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展會新聞

開放創新 智造共贏——APIE2019亞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為推動亞太智造交流而生​

2019-04-10 我要評論(0 )   

未來已來,2022年全球智能製造市場規模將達1.5萬(wan) 億(yi) 美元,隨著工業(ye) 4.0時代深入發展和亞(ya) 太地區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迅速崛起,智能製造成


未來已來,2022年全球智能製造市場規模將達1.5萬(wan) 億(yi) 美元,隨著工業(ye) 4.0時代深入發展和亞(ya) 太地區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迅速崛起,智能製造成為(wei) 未來亞(ya) 太地區產(chan) 業(ye) 升級的主要需求和發展趨勢,而中日韓處於(yu) 亞(ya) 太產(chan) 業(ye) 升級變革核心,是智能製造的行業(ye) 風向標。為(wei) 推動亞(ya) 太智造交流,在中日韓三方支持下,以“開放創新 智造共贏”為(wei) 主題的2019年亞(ya) 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hui) (簡稱APIE)將在青島隆重舉(ju) 行。

亞(ya) 太地區(Asia & Pacific)是指亞(ya) 洲地區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的簡稱,包括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ya) 、日本、朝鮮、韓國、老撾、馬來西亞(ya) 、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ya) 聯邦、瑙魯、新西蘭(lan) 、澳大利亞(ya) 、帕勞、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菲律賓、薩摩亞(ya) 、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泰國、東(dong) 帝汶、湯加、圖瓦盧、瓦努阿圖、越南、中國地區、蒙古等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是由生產(chan) 力、創新科技等共同驅動下的全球高速增長引擎之一,數十年來,亞(ya) 太區域貿易增速高於(yu) 經濟增速,域內(nei) 貿易占比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其中,製造業(ye) 的崛起是推動亞(ya) 太地區取得在世界領先地位的核心因素。

亞(ya) 太地區的製造業(ye) 在智能化、工業(ye) 自動化方麵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引領全球智能製造浪潮,中日韓及東(dong) 南亞(ya) 等地區近年來在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控製係統等領域的銷量顯著上升,2011-2016年,亞(ya) 太地區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複合增長率為(wei) 6.4%,是歐美市場增速的1.45倍。

目前隨著機器人、自動化和物聯網等趨勢的發展,製造業(ye) 的競爭(zheng) 正在加劇,亞(ya) 太地區貫徹智能工廠的製造商數量,在未來5年內(nei) 將增加近3倍,到2022年智能工廠占比達到46%,遠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亞(ya) 太地區成為(wei) 智能裝備製造商爭(zheng) 奪市場的主戰場。

中日韓——亞(ya) 太地區製造業(ye) 聚集地,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風向標

以青島為(wei) 核心的中日韓區域聚集了亞(ya) 太地區主要的工業(ye) 製造基地,在消費電子、汽車工業(ye) 、船舶製造、紡織品等方麵,中日韓三國占有主導地位。

作為(wei) 推動中日韓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製造業(ye) 在總體(ti) 國民經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製造業(ye) 發展進程中,中日韓形成了不同的製造業(ye) 特點,對智能製造有迫切的產(chan) 業(ye) 升級需求,以中日韓為(wei) 中心促進亞(ya) 太國際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交流及貿易,將對亞(ya) 太地區以及全球智能製造裝備市場產(chan) 生積極影響。

韓國:產(chan) 業(ye) 鏈整合保持創新優(you) 勢

在製造業(ye) 產(chan) 能向亞(ya) 太地區轉移的過程中,韓國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chan) 業(ye) 產(chan) 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ye) 集團在韓國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三星、LGSK、大宇、現代、海力士、浦項製鐵等十幾個(ge) 世界頂級製造企業(ye) 。

韓國製造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是基於(yu) “全產(chan) 業(ye) 鏈”模式,韓國各技術水平製造業(ye) 參與(yu) 價(jia) 值鏈分工程度最高。在這種“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下追求的不隻是成本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使韓國製造企業(ye) 完成技術積累和創新突破,實現高效的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創新。

