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曆史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寫(xie) 道,“工業(ye) 革命的核心,其實是能源轉換的革命”。改開四十多年以來,中國已經建立起了全球最全的工業(ye) 體(ti) 係,經濟增長速度也令世界驚歎,但與(yu) 此同時,中國也成為(wei) 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國,而未來四十年,我們(men) 在減排上也麵臨(lin) 重大挑戰——2030年達峰,2060年碳中和。
什麽(me) 是“碳中和”,為(wei) 什麽(me) 要發展“碳中和”,“碳中和”背後的中國能源大三角是怎麽(me) 運作的,相信看完這期文章,你會(hui) 有個(ge) 更加係統的認識。
1、什麽(me) 是“碳中和”?為(wei) 什麽(me) 要“碳中和”?

第一個(ge) 問題,何為(wei) “碳中和”?
其實這個(ge) 名詞早就不是什麽(me) 新鮮事了,最早被提出是在1997年,2006年時被《新牛津美國字典》評為(wei) 年度詞匯。字麵意思:“碳”就是二氧化碳,“中和”也就是正負相抵,說白了就是讓人類生產(chan) 活動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的二氧化碳數量 達到平衡,最終實現實現“零碳排放”。
想要平衡,無非就是兩(liang) 點,一是不排放或者減少碳排放。二是將已排放的碳消滅掉。
碳中和最大的的難點在於(yu) ,它和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生產(chan) 方式相悖,想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碳中和,以目前的技術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起初幹這事的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中國卻於(yu) 2020年9月令人意外地承諾,將於(yu) 2030年實現碳達峰,承諾當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占GDP的比重,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到2060年則實現碳淨零排放,即碳中和。
按照中國一向言出必行的行事風格,必然要落地。不大力發展經濟去搞環保主義(yi) ,就有人要問了,中國為(wei) 啥費這個(ge) 勁?明麵上,當然是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實際上大國做事,哪有那麽(me) 簡單啊。
曆史上能源革命往往都會(hui) 帶來工業(ye) 革命,一個(ge) 國家的命運也與(yu) 能源息息相關(guan) 。
第一次工業(ye) 革命,讓煤炭成為(wei) 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基礎。英國的戰艦就是燒著煤球漂洋過海,一路抵達東(dong) 海岸,建立起世界殖民體(ti) 係。
第二次工業(ye) 革命,石油取代煤炭成為(wei) 人類新的能源基礎,真正的“工業(ye) 血液”。德國差點吞噬了整個(ge) 歐洲大陸,手握巨大能源優(you) 勢的美國,重拳擊垮德國,1973年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更加凸顯了石油的戰略意義(yi) 。之後美國借助石油危機,成功把美元與(yu) “國民經濟血液”石油掛鉤,奠定了美元為(wei) 主的世界貨幣體(ti) 係的基石。

如今人類發明了電池及清潔能源,就意味著我們(men) 進入了工業(ye) 時代的第三次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時代”。
但中國的現實情況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幾十年來就是“碳泄漏”和“貿易內(nei) 涵碳”的主要承載方之一,巨大的發展背後有不少是以犧牲環境為(wei) 代價(jia) 的。
第二個(ge) 問題,如果中國不大力減排、加快製造業(ye) 零碳轉型,又會(hui) 怎樣?
答案是:中國製造將會(hui) 麵對貿易出口的“碳壁壘”,並可能逐漸失去中國製造的“世界綠色通行證”。而且中國還是能源進口大國,主要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wei) 主,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以上,著名的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塔裏木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等,都無法滿足國內(nei) 巨大的能源需求。而且,這些都是不可再生油田,隻會(hui) 越挖越少。如果不能發現新的大型油田,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會(hui) 越來越高。石油資源的劇烈波動,又會(hui) 進一步影響國家的能源安全,為(wei) 了越過馬六甲海峽中國投入的金錢也不計其數,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建立屬於(yu) 自己的能源體(ti) 係也迫在眉睫。
泱泱大國,豈能仰人鼻息?
人類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能源,世界能源形勢的熱點問題更是舉(ju) 世矚目,這次“碳中和”能源革命對中國來說,隻勝不許敗。

2、中國能源大三角
咱具體(ti) 怎麽(me) 解決(jue) 碳排放的問題呢?
開頭也說了,二氧化碳排放來自 煤、油、氣等化石能源,實現平衡要麽(me) 減少要麽(me) 消滅。
減少碳排放就是通過技術提高熱轉換效率,盡量減少碳排放。
不排放就是能源替換,通過核電、水電、光伏、風電等對 煤、油、氣等化石能源進行全方位深度替代。
將已排放的碳吸收消滅掉就是多種樹綠化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wei) 氧氣。
在這場能源領域的創新革命中,為(wei) 了讓清潔的矽能源取代碳能源,一個(ge) 能源大三角“光伏-特高壓-新能源車”就誕生了,對應著一個(ge) 新的“生產(chan) -傳(chuan) 輸-利用”循環體(ti) 係,光伏、儲(chu) 能、特高壓、新能源汽車、高鐵等,全部砸錢幹。

