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18價(jia) 格戰之後,平靜了數月的激光電視行業(ye) 又回到了大眾(zhong) 的聚光燈下。10月15日,堅果宣布完成6億(yi) 元D輪融資,由阿裏領投,君盛投資、三澤投資、磐石資本、廣發信德、北京東(dong) 資等跟投。
聯係到上半年激光電視紛紛降到“萬(wan) 元檔”的事實,短短兩(liang) 年時間,激光電視這個(ge) 在用戶眼裏還有點陌生的高端產(chan) 品,已經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堅果、海信、長虹、極米、艾洛維、奧圖碼等主流廠商已經成為(wei) 消費者關(guan) 注的品牌,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行業(ye) 的“客廳夢”已經描繪得越來越美好,激光電視的故事也越發讓人期待了。
消費升級,倒逼顯示技術革新
當前,中國電視行業(ye) 正迎來新一輪消費升級的浪潮,很多廠商也瞄準了這一契機。2016年,堅果就搶先推出了堅果S1、S1Pro激光電視,在當年“雙11”收獲單日銷售超2200台的成績;極米也在2017年推出激光電視,其相關(guan) 負責人也表示,從(cong) 消費升級上來說,激光電視是客廳娛樂(le) 中心升級換代的首選;海信則在4年內(nei) 3次升級激光電視。廠商積極布局的背後,是中產(chan) 階級開始崛起,人們(men) 對產(chan) 品品質和生活格調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大屏化成為(wei) 用戶需求變化的主流趨勢,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消費者更願意去購買(mai) 麵積更大的電視。2005年到2017年,電視的主流尺寸從(cong) 32英寸加大至65英寸,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80英寸以上會(hui) 成為(wei) 人們(men) 的電視消費首選。
這是因為(wei) 大尺寸電視不僅(jin) 能使家庭影院級的觀影效果得以實現,還能作為(wei) 家庭互聯網的重要入口。大屏價(jia) 值將在家庭影音娛樂(le) 、新聞資訊、網絡購物甚至社交互動等功能上進一步釋放。堅果U1就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大屏價(jia) 值——在硬件上強調極致的4K分辨率、色彩和亮度表現,軟件上搭載JMGO OS 3.0,內(nei) 置愛奇藝、芒果TV、百視通等影視資源,打造了大屏化的客廳娛樂(le) 場景。顯而易見,大屏幕的激光電視將是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堅果選擇阿裏,極米站隊百度,也都是為(wei) 了迎接激光電視這一波浪潮。
其次,當電視大屏化後,消費者還會(hui) 考慮觀看的健康性。一般來說,過大屏幕會(hui) 導致眼部接受光學能量強度更高,進而造成更快的疲勞。人們(men) 在觀看液晶電視時,因為(wei) 看到的是大麵積直射光線,亮度過高過密,眼睛極易受到強刺激。
而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賽西實驗室和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專(zhuan) 家聯合進行的一項試驗中,激光電視具備護眼功能的特性已經得到認證。這是因為(wei) 激光電視的發光源位於(yu) 激光光機,光機發光後先射向牆麵或者幕布,再反射給人的眼睛,這樣人眼接觸的就是至少減弱了一倍的光線,眼睛受到的傷(shang) 害自然也變小了。
最後,用戶對觀看健康性的考量還會(hui) 延伸至觀看距離的舒適度,對於(yu) 大尺寸電視,用戶需要考慮的是能否有足夠大的空間保持一個(ge) 最佳視距範圍。從(cong) 觀看距離的舒適度上分析,55英寸液晶電視最好在3.5m距離觀看,80英寸產(chan) 品則需要到6m遠的地方觀看,而這個(ge) 距離對很多普通家庭而言都是難以實現的。
當然,不同顯示技術對觀看距離的要求是有差別的,比如,55~75寸的OLED電視需要的觀看距離比液晶少20%以上,激光電視的優(you) 勢則更為(wei) 明顯,采用反射式光路的激光電視,其最小觀看距離可比OLED電視再縮小1/4。
從(cong) 觀看最佳水平視角來看,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hui) 認為(wei) 30度視角最為(wei) 合適,而中國傳(chuan) 統家庭客廳一般在3.5~4.5m的範圍,根據30度角度計算最佳觀看尺寸,產(chan) 品尺寸可以擴大至90~105寸範圍。而這個(ge) 範圍,恰好是激光電視能做到的。
客廳爭(zheng) 奪戰,激光電視隻是剛剛上路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激光電視的藍海清晰可見。然而,當眾(zhong) 多廠商打出搶占客廳、頂替傳(chuan) 統電視的旗號後,行業(ye) 遠遠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麽(me) 樂(le) 觀,講故事的階段已經過去,摩爾定律決(jue) 定激光電視行業(ye) 需要一場技術上的革新,但又不隻是底層技術的革新。
國內(nei) 的激光電視在核心技術上,一直被海外“掐著脖子”。 日本、德國等國家擁有激光電視的核心技術,比如激光電視顯示方案中的大功率燈泡,其主要製造商在德國,另一個(ge) 核心技術即超短焦投影構造中的鏡頭,也是日本理光的獨家專(zhuan) 利技術。國內(nei) 的很多關(guan) 鍵部件如光機等都需依靠進口,而國內(nei) 激光電視的價(jia) 格普遍較高,也是因為(wei) 進口零件價(jia) 格較高,即便國內(nei) 廠商願意“自降精度”使用國產(chan) 鏡頭,仍要上繳一份專(zhuan) 利費用。
