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觸控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從(cong) 電阻屏到電容屏、從(cong) 外掛式到內(nei) 嵌式…。,技術的發展往往也伴隨著行業(ye) 的動蕩,從(cong) 2007年到如今,觸控行業(ye) 從(cong) 發展、鼎盛到衰退、再發展,企業(ye) 間的兼並、重組、破產(chan) 、倒閉等新訊息令人眼花繚亂(luan) 。TPK作為(wei) 觸控行業(ye) 的引領者走過荊棘叢(cong) 生之路後,更堅持了技術領先的戰略,並在柔性屏觸控技術上再次成為(wei) 行業(ye) 的領頭雁。
2018年8月22日,筆者受深圳國際全觸與(yu) 顯示展之托,采訪了TPK策略長劉詩亮先生,劉先生雖身在美國,采訪時美國當地時間已經是深夜,但劉先生還是抽出時間接受了專(zhuan) 訪,實屬不易。下麵是劉先生采訪的內(nei) 容:
TPK,觸控行業(ye) 的革命者:
在人機交互領域,生活在當今的人們(men) 根本無法想像,如果沒有觸控、語音、手勢、AR/VR等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生活該是多麽(me) 的無趣和低效。然而在2007年以前,人們(men) 與(yu) 機器對話的手段主要是鍵盤和滑鼠,而當時電阻屏剛剛嶄露頭角,電容屏更無從(cong) 談起。
觸控技術是最直接、最人性化的人機互動式技術,TPK最先感知到這股巨大的商機,並投入巨資和人才開發電容式觸控技術。曆史的指針來到了2007年,蘋果推出的第一代iphoness開始顛覆整個(ge) 手機行業(ye) 。蘋果iphoness炫酷的觸控技術成就了TPK在觸控領域的龍頭老大的地位。
TPK策略長劉詩亮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在整個(ge) 觸控行業(ye) ,TPK算是一個(ge) 革命者,從(cong) 第一代iphoness 2007年上市以來,多點觸控(multi touch)就是由TPK發明的,整個(ge) 觸控行業(ye) 從(cong) 千禧年開始,TPK都處於(yu) 領先地位。隨後,TPK對廣闊的大陸觸控式螢幕市場進行了跑馬圈地式的佈局,全力開拓市場。由於(yu) TPK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獨特性,小米,OPPO,魅族,中興(xing) 等智慧手機廠商先後成為(wei) TPK的客戶,一時風光無兩(liang) 。
曆盡劫難 方得從(cong) 容:
當時觸控行業(ye) 及技術的發展一日千裏的同時,觸控式螢幕市場正聚集著更多不確定性未知風險,顯露出它那風雲(yun) 詭譎,變化莫測的一麵。
全球市場對觸控式螢幕需求爆發以後,從(cong) 2010-2012年觸控行業(ye) 急速成長,導致更多的資源湧入觸控行業(ye) ,短時間造成觸控式螢幕產(chan) 能供過於(yu) 求的狀態,如日中天的觸控式螢幕市場大好形勢急轉直下。2013年,尤其是下半年,整體(ti) 觸控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不斷加劇,觸控模組價(jia) 格明顯下滑。雖然劉總認為(wei) 這是任何一個(ge) 產(chan) 業(ye) 在演變的過程中必然要經過的進程,但大陸競爭(zheng) 激烈的觸控式螢幕市場超過了TPK的預估,TPK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2012、2013這兩(liang) 年,蘋果iphoness從(cong) 原來的out cell觸控技術轉向in cell觸控技術,原先TPK借助蘋果手機海量出貨占領了絕大部分的觸控式螢幕市場,仿佛一夜之間,out cell觸控式螢幕被棄之不用成為(wei) “雞肋”,TPK不管是出貨量、營業(ye) 額還是獲利狀況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同時,由於(yu) 中國大陸觸控式螢幕整個(ge) 市場供過於(yu) 求,導致TPK在完全沒有利潤的情況之下,不得不退出了大陸觸控式螢幕市場。
為(wei) 應對嚴(yan) 峻的市場形勢,從(cong) 2014、2015之後,TPK開始進行大幅度的整改,無論在策略上還是在整個(ge) 體(ti) 製上都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裁員、暫時關(guan) 閉旗下子公司、整並生產(chan) 線等措施,讓TPK從(cong) 虧(kui) 損的泥潭中迅速走出。
