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西安天瑞達光電:激光衝擊強化技術為航空發動機保駕護航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2018-05-09 我要評論(0 )   

西安天瑞達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YS120-R200A型激光衝(chong) 擊強化設備,近日正式進駐新加坡ARTC(先進再製造技術中心),並投入

西安天瑞達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YS120-R200A型激光衝擊強化設備,近日正式進駐新加坡ARTC(先進再製造技術中心),並投入運行。伴隨著公司商標“Tyrida”上牆儀式結束,天瑞達公司成為陝西西安“硬科技”在海外的一張閃亮名片。
 
“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的再製造工程是製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通過采用比產品製造更先進的高新技術,提高產品關鍵零部件的重新使用率,從而成倍延長產品的壽命周期,成為各國創新的突破口。
 
在再製造工程的關鍵技術中,激光衝擊強化(簡稱LSP)是當今最先進的金屬表麵強化處理技術之一。目前隻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這項核心技術,成功實現商業應用的公司在全球僅有4家,天瑞達公司是國內這項“硬科技”的翹楚。
 
據統計,全球40%以上航空發動機故障是由於部件疲勞斷裂導致的,這也是我國航空發動機“心髒病”的主要表現之一。運用LSP技術可以提高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以葉片為例)疲勞強度15%以上,提升使用壽命80%以上,而加工成本不到新品的10%,節能95%以上,節材100%,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潛能巨大。
 
讓新加坡先進再製造技術中心動心的是,這套硬科技設備“無汙染、無耗材、綠色‘智造’”,對於替代新加坡即將淘汰的傳統加工設備,無疑是雪中送炭。
 
激光衝擊強化設備的研製涉及光學、自動控製、機械工程、材料工程等多個學科,技術交叉性強,創新難度大,是典型的“硬科技”高端設備。
 
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是如何做到世界領先的?早在2007年,天瑞達公司就瞄準激光衝擊強化技術進行攻關,集聚國內科研技術人才,致力解決我國航空工業關鍵零部件的疲勞斷裂問題,建成國內第一條激光衝擊強化生產線。
 
談到10年創業,天瑞達公司董事長魏農感慨地說,“這10年,我們是一步一步咬緊牙關挺過來的。最艱難的時候,幾乎沒錢發工資,甚至考慮過關門,每年都在搬家。2014年,我曾經以為我們會倒下,成為國內LSP應用領域的‘先烈’”。國內航空、材料領域專家和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召集各方召開現場論證會。“我們始終相信這項新技術能夠為補齊航空工業的‘短板’作出貢獻。靠著這個信心,大家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堅持技術攻關和產品換代。先後完成4代設備產品升級、上萬次不同型號和不同材料零部件的LSP工藝試驗研究。”魏農說。
 
2015年,天瑞達公司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合作,開展地麵燃氣輪機葉片LSP加工試驗認證工作。經國際權威機構嚴格測試,天瑞達首件鑒定包試件全部達到GE要求;2015年12月份,天瑞達成為GE境外唯一獲準為其提供LSP服務的企業。
 
近兩年,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鼓勵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相繼出台,天瑞達公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6年7月份,天瑞達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激光強化技術在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領域的工業示範應用”。2017年,天瑞達在新加坡設立控股子公司,全麵開展LSP國際業務。2017年底,首台出口LSP設備運往新加坡。目前,天瑞達正努力將LSP技術從軍工行業向更加廣闊的民用市場轉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