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航空零部件

激光加工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研究

fun88网页下载通訊員 來源:廣東(dong) 星之球2011-08-26 我要評論(0 )   

摘要 : 本文以激光連接、成形、分離、表麵等技術為(wei) 例概要介紹了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的研究現狀、技術難點以及目前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 最後指出了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的未...

摘要:本文以激光連接、成形、分離、表麵等技術為(wei) 例概要介紹了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的研究現狀、技術難點以及目前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最後指出了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前言

1960年梅曼發明了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後,不同類型的激光發生器不斷湧現,早在1963年就出現關(guan) 於(yu) 激光技術應用的報道,激光焊接、切割、熔覆、合金化、製孔、標刻等激光加工工藝在製造業(ye) 的應用層出不窮,這些工藝與(yu) 大規模生產(chan) 相結合為(wei) 現代製造增添了活力,增加了內(nei) 容,同時也為(wei) 激光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cong) 而促進了激光技術的高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高光束質量大功率CO2激光器出現,促進了激光焊接技術在白車身製造中的應用;隨後激光焊接技術在船舶製造和A380等飛機機身製造中得到應用。激光技術在麵向生產(chan) 製造的高功率領域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向超短、超快方向發展而拓寬了激光技術的應用範圍,通訊、信息、醫療、測量等領域的激光應用在逐步擴大。其中激光在製造領域的應用占整個(ge) 激光技術應用的30%左右,而且這個(ge) 比例在不斷擴大。德國、日本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在激光在製造領域的應用占據著製高點。

目 前我國是一個(ge) 製造大國,如何完成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是一個(ge) 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激光材料加工技術作為(wei) 新型、綠色、低碳型技術在未來製造領域的地位是 不言而喻的,進行激光與(yu) 物質相互作用的研究、探究其中的物理現象、擴展激光應用的基礎研究,促進激光材料加工技術在工業(ye) 、國防、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的應 用意義(yi) 重大。

激光連接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目 前激光連接技術在工業(ye) 領域的應用份額僅(jin) 次於(yu) 表麵加工和激光切割。傳(chuan) 統的飛機製造中連接技術主要采用鉚接工藝,因為(wei) 飛機結構中的鋁合金是熱處理強化鋁合金, 經熔焊後,焊縫區以及熱影響區的熱處理強化效果就會(hui) 喪(sang) 失,晶間裂紋難以避免。因此傳(chuan) 統熔焊方法一度成為(wei) 飛機製造的禁區。另外,由於(yu) 鋁合金對激光具有較高的 反射性,輻照在鋁合金表麵的CO2激光功率的97%被反射掉;而且鋁合金特殊的物理特性如較高的導熱性、較高的熱膨脹係數、熔化時黏性較低等特性決(jue) 定了焊接過程的不穩定性以及焊縫缺陷形成的傾(qing) 向。直到90年代高光束質量、高功率激光器的出現鋁合金的深熔焊接才成為(wei) 可能。經過人們(men) 的不懈努力,這一技術終於(yu) 在21世紀之初在飛機製造中得到應用。

激光焊接鋁合金首先實現了機身外皮與(yu) 長桁之間的連接,並且在A318外殼係列產(chan) 品上得以實現。在該項技術中CO2激光器作為(wei) 焊接熱源,焊接材料主要為(wei) 6000係列,這種材料在添加填充焊絲(si) 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可焊性。這樣使用填充焊絲(si) 的激光雙麵焊接技術取代了傳(chuan) 統的蒙皮#p#分頁標題#e#-長桁間的鉚接過程,如圖1。激光焊接結構降低了對材料的消耗,減輕了飛機的重量,減少了生產(chan) 工藝步驟,提高了製造速度,從(cong) 整體(ti) 上實現了降低成本的目標。另一方麵由於(yu) 沒有鉚接用孔以及鉚接連接所需的搭接結構,改善了飛機的氣體(ti) 動力學性能,一體(ti) 化的製造方式同時也降低了飛機的維修成本。

目前空客A318的兩(liang) 個(ge) 機身外殼總共110m焊縫采用激光焊接,A380八個(ge) 機身外殼共650m焊縫采用激光焊接。新型飛機也越來越多地采用激光焊接機身外殼,所以在飛機製造過程中機身的激光焊縫長度在繼續增長,A34014個(ge) 機身外殼798m激光焊縫,A35018個(ge) 機身外殼1000m激光焊縫。隨著飛機型號的更新激光焊接機身外殼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2005年共有A318A380、#p#分頁標題#e#A340等型號210個(ge) 機身外殼采用激光焊接,在未來激光焊接的機身外殼數量將顯著增加。

 



1 鉚接以及激光焊接機身外殼結構的比較  2  采用SLM技術製造的鈦合金中空結構;

