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受邀出席第五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並以“光伏等新能源將成後疫情時代經濟綠色轉型的引擎”為(wei) 主題做演講。她認為(wei) ,後疫情時代,“光伏+”不再是由光伏行業(ye) 思考與(yu) 其他行業(ye) 怎樣融合,而是所有的行業(ye) 需要用“光伏+”思維主動思考與(yu) 光伏的連接,從(cong) 而創造新的市場、新的供應鏈、新的商業(ye) 形態和服務模式。
同時,錢晶就光伏行業(ye) 幾大熱議話題接受采訪,以下為(wei) 采訪實錄:
1. 聽說晶科TigerPro已經簽單近1GW,10月初第一張海外訂單就要發貨了。對於(yu) 製造商,選擇182mm的理由是什麽(me) ?對於(yu) 客戶,理由是什麽(me) ?
答:客戶選擇Tiger Pro的理由很簡單。首先從(cong) 成本角度分析,Tiger Pro是占優(you) 的,其BOS成本和LCOE都有優(you) 勢,這一點對有經驗的、內(nei) 行的電站業(ye) 主顯而易見。其次,運輸方案明確,包裝方式安全可靠,集裝箱運輸風險低、成本低。內(nei) 行不僅(jin) 看產(chan) 品,還看整體(ti) 係統和細節。第三,但也是很重要的,成本和產(chan) 能。 新設備攤銷成本誰買(mai) 單?肯定是先吃螃蟹的客戶。210組件商沒有210電池的掌握權,210電池商沒有210矽片的掌握權,而每個(ge) 環節都有溢價(jia) 需求,所以最後成本還是要分攤到客戶頭上。
對於(yu) 製造商而言,選擇182mm理由也很簡單,生產(chan) 可行性最大,工藝最成熟,良率和產(chan) 能有保障,設備利用率高,運輸成本低,節省的成本都讓利給客戶。
2. 210廠商說182尺寸的組件不可能做到600瓦以上組件,最多也就是540瓦了。您怎麽(me) 看?
答:Tiger Pro N型不就是610瓦了嗎,但晶科不主推,因為(wei) 這款比P型貴,除非是安裝麵積極其有限的場景。這種討論沒什麽(me) 意義(yi) ,SNEC上還有800瓦的。
3. 210據悉另一個(ge) 優(you) 勢是開壓比182要低,那是不是意味著每串能串的片數多?
答:組件的開路電壓與(yu) 電池片數量成強相關(guan) 。210mm 600W產(chan) 品的開路電壓低,是因為(wei) 其電池片數少,由60片電池片封裝而成,但是開路電壓低就意味著短路電流高,對逆變器的適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工作電流高會(hui) 帶來大量的線損。Tiger Pro係列組件開壓雖然比210mm 600W產(chan) 品高一點,但是電流相對低,逆變器適配性好,電纜線損小。更重要的是,根據不同支架係統(2P,1P,固定支架),Tiger Pro組件都可以在差別不大的支架長度下通過調整串數,達到支架成本最優(you) 化,從(cong) 而使得項目BOS成本和LCOE都有優(you) 勢。所以說外行比參數表,內(nei) 行看係統,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說電站設計是一門專(zhuan) 業(ye) ,不是簡單的拚圖遊戲。
4. 那是不是意味著晶科以後不會(hui) 再改變矽片尺寸了,把182堅持到底?
答:不一定,隻是我們(men) 會(hui) 將182這個(ge) 尺寸穩定一段時間,因為(wei) 包括客戶和配套企業(ye) 也不希望尺寸過於(yu) 頻繁地更換,希望有一定時間的穩定。至於(yu) 會(hui) 不會(hui) 選擇210.這取決(jue) 於(yu) 它的配套問題是否解決(jue) :初期的攤銷成本拉下來了嗎,生產(chan) 中的製造工藝問題解決(jue) 了嗎,合適的運輸方案出台了嗎,良率控製住了嗎,第一次吃螃蟹的客戶反饋OK嗎?對於(yu) 210.我們(men) 保持開放討論的態度。再說也不一定就210mm。230mm、250mm為(wei) 什麽(me) 不可能?如果玻璃、運輸、設備都不成問題了,為(wei) 什麽(me) 210就是終點,就是最好的大尺寸呢?不是說開壓越低越好嗎,那一片電池大到就成一片組件,開壓不是更低?一切皆可能,關(guan) 鍵是怎樣的產(chan) 品對於(yu) 客戶是最好的。晶科能源幸運的是有晶科科技,他們(men) 第一時間的試用反饋是幫助我們(men) 確定產(chan) 品設計的依據之一。
5. 最近大家對於(yu) 十四五規劃非常熱議,一片大利好景象,你覺得可再生能源目標大上調的原因是什麽(me) ,是發生了什麽(me) 大事情嗎?
