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亞洲激光論壇

亞洲激光論壇為何移師深圳?

劉綿柳 來源:亞(ya) 洲激光論壇2015-03-06 我要評論(0 )   

5月7日-9日以激光技術開啟工業(ye) 製造新時代為(wei) 主題,ALAT 2015第九屆亞(ya) 洲(深圳)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將在深圳會(hui) 展中心召開。深圳

5月7日-9日以“激光技術開啟工業(ye) 製造新時代”為(wei) 主題,ALAT 2015第九屆“亞(ya) 洲(深圳)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將在深圳會(hui) 展中心召開。深圳的科技創新、城市兼容、經濟可持續、有質量增長的大環境成為(wei) 了亞(ya) 洲激光論壇的成長沃土。

第一屆亞(ya) 洲激光論壇於(yu) 2007年在東(dong) 莞厚街舉(ju) 辦,當時稱為(wei) “亞(ya) 洲國際激光加工裝備技術論壇”,該論壇至今已進行了八屆。2011年,組委會(hui) 把論壇會(hui) 址從(cong) 東(dong) 莞移師深圳,並持續開展論壇活動。

為(wei) 何把亞(ya) 洲激光論壇移師深圳?

一、政府政策支撐

早在1999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就發出“關(guan) 於(yu) 依靠技術進步推動深圳工業(ye) 持續發展的若幹措施”的通知,要求全市為(wei) 進一步推動企業(ye) 技術進步,通過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加快高新技術國產(chan) 化、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效益化,鼓勵企業(ye) 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促進產(chan) 品更新換代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實現工業(ye) 全麵發展。並提出了具體(ti) 措施。

激光是當今世界的科學之光,世紀之光,激光技術是二十一世紀與(yu) 原子能、半導體(ti) 及計算機齊名的四大發明之一。作為(wei) 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標誌和現代信息社會(hui) 光電子技術的支柱之一,激光技術和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受到世界先進國家的高度重視。以激光器為(wei) 基礎的激光技術在我國得到訊速發展,現已廣泛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通訊、信息處理、醫療衛生、軍(jun) 事、文化教育及科學研究等各個(ge) 領域。取得了經濟效益及社會(hui) 效益,激光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影響未來社會(hui) 發展和國防力量的戰略性產(chan) 業(ye) 。

近年來,激光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激光應用技術的凸顯以及激光產(chan) 業(ye) 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來自政府,專(zhuan) 家、學者、和企業(ye) 家們(men) 的關(guan) 注,許多城市和地區正紛紛支持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務求打造激光產(chan) 業(ye) 聚集帶,同時以激光技術加快區內(nei) 傳(chuan) 統加工產(chan) 業(ye) 的升級改造,以支撐經濟繼續增長,推動區內(nei) 經濟產(chan) 業(ye) 高水平崛起。亞(ya) 洲激光論壇移師深圳,有利於(yu) 吸收政策營養(yang) ,助推深圳的科技進步。

二、創新環境良好

深圳既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又是科技創新的活力城市。政府始終把創新作為(wei) 立市之本,發揮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深圳提出以自主創新作為(wei) 城市發展戰略。2008年6月,深圳成為(wei) 首個(ge) 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十一五”發展中,深圳已成為(wei) 首個(ge) 國家創新型城市。2010年,“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深圳確定的“十二五”的發展目標,明確自主創新作為(wei)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推動經濟發展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2012年,深圳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一年,深圳把創新發展首次改成了“創新驅動”,2014年,深圳又提出“改革創新”新概念,明確2014年把改革創新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以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促轉型等。2015年的政府工作初步安排中,創新被賦予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要求強化創新“主引擎”作用,打造全麵創新的高地,加快建設國際創新中心。

亞(ya) 洲激光論壇是以創新為(wei) 基礎,激光加工技術應用為(wei) 重點,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化的高端論壇,深圳的大氣侯創新氛圍為(wei) 激光論壇的健康發展煲了一鍋地道的“土雞湯”。