激光成形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激光成形技術自20世紀80年 代誕生以來在材料、工藝、設備以及相關(guan) 的應用領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與(yu) 傳(chuan) 統製造技術相比,其不僅(jin) 可以縮短產(chan) 品研發時間、降低研發成本、對市場需求進行快速 反應,另外其寬泛的設計自由度以及易於(yu) 與(yu) 其他製造技術進行集成的特點為(wei) 製造業(ye) 單件、小批量、個(ge) 性化生產(chan) 零件提供了可能,使之成為(wei) 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製造技術。雖然目前激光成形件還存在著工藝“瓶頸”如表麵質量相對粗糙、內(nei) 部存在孔洞、氣孔等缺陷、裂紋和變形難以控製等,但是一批激光成形技術的零件由於(yu) 具有較高的性能、尺寸的精確性而用於(yu) 航空航天、國防、汽車、醫療、電子等領域。

#p#分頁標題#e#激 光成形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可以概括為(wei) 直接製造金屬零件和航空發動機零件的修複。飛機起落架、外掛架翼肋、外掛架艙壁等零件可以直接製造。這些零件一 般為(wei) 鈦合金、鋁合金等輕型結構件,具有用量少、結構複雜等特點,一般采用傳(chuan) 統的方法難以加工、即使可以加工由於(yu) 製模等過程零件加工所需的時間較長、複雜零 件的加工受到限製或者我國缺乏大噸位水壓、油壓機等基礎設施的因素,限製了這些零件的快速麵世,圖2為(wei) 采用區域選擇激光熔化技術(SLMSelective Laser Melting)製造的鈦合金中空結構,壁厚僅(jin) 為(wei) 0.5mm,這樣的零件采用精密鑄造方法無法製造。

LENSLaser Engineered Net Shaping)技術可用於(yu) 傳(chuan) 統焊接方法無法修複的零件,如航空發動機渦輪轉子、壓氣機定子等元件,這些零件一般采用鎳基合金或者鈦合金製造,製造過程費時費力,製造成本也較高,一旦缺損修複的成本也較高。LENS技術的另一應用就是“移動式零件修複醫院”。它在沒有要建零件數據信息的情況下,采用衛星通信設備傳(chuan) 輸有關(guan) 要製造零件的信息,或者采用逆向工程獲得要建零件的外部輪廓信息,經過必要的處理後直接實現修複或者製造。LENS技術最具特色優(you) 勢在於(yu) 製造的過程中實現零件中材料成分的實時連續變化,製造具有材料以及性能梯度的高性能零部件。圖3a為(wei) 采用LENS技術製造的先進渦輪發動機三合金葉輪。該葉輪的A處為(wei) Ti6Al4V合金、B處采用正斜方晶鈦合金Ti22-23C處采用γ-TiAl(Ti48Al2Cr2Nb)合金製造。圖3b為(wei) Ti6Al4V與(yu) γ-TiAl(Ti48Al2Cr2Nb)兩(liang) 種合金的冶金結合界麵。

      

3 a)采用LENS製造的先進渦輪發動機的三合金葉輪;b) Ti6Al4V與(yu) γ-TiAl(Ti48Al2Cr2Nb)的連接界麵

激光分離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激 光打孔技術為(wei) 以激光束為(wei) 熱源采用熱去除方法進行的分離技術。與(yu) 傳(chuan) 統打孔技術相比其優(you) 勢在於(yu) 較高的柔性以及較好的自動化程度。激光打孔為(wei) 無接觸打孔,加工工 具與(yu) 被加工材料之間不會(hui) 造成摩擦,也不會(hui) 因為(wei) 被加工材料較硬而發生鑽頭折斷,激光打孔與(yu) 傳(chuan) 統打孔技術的對比見表#p#分頁標題#e##p#分頁標題#e#1。激光對金屬材料、陶瓷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精細以及微打孔技術以已經成熟,主要應用於(yu) 汽車工業(ye) 、半導體(ti) 工業(ye) 、製表業(ye) 以及醫療技術中。

激光打孔與(yu)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的方法相同,具有複雜的物理過程。根據材料被去除的形式分為(wei) 激光熔化打孔和激光升華打孔方法。兩(liang) 者的物理機製不同,打孔的質量不同,分別適合不同的被加工材料。

目前工業(ye) 發達國家的航空產(chan) 品生產(chan) 上均配有相當數量的多坐標激光打孔機,例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將激光打孔技術應用在航空發動機的生產(chan) 中,據統計每台發動機平均要用激光打孔10萬(wan) 個(ge) ,一年生產(chan) 的葉片、火箭筒和隔熱屏等零件要打孔5000萬(wan) 個(ge) 。此外渦輪葉片、機匣外殼和燃燒室也采用激光打孔。