答:水規院的易院長也在多個(ge) 場合說過,具體(ti) 數字尚未確認還在研究中,大概率是目標會(hui) 比之前預期的高。主要推手是,第一,光伏便宜了、更便宜了、最便宜了。當光伏電價(jia) 降至1.35美分,即度電成本低於(yu) 1毛錢不到一度電時,傳(chuan) 統能源時代將一去不複返,不管你願不願意、希不希望。十四五以後,中國光伏首次進入無補貼時代,消納能力和水平取代可再生能源指標,決(jue) 定市場容量和發展質量。其次,變數大的外環境讓光伏、風力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上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這不僅(jin) 僅(jin) 是中國,所有國家都如此。別人停供你煤、石油、天然氣或者核電站技術,但無法擋得住你的風和陽光。再有就是氣候問題,一場疫情讓我們(men) 對於(yu) 脆弱的自然、脆弱的地球、脆弱的經濟、脆弱的人類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改變。經濟向善、發展向善、商業(ye) 向善,對於(yu) 清潔能源的全社會(hui) 普遍偏好將建立起來。
6. 9月18日,在昆明舉(ju) 行的“第五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您對於(yu) 光伏+概念提出了後疫情時代的新理解,能否介紹一下。
答:“光伏+”是光伏與(yu) 其他行業(ye) 的融合,創造多種應用場景,如光伏充電樁、光伏+通信基站、光伏+抽水蓄能等。後疫情時代,我認為(wei) “光伏+”不再是由光伏行業(ye) 思考與(yu) 其他行業(ye) 怎樣融合,而是所有的行業(ye) 需要用“光伏+”思維主動思考與(yu) 光伏的連接,從(cong) 而創造新的市場、新的供應鏈、新的商業(ye) 形態和服務模式。不久的將來,很多企業(ye) 首先都將是能源公司,或生產(chan) 、或使用、或經營、或投資、或交易、或管理光伏分布式能源。它將成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的一部分,成為(wei) 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成為(wei) 節能減排途徑的一部分。所有的建築都會(hui) 盡量用屋頂和外牆麵鋪設光伏係統,成為(wei) 一個(ge) 小型發電站。建築不僅(jin) 是能耗單元,也將是發電單元,是生產(chan) 和消耗兩(liang) 者合一的建築。而那些原本毫不相幹的分散各地的電站資產(chan) 、邊緣設備、工商業(ye) 和樓宇,將因為(wei) 能源而鏈接起來、互動、共享甚至交易起來。光伏獨一無二的分布式特點,才讓創新有了意義(yi) ,讓科技有了價(jia) 值,讓融合有了可能。
7. 您覺得未來行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會(hui) 是什麽(me) 樣的,具備什麽(me) 能力和實力?
答:未來考驗的將不僅(jin) 是產(chan) 能規模、技術上的領先,因為(wei) 這都不難。一線企業(ye) 都回歸A股了,有國內(nei) 資本市場支持,擴產(chan) 能、補垂直一體(ti) 化短板都不難。有資本了,加強新技術研發和試生產(chan) ,也不難。但最難的,也最能體(ti) 現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將取決(jue) 於(yu) 企業(ye) 對於(yu) 推動數字化的觀念和能力,對商業(ye) 形態變化趨勢的理解和把握。
8. 十四五,消納問題是大問題,這對於(yu) 地區經濟發展是機會(hui) 還是挑戰?
答:如果說上一波的地方經濟紅利來自於(yu) 地理位置,近海則通商,所以沿海城市發展就會(hui) 快一點。下一波比拚的就是能源,就是電力。因為(wei) 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需要製造業(ye) 來創造就業(ye) ,創造普惠的財稅,創造實體(ti) 經濟,而製造業(ye) 需要便宜電力。哪裏能提供清潔、便宜、安全、智慧的能源,哪裏就能吸引製造業(ye) ,而製造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就會(hui) 把上下遊供應鏈帶過來,從(cong) 而集聚資源、人才等優(you) 勢,甚至打造擁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產(chan) 業(ye) 鏈。未來的西南、西北這些適合光伏發展的地區都要能抓住這個(ge) 千載難逢的機會(hui) ,既解決(jue) 消納問題,又帶動地方實體(ti) 經濟,同時還要有信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生態產(chan) 業(ye) 園。中國經濟的西遷不是沒有可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