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機器人正在各行各業(ye) 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受到年初的疫情影響,但是政府出台的相關(guan) 扶持政策仍可以看出行業(ye) 的發展前景無限。2020年的前六個(ge) 月過的著實有點快,在經曆過抗疫、複工複產(chan) 等一係列事件之後,機器人也是給自己的上半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數筆,接下來,我們(men) 不妨通幾個(ge) 關(guan) 鍵詞一起來回顧!
抗疫
提到2020年的上半年,人們(men) 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那場浩浩蕩蕩的肺炎疫情。這場疫情不僅(jin) 影響了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影響了各行各業(ye) 的發展進程,機器人行業(ye) 同樣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抗疫便成為(wei) 了2020開年以來機器人行業(ye) 企業(ye) 的首要任務。
那麽(me) ,如何抗疫呢?有的企業(ye) 選擇將產(chan) 品投放一線疫區,通過在醫療、餐飲、配送領域的應用,獲得發展機遇;有的企業(ye) 選擇轉戰口罩機和生產(chan) 線,憑借跨界減少自身損失;而有的企業(ye) 則因人員限流、複工延遲、資源緊缺等影響,隻能停產(chan) 坐以待斃。
由此我們(men) 看到,對於(yu) 抗疫的不同選擇和表現,導致了機器人行業(ye) 新一輪洗牌的出現。該輪洗牌過後,實力不足、資金匱乏、技術欠缺的企業(ye) 被陸續淘汰,行業(ye) 向頭部發展和集中持續加快。2020年一開始,一場疫情給機器人行業(ye) 既帶來機遇又帶來挑戰。
複蘇
當然,事實告訴我們(men) 疫情給機器人行業(ye) 的影響是機遇大於(yu) 挑戰的!一方麵新一輪洗牌的出現,最終也是推動行業(ye) 走向成熟的標誌;另一方麵,疫情期間存活下來並得以發展的企業(ye) 不少,整個(ge) 行業(ye) 市場後續也呈現出火熱狀態。疫情讓機器人發展煥然一新。
我們(men) 知道,整個(ge) 2019年我國機器人行業(ye) 都處於(yu) 人心惶惶之中。這一年裏,由於(yu) 受到全球經濟和國際形勢的不利影響,再加上終端需求的放緩、前期爆發的減速,整個(ge) 市場發展並不理想。但疫情不僅(jin) 讓行業(ye) 應用增多、市場回暖,而且更是飽受資本青睞。
在疫情作用下,各種醫療、導診、消毒、測溫和送餐機器人的應用,帶火了行業(ye) 市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增長達到12.9%,實現逆勢增長。與(yu) 此同時,上半年我國機器人企業(ye) 融資也多達上百起,最高單筆融資超2億(yi) 美元。
上市
2020上半年,機器人行業(ye) 給人們(men) 的印象除了抗疫和複蘇,還有便是上市。自從(cong) 2019年科創板開閘給機器人企業(ye) 開辟了一條新出路以來,上市潮便一直延續至今。百舸爭(zheng) 流競風華,千帆破浪向遠航。2020年,科創板成為(wei) 了機器人企業(ye) 競爭(zheng) 和集聚的目標。
今年2月17日,先是瑞鬆科技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同時6月10日,埃夫特科創板IPO也完成注冊(ce) ;短短六個(ge) 月時間,IPO路上已經有了不少機器人相關(guan) 領域的“成功者和追夢人”,具體(ti) 包括海目星、燕麥科技、聯贏激光、中控技術以及賽赫智能等等。
其中,智能物流倉(cang) 儲(chu) 領域的機器人係統商更是紮堆闖關(guan) 科創板。在智能物流大趨勢日漸明晰、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德馬科技、瑞晟智能、蘭(lan) 劍智能等都渴望上板。越來越多相關(guan) 企業(ye) 都希望以資本為(wei) 催化劑,助推新技術、新需求、新市場變革下自身的崛起。
轉型
2020年,還有一個(ge) 人盡皆知的大事件,便是“新基建”的發展。新基建囊括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ye) 互聯網等多種智能技術,其火熱進行也助推了機器人行業(ye) 的轉型升級。其中,機器人係統集成商們(men) 對於(yu) 工業(ye) 互聯網的擁抱更是成為(wei) 一大風潮。
今年以來,國家發布多項紅利政策,表示要加大工業(ye) 互聯網布局,加快工業(ye) 互聯網與(yu) 機器人的互聯,提升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這給了機器人領域企業(ye) 從(cong) 硬到軟的變革方向。受此影響,一季度國內(nei) 工業(ye) 互聯網融資事件達到了40多起。
其中,不乏機器人領域企業(ye) 對其的青睞,尤其是工業(ye) 機器人係統集成商。目前,行業(ye) 內(nei) 接入工業(ye) 互聯網的僅(jin) 不到15%,市場中真正使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企業(ye) 更不足10%。在此背景下,未來機器人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的融合還有廣大空間可以開拓,聯網還將持續。
5G
最後,2020年人們(men) 議論最多的,還有商用剛滿一年的5G技術。眾(zhong) 所周知,5G技術與(yu) 工業(ye) 機器人的結合價(jia) 值不小,其能夠極大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的智能化、柔性化和精準化,激發機器人更多潛力和活力,為(wei) 機器人帶來更強大的功能和更廣闊、深化的應用空間。
而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20多萬(wan) 座的5G基站建設,5G網絡初步覆蓋各大城市和鄉(xiang) 鎮;同時5G套餐與(yu) 5G手機終端設備也已經陸續推出,並加速向百元以下和千元以下邁進;此外5G應用也已經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5G與(yu) 機器人融合正可謂是恰逢其時。
基於(yu) 此,今年以來全球機器人也是進一步加速了與(yu) 5G的融合。例如疫情期間的各種導診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配送機器人便都已經支持5G;同時,高通日前也推出了首個(ge) 專(zhuan) 為(wei) 機器人設計的平台RB5,據悉該平台是公司在全球範圍內(nei) 首個(ge) 支持5G的平台。
2020年已過半,機遇與(yu) 挑戰並存。機器人在各行各業(ye) 地位重要性日漸凸顯。由中國機械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廣州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組織,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廣州)國際機器人、智能裝備及製造技術展覽會(hui) (RoboIMEX2020)”,8月6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展館盛大開幕。
展品範圍涵蓋工業(ye) 機器人整機、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娛樂(le) 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穿戴產(chan) 品、機器人開發平台與(yu) 軟件技術、機器人功能部件及零部件、機器人應用產(chan) 品與(yu) 智能工廠全套解決(jue) 方案、磨料、磨具、磨削、職業(ye) 教育裝備、3D打印技術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以及智能裝備和製造技術相關(guan) 的高端產(chan) 品和新興(xing) 技術。(來源於(yu) 機器人在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