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普福爾茨海姆大學的研究團隊於(yu) 2019年創立了一家名為(wei) MetShape的公司,其憑借一種基於(yu) 立體(ti) 光刻的金屬3D打印技術,該公司於(yu) 近日獲得了一筆風險投資。這項技術被稱之為(wei) LMM工藝,號稱能夠實現金屬3D打印高精度成型。
LMM技術根據光聚合原理生產(chan) 高精度零件生坯,其原料為(wei) 金屬粉末和光敏聚合物的混合體(ti) 。通過掩模曝光,可以精確快速地成型整個(ge) 層麵,聚合物粘結劑選擇性的在局部交聯,將金屬粉末粘結在一起。打印完的生坯經曆脫脂和燒結後可以形成致密化的零件。
![]()
LMM工藝原理
![]()
LMM工藝采用藍光實現光聚合
MetShape指出,這種製造方式特別適合小尺寸金屬零件的3D打印。當層厚達到50μm時,可實現約0.1mm的壁厚和最小直徑0.1mm的微孔。使用LMM技術,打印過程沒有熱應力從(cong) 而不需要支撐結構,這不僅(jin) 可以打印更為(wei) 複雜的結構,還可以像粘結劑噴射技術一樣實現多層零件一同製造,同時無須SLM技術那樣複雜、耗時的後處理過程。
![]()
采用LMM工藝可以實現零件多層打印
在《純銅3D打印新工藝:采用DLP工藝實現99.99%的材料純度》一文中,3D打印技術參考介紹了美國Holo公司利用高分辨率光學成像儀(yi) 對純銅粉和光敏樹脂混合而成的漿料進行3D打印的技術,其結合已經非常成熟的金屬注射成型(MIM)後端工藝,對打印後的生坯進行脫脂和燒結,最終生產(chan) 出高性能零件。而MetShape公司無疑將該技術的應用領域進行了拓展。
然而,3D打印技術參考並未找到MetShape公司LMM技術的演示視頻,而其合作廠商奧地利Incus則具有相同的技術,且同樣稱之為(wei) LMM工藝,筆者認為(wei) ,這是同一種工藝。
從(cong) 打印過程的視頻可以看出,材料為(wei) 樹脂和金屬粉末的粘稠液體(ti) ,類似漿料,但打印完成後卻可以將材料整體(ti) 取出,在對其加熱後,非零件部分可以輕鬆與(yu) 零件分離流出。

光聚合過程

打印完成後處理
![]()
脫脂燒結完成的零件對比
![]()
MetShape脫脂燒結後的零件
![]()
Incus脫脂燒結後的零件
MetShape指出,LMM工藝的局部最高分辨率可以達到40μm,機械性能優(you) 異,可成型材料範圍廣泛,甚至包括無法用於(yu) 焊接的材料。Incus展示的其可成型材料包括鐵基合金、銅、鈦、貴金屬以及硬金屬。MetShape公司官網展示了采用LMM工藝和軋製316L不鏽鋼具有相近的強度;而Incus給出的數據則表明,LMM工藝製造的316L不鏽鋼密度為(wei) 7.87g/cm3,強度超過了退火鍛造材料,同時擁有優(you) 異的表麵質量。
![]()
采用LMM工藝製造和軋製的316L不鏽鋼的強度
![]()
Incus采用LMM工藝打印的316L不鏽鋼的強度和表麵粗糙度
在設備成型尺寸方麵,MetShape基於(yu) 該技術的最大成型尺寸為(wei) 75 x 43 x 100 mm;在下一個(ge) 開發階段,其成型尺寸將達到150 x 86 mm。而Incus的相關(guan) 資料則表明,其打印機的成型尺寸目前為(wei) 89.6 x 56 x 120 mm,投影儀(yi) 的分辨率為(wei) 2560 x 1600 px。
這種基於(yu) 立體(ti) 光刻的高精度金屬3D打印解決(jue) 方案可實現從(cong) 醫療到汽車、航空航天到奢侈珠寶等廣泛應用的複雜零件的精確、高質量生產(chan)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