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日前發表題為(wei) 《“鐵束”係統:以色列如何在戰爭(zheng) 中用激光毀滅敵人導彈》的文章。文中指出,以色列國防軍(jun) 現役的以導彈反導彈的“4層導彈盾牌”,盡管技術先進,但造價(jia) 昂貴且不易操作,並存在性能短板,尤其在作戰和後勤方麵尤為(wei) 突出。因此,以色列軍(jun) 方對運用激光技術、特別是對光纖激光器合束技術表現出很大興(xing) 趣。
彌補導彈反導技術不足
上世紀90年代初,以色列與(yu) 美國曾合作研製出“鸚鵡螺”氟化氘化學激光武器試驗係統。2006年,雙方又合作開發“天空衛士”氧碘化學激光武器試驗係統。2008年,以色列推出世界上首型固體(ti) 激光器——反炮兵彈藥激光武器係統,但無論是化學激光武器還是固體(ti) 激光武器,都存在體(ti) 積大、散熱難、保障不易等問題。因此,以色列又開始發展新的激光武器技術。2009年,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務係統有限公司以光纖激光技術為(wei) 基礎研發新的反炮兵彈藥激光武器係統,並在2014年新加坡航展上推出“鐵束”激光武器樣機。這種高能激光武器係統采用2千瓦級光纖激光器,最大有效射程7公裏,安裝在兩(liang) 輛車上進行發射。
“鐵束”激光武器係統的出現,有效解決(jue) 了“鐵穹”係統麵臨(lin) 的兩(liang) 大難題,一是成本效率低,二是無力應對密集攻擊。“鐵穹”導彈係統每實施一次攔截,成本大約在10萬(wan) 至15萬(wan) 美元;而“鐵束”激光武器係統每發射一次,成本僅(jin) 需2000美元,一舉(ju) 解決(jue) 上述兩(liang) 大問題。
兩(liang) 項技術實現激光能量累積增強
傳(chuan) 統的大多數激光武器試驗係統都采用一個(ge) 大激光器發出激光,而“鐵束”激光武器係統采用光束三級疊合方式,實現激光能量的累積增強。即先由多個(ge) 微小激光器合成疊陣,再將多個(ge) 疊陣發出的多道光束進行合束,最後將激光束在目標瞄準點上疊加。其間,主要有兩(liang) 大關(guan) 鍵技術。
關(guan) 鍵技術之一是將諸多微小激光器合成為(wei) “疊陣”。
微小激光器分兩(liang) 種:光纖激光器或激光腔以及單管半導體(ti) 激光器。經過3個(ge) 步驟進行合成:第一步,把諸多小光纖激光器並列集成為(wei) 線陣,形成“巴條”;第二步,把諸多巴條在橫向上集成為(wei) “麵陣”;第三步,把諸多麵陣在縱向上集成為(wei) “疊陣”。這樣一來,從(cong) 點到線、從(cong) 線到麵、從(cong) 麵到疊陣,諸多小光纖激光器發射的弱激光就被整合為(wei) 一束較強激光。
另外,對於(yu) 單管半導體(ti) 激光器,則將光束匯聚到光纖裏再進行輸出。
關(guan) 鍵技術之二是對諸多光束進行合束。
所謂合束,即把多個(ge) 較強激光束合成為(wei) 一道能量更大、功率更強的激光束。典型的合束方式是通過控製光束,在更遠的距離上進行重合,交疊實現,即所謂“空間合束”,美國和德國的部分激光武器係統都是基於(yu) 此原理進行構建。另一種是光譜合束,即通過將不同波長的多束激光進行精確調整合束來實現。
實際作戰中,“鐵束”激光武器係統從(cong) 兩(liang) 輛發射車上發出兩(liang) 道強激光,在目標瞄準點上進行疊加,累加出更大激光能量,達到有效殺傷(shang) 目標的目的。
2014年以來,加沙地區衝(chong) 突不斷,以色列遭到大量火箭彈襲擊。這表明,以色列的對手已經能夠利用“愛國者-3”係統和“鐵穹”係統的先天技術弱點,通過發射無人機、巡航導彈、火箭彈等廉價(jia) 武器實施飽和式空襲。在“鐵穹”係統難以全麵完成攔截任務時,“鐵束”高能激光武器以其緊湊高效、作戰使用成本低廉、易於(yu) 保障的強激光效應,一舉(ju) 扭轉以色列軍(jun) 隊在戰術上難以實施攔截、在戰略上被動挨打的雙重局麵。未來作戰中,導彈反導與(yu) 激光反導這兩(liang) 種反導手段將配合使用、優(you) 勢互補,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或者需要非直線殺傷(shang) 時,由“鐵穹”防空導彈實施攔截;在較好的氣象條件下或能夠實施直線射擊時,交給激光武器完成,以有效對抗無人機或精確製導彈藥的齊射和群襲威脅。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