2016年TPK調整已陸續完成,開始走上正常的發展之路。因為(wei) TPK作為(wei) 整個(ge) 觸控行業(ye) 的技術領先者,重整旗鼓再出發是必然的事。經過一係列的劫難之後,鳳凰涅槃的TPK明白:技術才是公司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有了核心技術,未來才能應對一切不確定的市場風險。
對於(yu) 過度依賴單一客戶所造成的企業(ye) 風險,TPK曾經求索過解決(jue) 之道。在2012、2013年的時候,TPK也嚐試客戶多元化,分散風險,後來發現,全球的觸控式螢幕市場也是遵循80/20定律的,即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客戶手裡。得出的最後結論:市場風險其實是總體(ti) 經濟的風險而不是單一客戶的風險。
基於(yu) 固有思想認識上的突破,TPK依舊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大者恒大。作為(wei) 觸控技術的領先者,同時也是觸控式螢幕領域的強者,能夠吃下TPK海量訂單的還是那20%的客戶,而那80%的客戶卻很難消化海量出貨,訂單又散而龐雜,在量產(chan) 和成本上是TPK無法接受的。
正如劉總所說:“過去是這個(ge) 市場狀況,未來應該也不會(hui) 有太多的改變。至於(yu) 說要徹底規避市場風險的方式就是我們(men) 要建立公司本身最重要的一個(ge) 核心競爭(zheng) 力——技術領先,而不能說隻是一個(ge) 價(jia) 格的競爭(zheng) 者,這也是我們(men) 公司從(cong) 2014、2015年整改以後所努力的一個(ge) 方向,希望我們(men) 是一家以技術取勝的公司。”
“有了技術優(you) 勢,無論市場上現有多少客戶,他們(men) 要合作的對象第一個(ge) 想到的便是你,你就成功了,這就是技術優(you) 先戰略。”
經過市場劫難的TPK已能從(cong) 容應對,無論多大的市場衝(chong) 擊,TPK都能從(cong) 容以對。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目前,柔性屏已成為(wei) 當下行業(ye) 熱點應用之一,未來柔性屏將成為(wei) 智慧終端機的標配之一,在這種發展趨勢下,TPK在此領域早已布下“棋子”,技術上的研發一直在推進,不敢有些許懈怠。既然TPK確定了以技術優(you) 先的戰略,自然就要在該領域大展拳腳,有所作為(wei) 。
據劉詩亮介紹,為(wei) 了抓住這個(ge) 商機,TPK從(cong) 2012年開始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開發納米銀線的觸控技術,和美國矽穀的一些公司合作,著眼於(yu) 2020年以後的下一代手機或者移動智慧終端機,解決(jue) 最大的一個(ge) 革命性變化所麵臨(lin) 的問題就是柔性觸控技術,也就是折疊式應用。
過去十幾年來,觸控的主要材料主要用ITO,可是ITO因為(wei) 一些固有的限製等沒辦法折疊,TPK選擇納米銀線原因之一是銀是軟性金屬,經過一些特殊的結構處理之後,它適合在一個(ge) 軟性或者是可彎曲可折疊甚至是可卷曲的屏中應用。 TPK自2012年開始研發,五六年有頗多進展,目前納米銀線的觸控應用開始陸續交貨,隻是柔性顯示幕還沒有成熟,初期TPK納米銀線的觸控應用還在硬式屏上,就整個(ge) 功能及成本與(yu) 現在主流的一些產(chan) 品比較來看,納米銀線擁有絕對的成本競爭(zheng) 優(you) 勢,各方麵性能相比ITO或者metal Mash產(chan) 品也有優(you) 勢。

因此,應用十幾年的 ITO觸控技術在當前不會(hui) 有太大突破的情況下,TPK投入資源優(you) 先進行柔性屏用納米銀線觸控技術開發,這也是TPK未來的發展規劃重點,專(zhuan) 攻應用在柔性屏上納米銀線觸控技術,在未來的中小尺寸及大尺寸終端應用上搶占市場先機。
因為(wei) 納米銀線特性是阻抗很低,非常適合於(yu) 大尺寸的觸控屏。比如商業(ye) 用的白板,商業(ye) 顯示器等等。目前,TPK從(cong) 20、30寸一直到80寸都有出貨,這表明客戶已對TPK的納米銀線觸控技術的認可。
所以,TPK對納米銀線觸控技術應用前景非常看好。
站在高端 麵向未來
從(cong) 2007年到現在,無論是智慧手機或者是平板電腦外觀都沒有多大改變,始終都是一個(ge) 方框,變化僅(jin) 僅(jin) 限於(yu) 屏占比及邊框的縮窄。而柔性屏的出現,打破的不僅(jin) 僅(jin) 是移動終端的外觀,更多是內(nei) 在的技術變革,如顯示技術、觸控技術、基礎材料技術等等。