激光打孔速度雖然已經很快,但仍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hui) 需求,還在向更高的打孔速度方向發展。另外新的加工材料層出不窮,要求熱源具有更強的加工能力,提高難加工材料的使用價(jia) 值。此外激光打孔也在向微米級尺寸方向上發展,向更深的打孔深度方向發展。

 

1 激光打孔方法與(yu) 傳(chuan) 統打孔方法技術指標的對比

激光表麵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激光衝(chong) 擊技術的原理是,短脈衝(chong) 、高峰值功率密度的激光在輻射金屬表麵發生汽化蒸發時產(chan) 生高壓衝(chong) 擊波,這些衝(chong) 擊波在材料表層形成密集、穩定的位錯結構的同時,使材料表層產(chan) 生應變硬化和殘留壓應力,從(cong) 而顯著提高材料的抗疲勞和抗應力腐蝕等性能。

激光衝(chong) 擊強化時產(chan) 生的衝(chong) 擊波壓力達到數GPa乃至TPa量級,衝(chong) 擊波在1020ns內(nei) 將單脈衝(chong) 能量幾十焦耳的光能轉變成衝(chong) 擊波機械能,由於(yu) 衝(chong) 擊波作用時間短,僅(jin) 為(wei) 幾十納秒,應變率比機械衝(chong) 壓高出10000倍。激光衝(chong) 擊強化技術上述高壓、高能和超高應變率等特點可以用於(yu) 改善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結構中金屬材料的表麵性能,減少疲勞和腐蝕等失效的可能性,與(yu) 傳(chuan) 統的噴丸、滾壓、內(nei) 擠壓等多種表麵強化工藝相比,具有更多的優(you) 勢。

激光衝(chong) 擊強化技術開發於(yu) 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貝爾實驗室,由於(yu) 缺少可靠的、高脈衝(chong) 頻率的大功率激光器而一直未能實用化。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利佛莫爾國家實驗室等開展了激光衝(chong) 擊強化技術的理論、工藝和設備研究,使該技術獲得了發展,1997年首次將此技術用於(yu) 航空發動機單體(ti) 葉片的強化處理,大幅度提升了葉片的抗異物破壞能力和高周疲勞性能。目前該技術可應用於(yu) 發動機整體(ti) 葉盤強化、機翼壁板成形、機身小孔強化等方麵。

整體(ti) 葉盤是提高發動機性能、簡化結構、減輕重量、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措施。激光強化可用於(yu) 葉片邊緣缺口小於(yu) #p#分頁標題#e# 3mm的葉片,使其使用壽命與(yu) 完好的未強化葉片相當,如圖4a)。在役未強化的整體(ti) 葉盤葉片出現微小裂紋後經衝(chong) 擊處理,疲勞強度仍能滿足要求。自2003年起美軍(jun) 將激光衝(chong) 擊技術應用於(yu) 航空發動機整體(ti) 葉盤,到2009F22戰機上75% 的整體(ti) 葉盤都經過激光衝(chong) 擊處理。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不足和存在的殘餘(yu) 應力可能引起脆性斷裂、疲勞斷裂、應力腐蝕破壞以及降低結構的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經激光衝(chong) 擊處理後,2195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接頭的屈服強度提高60%、抗拉強度提高11%。機翼整體(ti) 壁板結構較大,型麵複雜,而且壁板內(nei) 部存在加強筋,如圖4b)。因而機翼壁板成形是飛機製造的重大難題。激光衝(chong) 擊成形用於(yu) 機翼壁板成形產(chan) 生的殘餘(yu) 壓應力深,容易控製成形參數而更具優(you) 勢。

    

4 a)采用激光強化處理整體(ti) 葉盤;#p#分頁標題#e#b) 采用激光強化處理機翼壁板

目前激光衝(chong) 擊技術一般采用工件固定、激光運動的方式進行。而且開始采用方形光斑代替圓形光斑以避免在衝(chong) 擊區的中心產(chan) 生應力空洞現象。方形光斑的采用使搭接率減少為(wei) 3%(圓形光斑的搭接率在20%以上),不僅(jin) 強化效率大幅高,表麵粗糙度也得到改善。

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自激光出現的60年 時間裏,激光以及激光材料加工技術發生的巨大進展無疑是喜人的,本文中的內(nei) 容隻是在一個(ge) 行業(ye) 應用的實例,還有很多突出的進展由於(yu) 篇幅有限在文中並沒有述 及。未來人們(men) 將繼續對激光與(yu) 材料之間的物理作用進行深入的探索,對相互作用區的物理現象逐漸加深,在這樣的基礎上人們(men) 可以更加準確的控製工藝過程,使激光 材料加工技術能更符合工業(ye) 領域的應用,擴大在激光材料加工技術在工業(ye) 領域的應用範圍。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