因此,自主研發顯得尤為(wei) 重要,此次被阿裏投資的堅果,完全自主掌握了激光電視的兩(liang) 大核心部件,率先實現了激光電視光機與(yu) 鏡頭的完全自主設計、研發及生產(chan) ,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同時在性能等各方麵都不輸於(yu) 國外進口產(chan) 品,並且堅果創始人胡震宇公開表示此輪融資還會(hui) 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接下來的目標是啃屏幕這塊硬骨頭。胡震宇認為(wei) 屏幕技術一定會(hui) 被突破,屏幕將來一定是免費贈送的,而不應該作為(wei) 一個(ge) 單獨的配件來銷售,想必激光電視的價(jia) 格近兩(liang) 年還會(hui) 有巨大突破。
激光電視的AI還是偽(wei) AI。一方麵,激光電視的語音交互多是圍繞“遙控器”設計,並不能讓電視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另一方麵,基於(yu) 大數據的基礎推薦內(nei) 容,本質上隻是通過設立多個(ge) 家庭賬號進行多方位推送,並不能做到真正地千人千麵。令人欣慰的是,不止是激光電視,整個(ge) 電視行業(ye) 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這一問題,都希望在電視搭載的AI技術進一步革新,讓電視更懂人。
討論價(jia) 格之前,“認知”比“營銷”更重要
雙十一到來之際,海信的80英寸L5 4K激光電視預售價(jia) 拉到了21999元,堅果則憑借技術優(you) 勢將4K激光電視U1做到了8999元的到手價(jia) 。
顯然,為(wei) 了最大程度的釋放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需求,價(jia) 格戰依舊是廠商們(men) 的主題。然而,不論戰役勝負如何,價(jia) 格戰隻能讓更多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印象停留在模糊的應用場景和晦澀的參數上,反而限製了消費者的想象空間。況且,整個(ge) 行業(ye) 內(nei) 的價(jia) 格在短時間內(nei) 並不會(hui) 懸崖式下降,所以,比起瘋狂降價(jia) ,廠商們(men) 還是應該尋求其他的渠道去打開市場。
從(cong) 上文中我們(men) 也能推測出,廠商們(men) 的第一條路一定是擺脫對海外核心技術的依賴。激光電視核心技術的創新化和國產(chan) 化,一定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大方向,因為(wei) 此種做法不但能降低硬件成本,還能建立國人對產(chan) 品的認同感。目前,國內(nei) 已經有光學廠商和科研機構試圖在這方麵做出改變,比如改換短焦投影方式,或者自主研發新技術和硬件,以規避海外在核心技術上的專(zhuan) 利限製,比如堅果就掌握了自主光機和鏡頭兩(liang) 項核心技術,這種技術優(you) 勢也為(wei) 其帶來了利好,做到了行業(ye) 內(nei) 都難以實現的價(jia) 格,以至於(yu) 首發1分鍾內(nei) 就能賣出1200台,創造了激光電視領域的奇觀。
另外,構建線下實體(ti) 門店的產(chan) 品體(ti) 驗渠道也是廠商打開市場的有效方法。隻有精心培育用戶的使用習(xi) 慣,準確具體(ti) 的兼顧線上線下,才能保證消費者的認知逐步、穩定地建立。而要實現消費者對產(chan) 品的最高認同,必須讓消費者對產(chan) 品有直觀的、具象化的感受,才能真正走入大眾(zhong) 視野,而在這個(ge) 過程中,線下體(ti) 驗成為(wei) 關(guan) 鍵一環。
這也是幾年前液晶電視打入市場的做法,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商在線上、線下尋求各方合作,然後藉由線下場景獲取的信息構建數據生態,來拓展更多應用市場,實現由市場促進產(chan) 業(ye) 鏈改變,進而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環。比如堅果的線下門店已超千家,海信則在今年9、10月份推出免費試用計劃,顯然,這些廠商都在致力於(yu) 打造一個(ge) 場所,集中讓用戶進行線下感知,體(ti) 驗出產(chan) 品的優(you) 勢,讓消費者真真切切了解、接觸並且認可激光電視。
最後,廠商仍舊要沉澱技術優(you) 勢,思考如何構建品牌在顧客認知中的差異化。利用單品聯動進而形成品牌的優(you) 勢不失為(wei) 一個(ge) 好的選擇,比如蘋果利用iphoness、ipads、Apple Watch做到了產(chan) 品線的全麵覆蓋,進而形成了聯動效用。
而在激光電視領域,堅果已經發布了30餘(yu) 款產(chan) 品,產(chan) 品涵蓋激光電視、家庭智能微投、移動便攜投影、辦公商務投影等,海信、長虹此類傳(chuan) 統家電廠商也調整了產(chan) 品結構,對多款產(chan) 品進行了技術升級。單品聯動帶來的品牌效應,使得這些廠商很容易就成為(wei) 顧客消費該品類首選或優(you) 先選擇的品牌。
結論
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技術的變化正在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ye) ,電視行業(ye) 亦如是。電視發展至今,從(cong) 黑白到彩色,從(cong) 小變大,從(cong) 厚變薄,從(cong) 傳(chuan) 統的有線電視到互聯網電視,消費需求帶動了電視顯示技術的加速發展,而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hui) 遇到瓶頸。激光電視現在正處於(yu) 從(cong) 營銷邏輯逐步轉向產(chan) 品邏輯的拐點中,在這個(ge) 變化裏,利用技術“反攻”行業(ye) 痛點已經是不難預見的路徑。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