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跌跌不休”的彩電價(jia) 格,最近開始逐步上漲。“目前,大眾(zhong) 款彩電價(jia) 格上漲幅度約15%,中高端大屏產(chan) 品漲幅不大。我們(men) 采取了一係列促銷舉(ju) 措,因此消費者對漲價(jia) 感覺並不明顯。”北京一家家電賣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從(cong) 今年第35周開始,重點尺寸彩電零售價(jia) 格全麵上漲,其中55英寸和65英寸彩電價(jia) 格漲幅均超過10%。“彩電價(jia) 格之所以上漲,主要原因是上遊麵板漲價(jia) 推高了成本。”奧維消費電子事業(ye) 部研究副總監劉飛表示,彩電零售市場本次漲價(jia) 潮將跟隨麵板價(jia) 格走勢。
從(cong) 6月份開始,重點尺寸液晶麵板價(jia) 格迎來反彈,三季度麵板供需形勢仍將處於(yu) 緊張狀態。6月份至9月份,麵板價(jia) 格維持上升趨勢,其中32英寸、43英寸和50英寸麵板價(jia) 格上升幅度均超過30%,55英寸麵板價(jia) 格上升27.4%,65英寸和75英寸麵板價(jia) 格上升幅度相對較小,為(wei) 10%左右。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彩電整體(ti) 銷售規模出現較大下滑,麵板廠商為(wei) 了去庫存以及減緩降價(jia) 壓力,將一部分液晶麵板產(chan) 能轉移至IT麵板行業(ye) ;同時,三星顯示器公司上半年關(guan) 閉了部分LCD麵板生產(chan) 線,也造成了市場供需變化。但從(cong) 二季度開始,彩電市場回暖,北美、亞(ya) 太等海外市場需求超預期,造成電視麵板價(jia) 格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麵對此輪麵板價(jia) 格上漲,線下彩電市場的成本壓力較線上要滯後一些。進入9月份,線下市場重點尺寸彩電零售價(jia) 格繼續下降,但小尺寸彩電的下降幅度縮小。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線上線下市場彩電產(chan) 品結構存在差異,線下市場以中高端產(chan) 品為(wei) 主,價(jia) 格較高,相對低端產(chan) 品有更大餘(yu) 地來消化成本上漲因素。
盡管成本上漲對彩電價(jia) 格走穩構成一定支撐,但尚難言彩電價(jia) 格戰就此“鳴金收兵”。2017年以來,國內(nei) 彩電零售市場規模一直在5000萬(wan) 台左右徘徊,下行壓力加大。為(wei) 刺激消費、搶奪市場,彩電企業(ye) 低價(jia) 競爭(zheng) 加劇。
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為(wei) 2089萬(wan) 台,同比下降9.1%,零售額516億(yi) 元,同比下降22.2%。今年“6·18購物節”促銷期間,線上市場彩電均價(jia) 1968元,同比下降10.9%,主流品牌部分促銷機型甚至低於(yu) 成本價(jia) 。展望全年,彩電市場下行態勢難改,競爭(zheng) 白熱化局麵持續。
在市場承壓、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彩電企業(ye) 必須處理好保市場份額與(yu) 保合理利潤之間的平衡。各品牌紛紛采取了產(chan) 品高端化、競爭(zheng) 差異化策略。
“海信主推大屏高端產(chan) 品,化解漲價(jia) 壓力。”海信視像科技公司副總裁王偉(wei) 表示,海信將通過推廣75英寸、100英寸全色激光電視,65英寸至85英寸ULED 8K電視等高端產(chan) 品,以及社交電視、電競顯示器等差異化產(chan) 品,提升營利能力。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誌國表示,旗下高端子品牌美茲(zi) 黑標采取定製方式發力高端市場,OLED電視新品則定位於(yu) 遊戲裝備,滿足特定人群需求。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周 雷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