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技術論壇

聚焦產業熱點,匯聚行業精英 ——2015上海國際全觸展同期論壇精彩預告

來源:全觸展2015-06-06 我要評論(0 )   

2014年,隨著平板顯示、智能設備等電子產(chan) 品的快速發展,全球觸摸屏市場增長迅速,全年出貨量達到18億(yi) 片,同比增長近20%。其中,

       2014年,隨著平板顯示、智能設備等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全球觸摸屏市場增長迅速,全年出貨量達到18億片,同比增長近20%。其中,我國觸摸屏產量約10億片,同比增長25%,占全球觸摸屏總產量比例超過50%,初步估算全行業直接工業產值可達35-40億美元。此外,主要觸摸屏生產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水平也持續提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觸摸屏產品製造國和應用市場。
 
       值此產業蓬勃發展之際,上海勵擴展覽有限公司將於7月7日-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2015上海國際全觸展,該展會是華東地區觸摸屏製造行業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展會,除了展會現場將展陳觸摸屏及平板顯示器製造行業新產品、新技術之外,還將同期舉辦“第十屆上海國際觸摸屏技術發展論壇”與“石墨烯在觸屏、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應用與投資高峰論壇”。兩場論壇將匯集來自觸摸屏生產與應用領域的眾多專家與知名企業,分別圍繞觸控顯示與石墨烯在觸屏、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應用與趨勢等話題,共同探討觸摸屏產業的發展之路。
 
“第十屆上海國際觸摸屏技術發展論壇”-- 7月7日下午、8日下午, W2館M9會議室
 
        觸摸屏技術作為移動互聯、智能終端等領域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其產業和技術發展已逐漸受到政府、產業界及金融機構等的高度關注。而隨著3D顯示、全息影像、OLED、柔性顯示屏、新材料和指紋識別等技術的不斷湧現,觸摸屏技術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並且,自從蘋果iphoness5等產品配備內嵌式觸摸屏(In-cell)正式宣告該技術發展成熟並實現量產,具備更高穿透率、更輕薄等特點的In-cell技術將逐漸成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AIO觸控顯示設備未來發展的主流。而相應的以OGS為代表的傳統技術將如何生存,已成為相關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在即將舉行的“第十屆上海國際觸摸屏技術發展論壇”上,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及知名企業將圍繞上述話題作精彩演講與討論。
 


 
“石墨烯在觸屏、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應用與投資高峰論壇”--7月8日, W1館-論壇區
 
近年來,隨著消費電子、智能終端產業的飛速發展,觸摸屏產業迅猛發展,據PIDA (Photonics Industry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預測,全球顯示麵板模組2015年產值可增達866億美元。隨著全球電子設備觸摸屏總麵積的不斷增長,生產觸摸屏的稀有金屬銦材料將被耗盡。因為現代觸摸屏的表麵都會用到一層銦錫氧化物,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和導電性,所以廣泛應用於顯示產業領域。然而銦金屬屬於稀有金屬,全球存量非常稀少,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現代電子設備需求量大增,未來銦金屬將會告罄,而尋找銦金屬的替代性材料成為全球各地熱門的研發項目。
 
目前,在眾多可能的材料中,最有潛力替代氧化銦錫的當屬石墨烯。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摸屏、光板、太陽能電池等產品作為未來觸摸屏行業的熱門材料。目前國內對石墨烯的應用前景頗為看好,多個領域均躍躍欲試。
 
本次論壇將由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上海勵擴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邀請到石墨烯領域內數位頂尖專家與教授,圍繞石墨烯在觸屏與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展開精彩演講,探討石墨烯走向產業化的投資和發展之路。
 
目前,“石墨烯在觸屏、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應用與投資高峰論壇”將對前30位報名的TAP特邀貴賓免費開放,需要報名的TAP特邀貴賓請聯係TAP小組(關於如何成為TAP特邀貴賓,請點擊此處了解)。
 
附論壇部分議題(持續更新中):
解讀石墨烯薄膜規模化生產以及在觸摸屏、可穿戴電子領域的最新技術
探討石墨烯薄膜下遊應用的市場需求和技術指標要求
研討石墨烯薄膜產業化鏈條構建的目標和路徑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