三、區位優(you) 勢獨特

深圳是一座海濱城市,是改開放的一個(ge) 對外窗囗,地理位置優(you) 越,政策應用靈活,是內(nei) 地惟一與(yu) 香港接壤的城市,是香港與(yu) 內(nei) 地的重要通道。由於(yu) 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和政策優(you) 勢,聚集科技、人才、文化、企業(ye) 、社會(hui) 資源和高新技術、大數據、雲(yun) 計算、新能源、低碳經濟、綠色建築、高端製造業(ye) 等各個(ge) 行業(ye) 。特別是深圳地區的一些較具實力的企業(ye) 如富士康、比亞(ya) 迪、華為(wei) 、中興(xing) 以及許多電子製造、鈑金模具等領域的企業(ye) ,都紛紛采用了激光加工,推動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亞(ya) 洲激光論壇在深圳的連續成功舉(ju) 辦奠定了基礎,增強了活力。

四、迎合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

近年來,深圳一直倡導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打造亞(ya) 太地區高端產(chan) 業(ye) 基地。深圳經過30年的發展,麵臨(lin) 產(chan) 業(ye) 再次轉型的機遇,必須發展高科技的先進製造業(ye) ,以此占據製造業(ye) 的製高點。

亞(ya) 洲激光論壇以國民經濟支柱行業(ye) 的激光應用為(wei) 主線,重點圍繞中國南部激光產(chan) 業(ye) 應用需求。以精密、高效、柔性、成套,綠色為(wei) 方向。深入分析激光及3D打印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wei) 廣東(dong) 省及深圳地區激光產(chan) 業(ye) 鏈科技創新獻計獻策。今年,論壇圍繞超快激光與(yu) 微細加工、3D打印(增材製造)、鈑金加工與(yu) 汽車製造、裝備智能化與(yu) 工業(ye) 4.0、激光再製造、光電子與(yu) 激光器技術六個(ge) 領域進行探討,為(wei) 深圳的激光企業(ye) “劈山引路”

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從(cong) 一片空白到形成產(chan) 業(ye) 帶,從(cong) 毫無產(chan) 業(ye) 概念到成長了大批的從(cong) 業(ye) 人員,走過了不平凡的20年。目前已成為(wei) 繼武漢之後國內(nei) 第二的激光產(chan) 業(ye) 聚集地,出現了200多家大小激光企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達120億(yi) 。其激光企業(ye) 主要集中在南山、寶安、龍崗三個(ge) 區,包括大族激光、光韻達、聯贏激光、光大激光、木森科技、創鑫激光、瑞豐(feng) 恒、奧瑞那、銘鐳激光、民升激光、迪能激光等。其中大族激光、光韻達屬於(yu) 上市企業(ye) 。僅(jin) 大族激光2014年的業(ye) 績就超過55億(yi) 元,占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的40%多,遠遠超過湖北相關(guan) 激光企業(ye) 的營收,激光產(chan) 業(ye) 已初具規模。

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需要一個(ge) 交流碰撞的平台,需要一個(ge) 解決(jue) 激光技術應用的應急團隊。亞(ya) 洲激光論壇迎合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每年邀請到100多名行業(ye) 專(zhuan) 家參與(yu) ,為(wei) 企業(ye) 排憂解難,大膽地引領行業(ye) 一步一個(ge) 腳印的朝前走!從(cong) 而,推動和促進激光產(chan) 業(ye) 的進步。

深圳的環境養(yang) 育了激光論壇,論壇推動了深圳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亞(ya) 洲激光論壇移師深圳,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即是萬(wan) 裏長征的一次戰略轉移,更有西柏坡進京前夜的勇氣。目前,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環境下,深圳的激光經濟已占有自已的一大席位,亞(ya) 洲激光論壇也成為(wei) 了國內(nei) 激光產(chan) 業(ye) 的一大盛會(hui) 。
DSC_0256_副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