TPK策略長劉詩亮表示:“柔性屏的應用不管將來是可折疊或者可卷曲,都可以在現有的尺寸上有機會(hui) 把螢幕放大成兩(liang) 倍,這點很重要。因為(wei) 依照現在柔性屏的發展趨勢,2020以後的會(hui) 有較大機會(hui) 被商業(ye) 化的生產(chan) ,同時這個(ge) 時間點5G的應用也會(hui) 成熟,這兩(liang) 者相輔相成,等5G變成通信主流的情況之下,每個(ge) 人都對更大尺寸螢幕的需求成倍增加,柔性屏正好切中這個(ge) 缺口,這是一個(ge) 巨大的潛在商機。當前,智慧手機設備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到一個(ge) 瓶頸期。下一個(ge) 比較大的變化就是柔性屏,也就是可卷曲的可折疊的柔性屏。”

雖然說柔性屏應用是TPK開發納米銀線觸控技術的首先考量的,但限於(yu) 目前的柔性屏還沒有成熟, 將該技術應用於(yu) 硬式屏也隻是權宜之策,柔性屏成熟及納米銀技術應用也需要聯合上下遊企業(ye) 進行推動,京東(dong) 方等麵板企業(ye) 都在全力研發柔性OLED顯示幕,柔性屏起飛也需要相關(guan) 配套的技術和廠商,TPK開發的納米銀觸控技術不是為(wei) 了哪一個(ge) 特定的客戶,而是為(wei) 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而開發的。因為(wei) 任何一個(ge) 技術要成為(wei) 業(ye) 界的主流絕對不是一家可以成就的,需要聯合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企業(ye) 一起把它做起來,TPK也樂(le) 意與(yu) 所有OLED顯示麵板廠商合作,製定下一個(ge) 階段的柔性顯示幕及柔性觸控屏產(chan) 業(ye) 的規範,把該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
據悉,TPK已決(jue) 定參加2018深圳國際全觸與(yu) 顯示展(2018年11月22日-24日)。作為(wei) 國際領先的觸控與(yu) 顯示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憑藉十多年來在觸控和顯示行業(ye) 建立的廣泛影響力,每年吸引中國及海外的觸控顯示終端應用企業(ye) 超過36000名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到場參觀。TPK將借助展會(hui) 平台資源優(you) 勢,向對於(yu) 成本及耐候性要求更為(wei) 嚴(yan) 格的智慧教育、辦公、零售、智慧工廠、家居、汽車、遠程醫療等應用企業(ye) 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展示全係列的納米銀觸控方案。
據悉,2018年的展會(hui) 將匯聚來自全球觸控式螢幕、顯示麵板、製造設備、應用資料、量測測試及元器件等相關(guan) 及周邊行業(ye) 的上百家知名企業(ye) 。據主辦方透露,此次展會(hui) 將會(hui) 匯聚整個(ge) 觸控與(yu) 顯示產(chan) 業(ye) 鏈的中外行業(ye) 翹楚,如觸控式螢幕及觸摸顯示模組具有代表性的參展品牌:TPK、運天戈、中強光電、華科創智、維業(ye) 達、科立視、恒顥光電、遷鶴光電、肖特、東(dong) 旭集團、鑫景、台玻集團。觸控式螢幕製造設備中具有代表性的參展品牌:應用材料、東(dong) 遠機械、聯得裝備、ABB、台群精機、佳順達、佳鐵、相幹集團、大族激光、誌聖科技、伊斯拉、中電科風華。觸控式螢幕製造材料中具有代表性的參展品牌:琳得科、Panasonic、精工油墨、十條油墨、高仁、先導、阿石創、度恩光學、蘇州裕羅、永光集團、賀利氏、信越化學、佑威、格林開思茂等均將集中展示最新觸控與(yu) 顯示產(chan) 品、資料及製成設備,歡迎光電顯示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的蒞臨(lin) 參觀!

參觀預登記請點擊:https://ali2.infosalons.com.cn/vscenter/visitor/login.aspx?&exh=NSVMTAAI
< 完 >
參觀谘詢:
孫梅女士
電話:+86 10 5763 1828
電子郵件:mei.sun@reedexpo.com.cn
參展谘詢:
李翔先生
電話:+86 21 2231 7018
電子郵件:info@reedkuozhan.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