑洞相撞產(chan) 生。從(cong) 那時起,美國的LIGO物理實驗團隊就一直與(yu) 歐洲處女座幹涉儀(yi) 天文台(Virgo)保持合作,提高探測敏感度。
此前在一次媒體(ti) 見麵會(hui) 上,LIGO天文台的研究人員曾談起過欲用該儀(yi) 器探測中子星的雄心壯誌。而人們(men) 認為(wei) 維勒博士的推特指的就是中子星發出的引力波,因此相信研究人員的努力已經有了回報。這是因為(wei) 黑洞產(chan) 生的引力波無法在可見波段進行觀測,而中子星相撞時則會(hui) 釋放出可見光,LIGO天文台和Virgo天文台均利用激光測定引力波經過時引發的微小擾動。
據報道,光學天文台的科學家們(men) 正將望遠鏡對準宇宙中最近一次信號的源頭:位於(yu) 長蛇座中一處名為(wei) NGC 4993的星係,距我們(men) 約1.3億(yi) 光年。該星係中有兩(liang) 顆成對的中子星,或許與(yu) 此次發現的引力波有關(guan) 。
此前探測到的三次引力波均由能量驚人的黑洞合並產(chan) 生。黑洞相撞時產(chan) 生的能量比宇宙中所有恒星和星係在任何時刻輻射出的光能總和還要多。其中時間最近的一次發現於(yu) 今年六月,離我們(men) 似乎最為(wei) 遙遠,相撞的黑洞距地球足有30億(yi) 光年之遙。
科學家稱,引力波為(wei) 我們(men) 打開了一扇觀測宇宙、了解黑洞和中子星等神秘天體(ti) 的新大門。若能理解這些天文現象,將有助於(yu) 我們(men) 弄清宇宙的起源,“此次發現使我們(men) 以全新的方式深入時空,這在發現引力波之前是無法做到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主管弗朗斯·科爾多瓦(France Córdova)指出,“這一次,我們(men) 將目光投向了30億(yi) 光年之外,LIGO天文台將繼續做出偉(wei) 大的發現,從(cong) 實驗逐漸過渡到真正的引力波天文台,更重要的是,每次探測結果不僅(jin) 僅(jin) 讓我們(men) 目睹了奇景。通過收集數據,我們(men) 逐步了解了這些天體(ti) 的起源和特性,從(cong) 而更好地理解宇宙。”
“我們(men) 知道,這僅(jin) 僅(jin) 是開始而已。這扇‘宇宙之窗’將不斷擴大。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員從(cong) 世界各處匯集於(yu) 此,為(wei) LIGO天文台做出自己的貢獻,進一步了解黑洞合並、中子星和其它天文現象。對此,我們(men) 拭目以待。”
當一對黑洞圍繞彼此旋轉時,它們(men) 還會(hui) 按照自身的軸線旋轉,就像兩(liang) 名花樣滑冰選手。有時,當一對黑洞在軌道上移動時,會(hui) 朝著同一軌道方向旋轉,名為(wei) “校準旋轉”;有時,它們(men) 則會(hui) 朝相反方向旋轉。此外,黑洞還會(hui) 傾(qing) 斜、偏離原有的軌道平麵,LIGO天文台的最新數據顯示,至少有一個(ge) 黑洞與(yu) 整體(ti) 的軌道運動情況不一致。要確定雙黑洞係統的旋轉方式,LIGO還需進行進一步觀察。但從(cong) 這些早期數據中,可總結出雙黑洞係統可能的形成方式。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