為(wei) 進一步提升製造強國地位,繼續保持本國製造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韓國於(yu) 2014年和2015年先後出台了"製造業(ye) 革新3.0"戰略及其實施方案,形成了具有韓國特色的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模式。

日本:基礎工業(ye) 始終保持領先

日本的基礎工業(ye) 技術世界領先,這是在全球製造業(ye) 中始終保持贏家地位的主因。日本十分重視數控機床技術的研發。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數控機床生產(chan) 和供應國,主要麵向國際出口,幾乎遍布世界各國家和地區。在工業(ye) 機器人領域,日本號稱“機器人王國”,在工業(ye) 機器人的生產(chan) 、出口和 使用方麵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業(ye) 機器人的裝備數量約占世界工業(ye) 機器人裝備量的60%

除基礎工業(ye) 外,目前日本的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製造等領域在全球製造業(ye) 分工體(ti) 係中居於(yu) 重要地位。為(wei) 應對未來製造業(ye) 的問題,日本政府發表"製造業(ye) 白皮書(shu) ",大力調整製造業(ye) 結構,將機器人、下一代清潔能源汽車、再生醫療以及3D打印技術作為(wei) 製造業(ye) 發展的重點領域。

中國:製造業(ye) 體(ti) 係化發展實力強勁

我國製造業(ye) 發展迅速,現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目前,在500多種主要的工業(ye) 產(chan) 品中,我國有200多種產(chan) 量位居世界第一,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工業(ye) 化後期,正處於(yu) 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很多企業(ye) 開始將企業(ye) 化成本壓力轉化為(wei) 創新動力,新工業(ye) 革命促生了大量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奠定了技術經濟基礎,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為(wei) 我國科學的製定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掌握發展主動權提供了重要機遇。隨著“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的提出,中國製造業(ye) 必將掀起新一輪的產(chan) 業(ye) 升級和技術革命高潮。

青島作為(wei) 國際開放交流的橋頭堡,是上合組織峰會(hui) 的舉(ju) 辦地,也是中日韓自貿區的規劃地,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新亞(ya) 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支點城市”,中東(dong) 歐“161”、東(dong) 盟“103”、“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高地,上合組織國家麵向日韓和亞(ya) 太市場的“出海口”,在亞(ya) 太地區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技術交流和貿易中居於(yu) 重要地位。

匯聚亞(ya) 太能量--聚焦中國智能製造行業(ye) 的巨大商機

APIE2019亞(ya) 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hui) 將齊聚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來自汽車製造、家電製造、模具製造、機械裝備、石油化工、工程機械、農(nong) 業(ye) 機械、航空航天等裝備製造業(ye) 領域的20萬(wan) 人次的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共享中國智能製造行業(ye) 的巨大商機,根據國家一帶一路規劃,推動高端智能裝備“引進來、走出去”,加快亞(ya) 太地區的智能製造行業(ye) 交流。


2020年--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將達3萬(wan) 億(yi) 元

預計到2020年,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將達3萬(wan) 億(yi) 元,中國數字化工廠普及率目標超過20%;預計到2022年,高端裝備製造業(ye) 銷售收入將達到20.7萬(wan) 億(yi) 元;智能製造是以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wei) 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wei) 基礎,以數字作為(wei) 核心期驅動力,也正因為(wei) 大數據在智能製造中的重要性,所以數字化工廠成為(wei) 企業(ye) 列為(wei) 智能製造部署的首要任務。

智能軌道交通:

2020年預計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完成15萬(wan) 公裏;高鐵動車組年交付400列,年市場規模550-620億(yi) 元;城軌地鐵車輛保有量預計將達到6600,市場空間達1500億(yi) 元。

未來我國城市交通智能化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21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需求規模年將超過200億(yi) 元。

激光產(chan) 業(ye) :

2010-2016年,我國激光行業(ye) 整體(ti) 保持穩健增長態勢,行業(ye) 複合增長率達到10%2018年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達到332.2億(yi) 元。隨著我國激光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應用深度的加大,預計行業(ye) 規模複合增速在10%以上,到2023年我國激光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將達到469億(yi) 元。

智能倉(cang) 儲(chu) 物流:

2018年自動化立體(ti) 倉(cang) 庫增長率28%,高於(yu) 製造業(ye) 本身增長;自動的輸送分揀係統增長率30%;物流搬運機器人的增長率30%,繼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製造業(ye) 物流係統將逐步通過物聯網全麵聯網,實現智能化,與(yu) 智能工廠銜接配套,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的一部分。

機器人:

2010—2015年,亞(ya) 太地區運營中的工業(ye) 機器人數量上升70%,達到887400台。2015年中國、韓國和日本的工業(ye) 機器人銷量分別為(wei) 6.86萬(wan) 台、3.7萬(wan) 台和3.5萬(wan) 台,排名全球前三位。2025年,中國工業(ye) 機器人市場將增長至338億(yi) 美元。

汽車智能製造裝備:

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063萬(wan) 輛,未來五年行業(ye) 複合增長率將超30%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將突破1300萬(wan) 輛;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車的市場空間將達13.9萬(wan) 億(yi) 元,汽車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3D打印:

2017年,中國3D打印的產(chan) 業(ye) 規模約為(wei) 15億(yi) 元,2018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達到22.5億(yi) 美元,預計2022年達到80億(yi) 美元左右。隨著未來在製造、醫療、教育、航空航天、軍(jun) 事等領域量產(chan) 應用,3D打印行業(ye) 在最近幾年將迎來高速發展。

新材料:

2017年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將達到3.1萬(wan) 億(yi) 元,而到2021年其規模將達到8.0萬(wan) 億(yi) 元,未來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6.12%。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材料產(chan) 業(ye) 總體(ti) 實力將躍居全球前列,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基本建成,並能為(wei) 本世紀中葉實現製造強國提供基礎支持

數控機床:

受益於(yu) 我國汽車、航空航天、船舶、電力設備、工程機械等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對數控機床將產(chan) 生巨大需求,2017-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保持10%-12%的增長速度。到2022年,我國數控機床行業(ye) 的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yi) 元。


鑒於(yu) 中國智能裝備市場的巨大商機及亞(ya) 太地區製造業(ye) 現狀和行業(ye) 發展趨勢,為(wei) 推動亞(ya) 太地區智能製造裝備交流與(yu) 發展,在日本科學技術振興(xing) 機構(JST)、韓國機械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會(hui) ( KOAMI )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CAST )中日韓三國頂級技術協會(hui) 支撐下,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hui) 機械行業(ye) 分會(hui) 、山東(dong) 省科學技術協會(hui) 聯合主辦,金諾會(hui) 展執行承辦的首屆亞(ya) 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hui) 將於(yu) 718-22日在青島舉(ju) 行。

APIE2019亞(ya) 太智能裝備博覽會(hui) 將同時啟用青島紅島國際會(hui) 議展覽中心、青島國際博覽中心兩(liang) 大會(hui) 展中心,共設18個(ge) 大型展館、180000平米展會(hui) 麵積,涵蓋九大主題展區:數字化工廠、機器人、數控機床、工業(ye) 自動化與(yu) 傳(chuan) 動、智能倉(cang) 儲(chu) 物流、塑料包裝機械、激光產(chan) 業(ye) 、3D打印、新材料。屆時來自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參展企業(ye) 和200000名專(zhuan) 業(ye) 觀眾(zhong) 、重點邀約買(mai) 家將參加本次盛會(hui) 。

博覽會(hui) 期間將舉(ju) 辦多場促進亞(ya) 太智能裝備貿易和行業(ye) 交流的活動,其中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hui) 作為(wei) 重要的交流平台,匯聚20+個(ge) 國家、30+個(ge) 行業(ye) 協會(hui) 、100+位特邀嘉賓、1500+位行業(ye) 精英參會(hui) ,眾(zhong) 多行業(ye) 國際大咖,探討行業(ye) 發展前景,為(wei) 亞(ya) 太地區提出行業(ye) 發展新思路,為(wei) 新時代產(chan) 業(ye) 升級提供最全麵的技術解決(jue) 方案,最大化推動亞(ya) 太在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升級、工業(ye) 4.0時代的智造交流。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