能源大三角的第一角是光伏。
光伏就是太陽能發電,進入人們(men) 視野少說有幾十年,相比於(yu) 石油被“卡脖子”,在光伏領域,從(cong) 矽料、矽片,到電池、組件,上下遊的幾乎每一個(ge) 環節,中國已經到了完美的階段,早在2017年,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就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份額,規模及產(chan) 能全球第一;此外,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也是世界第一:自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連續五年穩居全球第一,並於(yu) 2017年超過了全球新增裝機量的50%。
光伏產(chan) 業(ye) 也誕生了一批中國首富,2006年,尚德的施正榮以186億(yi) 元的身家登頂中國首富,之後賽維的彭小峰登上江西首富、新能源首富;英利的苗連生,河北首富;漢能的李河君,成為(wei) 後來的中國首富……而有了如今這一地位,中國光伏也經曆了一場史詩級絕地逆襲。
十餘(yu) 年光陰,50多家多晶矽企業(ye) 倒閉,超過300家組件企業(ye) 倒閉,600多家光伏企業(ye) 倒閉,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光伏產(chan) 業(ye) 裏跌宕起伏的故事,道盡人間冷暖,慶幸的是,我們(men) 賭贏了!
其實中國發展光電是有地理優(you) 勢的,廣闊的大西北地區日照充足,隻要開發10萬(wan) 平方公裏的國土做太陽能覆蓋,基本上就可以滿足中國電能的需要。
過去十年,光伏發電成本已下降了超過90%,光伏行業(ye) 也將進入黃金十年。
除了光電,中國還在風電、水電上多頭下注,風電、水電發電量在全球一樣傲視群雄。
但是中國還有個(ge) 特殊情況,發電大戶在西北,用電大戶在東(dong) 南,光伏發了那麽(me) 多電,儲(chu) 能技術又稍遜,最後不都得浪費掉?還有,光電和風電不像火電水電那麽(me) 穩定,這也是一個(ge) 大難題。
別急,這些國家都想好了,儲(chu) 能不完善,電可以送出去啊。

這就講到了能源大三角的第二角,特高壓。
電壓越高,輸送電力就越遠,特高壓就是專(zhuan) 門用來運輸千伏的高壓電的,不是說新疆甘肅棄光率嚴(yan) 重嗎?中國的特高壓有多牛?可以做到5000公裏的電力傳(chuan) 輸電力損耗隻有1.6%左右。有了特高壓的加持,棄光率可以足足降低十倍。這一下子就直接把中國電費以極低的成本打到了低價(jia) ,最厲害的是,全世界範圍內(nei) ,特高壓的尖端技術基本都是中文書(shu) 寫(xie) 的。
特高壓電網和智能電網負責運輸和配送,平衡電力峰穀則有遍地開花的儲(chu) 能項目,還有蓄能項目,蓄能就是在用電低穀時用把水抽到水庫,需要時開閘放水發電,這大手筆,隻有中國能做到。
儲(chu) 能也就是能源大三角的最後一塊。
生產(chan) 了光電及時輸送是一方麵,能夠把白天光伏產(chan) 生的電存下來一樣重要,而在各種儲(chu) 能方式裏,鋰電池無疑是最方便的,除了貴沒啥大的缺點。
這個(ge) 趨勢當中,我們(men) 最熟悉的就是汽車電動化,乘用車是全球交通領域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能夠優(you) 化能源結構,降低石化能源的消耗, 將在出行領域給“碳中和”做出極其重要的貢獻是碳減排的重要路徑之一,因此,各國紛紛出台禁售燃油車政策,英國計劃於(yu) 2035年禁售燃油車,法國、意大利也出台了方案,而我國早在2019年就提出,海南省將於(yu) 2030年禁售燃油車。
政策加碼助力彎道超車,據有關(guan) 機構預測,到2035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0萬(wan) 輛,成為(wei) 國內(nei) 汽車市場當之無愧的主力軍(jun) 。屆時,隨著電動車的普及,電池成本也會(hui) 加速下降,儲(chu) 能成本持續下降,迎來“碳中和”的正向循環。

3、結語
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蓄能儲(chu) 能,實現能源的完美閉環,這些方麵無論是技術還是基礎建設,中國都走在世界前麵。
不破不立,新能源打破了過去“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這條基本的法則,終將改變傳(chuan) 統的化石能源格局,中國製造惟有自強才能不息!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