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工控網2020-08-17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技術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了,但直到桌麵級3D打印設備問世,才讓大眾(zhong) 真正知道3D打印技術的存在。如今,3D打印機隨處可見,在各行各業(ye) 都正在獲得廣泛應用。特別在醫...

3D打印技術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了,但直到桌麵級3D打印設備問世,才讓大眾(zhong) 真正知道3D打印技術的存在。如今,3D打印機隨處可見,在各行各業(ye) 都正在獲得廣泛應用。特別在醫學領域,3D打印技術創造了諸多令人讚歎的成就,也正在以其非凡的能力去改造未來的醫療產(chan) 業(ye) 。

據了解,3D打印現在已經被用在打印藥品,醫療設備,針對患者的解剖學模型以及生物組織等多個(ge) 方向。醫學專(zhuan) 家們(men) 也都陸續開始將這門高效且極具個(ge) 性化的新科技應用於(yu) 自己的醫學實踐當中,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水平。因此,我們(men) 列出了十大3D打印醫學革新的案例,用以展現當今醫學領域3D打印水平。

1.骨骼模型

過去,醫學專(zhuan) 家們(men) 都是通過製作平麵解剖圖和掃描圖來診斷患者的健康狀況。如今,通過3D打印,醫生們(men) 能夠通過分析患者獨特的MRI和CT掃描圖來打印骨骼的三維模型。而在整形外科中,醫生可以通過打印複雜的三維骨骼模型來進行術前實踐,同時也可以利用該模型讓患者對手術有更為(wei) 清晰的認識。而在這些案例中,3D打印集中體(ti) 現了其高效率的優(you) 勢,速度非常關(guan) 鍵,一般的桌麵級3D打印機都能夠在幾小時內(nei) 完成模型的製作。而這些骨骼模型一般都是通過一種生物可降解材料-PLA來進行打印。不僅(jin) 如此,模型還可以進一步縮小比例,讓模型製作速度進一步加快。

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2.腎髒模型

從(cong) 新聞中我們(men) 曾經看到過,杜蘭(lan) 大學泌尿外科的一個(ge) 醫學研究小組曾經在一個(ge) 高難度的腫瘤切除手術中,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了高精度的腎髒模型。這些模型是利用SLA 3D打印技術,以樹脂作為(wei) 材料,清晰的展示出腫瘤的生長位置。其用途主要是讓患者自己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病症,以便於(yu) 雙方能夠更好的合作來完成手術。

3.未出生的嬰兒(er)

雖然這並不是嚴(yan) 格意義(yi) 上的醫學應用,但3D打印確實從(cong) 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未來的父母親(qin) 們(men) ,讓他們(men) 能夠在嬰兒(er) 出世前更清晰的看到嬰兒(er) 的各項特征。通過超聲波掃描獲得嬰兒(er) 的特征數據模型,然後將其轉換為(wei) 3D打印格式模型文件。然後就可以利用PLA做材料來3D打印出嬰兒(er) 的精細模型,讓父母能夠提早看到自己的孩子。

4.藥片

首個(ge) 通過FDA檢測的3D打印藥片叫做Spritam,在今年5月正式上市。這種藥片是由位於(yu) 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州蘭(lan) 霍恩的Aprecia Pharmaceuticals公司使用改進型3D打印技術開發的,該技術原是由MIT開發,設計目的是製造速溶性產(chan) 品。藥片通過反複擴散由藥物粉末結合水溶性粘合劑的使用製成,在該公司的測試中在僅(jin) 僅(jin) 4秒多的時間內(nei) 就完全溶解了。這種Levetiracetem(左乙拉西坦)是一種口服藥物,可作為(wei) 各種癲癇疾病的兒(er) 童和成人處方治療的一部分。

雖然現在3D打印藥片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它卻是未來醫藥學製造的開端。未來還將會(hui) 有更多的藥片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研發製造。而且醫藥學研究者還會(hui) 通過分析各種病人的病征,並利用算法和軟件來開發新的藥物成分,針對體(ti) 重,性別,肝功能以及其他各項指標來3D打印特效藥物。
       責任編輯:tzh

5.牙科指南

在牙科植入手術當中,牙科醫生們(men) 通常需要針對牙鑽的具體(ti) 位置做出準確的判斷。現在,FDA的一種新型的牙科部件,叫做Dental SG。能夠讓牙科醫生們(men) 在植入手術中針對牙鑽的位置做出最精準的決(jue) 策。這款新部件是利用撓性樹脂,通過3D打印技術製作,能夠完美的嵌合於(yu) 患者的牙齒3D打印模型之上。這種方法不僅(jin) 提高了手術精準度和效率,而且加快了患者的恢複期,可謂兩(liang) 全其美。

6.醫療自動縫合設備

Suture是一款正在實驗當中的新型手持式自動縫合設備。由英國皇家波普頓醫院的專(zhuan) 家AlexBerry與(yu) 他的同事們(men) 共同設計,這款設備配備了3D打印的樹脂部件,能夠被用於(yu) 多種需要醫學縫合技術的場合。

7.假肢

對於(yu) 機器人領域來說,3D打印的假肢是一個(ge) 非常激動人心的發展方向。OpenBionics公司最初創造了開源的3D打印假肢,而且在眾(zhong) 多公益醫療項目中投入應用。另一個(ge) 組織你或許也聽過,叫做e-Nabling the Future,他們(men) 允許3D打印機的使用者們(men) 能夠下載開源的3D打印假肢模型,並打印出各個(ge) 部件用來幫助那些殘疾人士。

8.腫瘤模型

如今,3D生物打印已成為(wei) 整個(ge) 3D打印產(chan) 業(ye) 當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很多機構曾預測其市場將在2024年突破60億(yi) 美元。現在,來自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一個(ge) 研究小組正通過3D打印來製作具有生物活性的腦補腫瘤。該團隊將使用患者腫瘤中的幹細胞為(wei) 材料來進行打印,以此來持續研究腫瘤的生長過程。他們(men) 希望利用3D打印的腫瘤來測試各種新型藥物的療效,以便研究出新的腫瘤治療方法。

9.甲狀腺

Vladimir Mironov博士來自於(yu) 一家剛剛起步的3D生物打印公司,他之前順利通過3D打印技術製作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狀腺並成功植入了小鼠的體(ti) 內(nei) 。這項研究成果為(wei) 生物器官3D打印領域的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這之前僅(jin) 僅(jin) 在科幻小說中提到過。

10.耳植入

最近,由普林斯頓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3D打印出了具有“超能力”的人耳,這隻耳朵可以“聽”到超越人類聽力範圍的無線頻率。這項技術是通過將摻有牛細胞的凝膠狀液體(ti) 以及微小的銀粒送入打印機,打印機經過特殊程序設計,將這些材料塑造為(wei) 仿生耳朵,並將銀粒做成螺旋狀天線的形狀。

這隻人造耳具備了人耳所擁有的軟骨結構,而安置在耳朵內(nei) 部的旋轉天線則可以組成耳蝸螺旋。這樣,它就幫助聽覺神經末梢有問題的患者重新恢複或提高聽力能力。這項技術的問世,為(wei) 未來的生物和納米電子等領域創造了新的可能。

結語:以上的十大案例僅(jin) 僅(jin) 是快速發展的醫學3D打印中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令人驚訝的3D打印醫學應用正在處於(yu) 低調的研究階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