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顯示

激光電視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johnny 來源:光明網2018-11-14 我要評論(0 )   

每一個(ge) 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大吵大鬧。近來借助微信和微博段子變身網紅的魯迅先生,曾如此說。  因為(wei) 新生事物所觸動的,

 “每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大吵大鬧。”近來借助微信和微博段子變身“網紅”的魯迅先生,曾如此說。

  因為(wei) 新生事物所觸動的,必然是舊勢力和舊格局的奶酪,以及他們(men) 內(nei) 心深深的恐懼和掙紮。

  所以,被挑剔、質疑、指責甚至是攻擊,幾乎成了每一個(ge) 新生事物難以避免的宿命。就像100多年前,當汽車出現時,馬車夫對搶了他們(men) 生意的汽車恨之入骨,經常唆使兒(er) 童向汽車扔石塊,甚至操縱一些城市出台了汽車在市內(nei) 的行駛時速不得超過8英裏的奇葩規定。

  如今,作為(wei) 新生事物的激光電視,也正走在這條必經之路上。

  【1】

  激光顯示被產(chan) 業(ye) 界譽為(wei) “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

  很多人看風景時都會(hui) 有這樣的體(ti) 驗,用手機和相機拍的照片,以及液晶屏幕呈現的圖像,總和人眼在實際中看到的不一樣,這是因為(wei) 人眼能分辨自然界的100萬(wan) 種顏色,而液晶屏幕隻能覆蓋人眼色域範圍的60%。

  唯有激光顯示,色域覆蓋率可以達到人眼色域範圍的90%以上,達到90多萬(wan) 種顏色。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完美的色彩還原,使人們(men) 可以通過顯示終端看到最接近真實、最絢麗(li) 璀璨的全新世界。

  激光顯示這一超強的色彩表現力,對於(yu) 一直專(zhuan) 注畫質和顯示技術的海信來說,有著無法抗拒的誘惑;激光顯示這一全新的視覺解決(jue) 方案,對於(yu) 一直飽受日韓顯示技術和顯示產(chan) 業(ye) 控製與(yu) 宰割的中國家電企業(ye) 來說,更是一個(ge) 難得的機會(hui) 。

  從(cong) 2007年開始,海信毅然踏上了激光電視的研發之路。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窄路”,也是一個(ge) 全新的領域:沒有國家標準、沒有國際標準,更沒有現成的產(chan) 品可以參照,所有關(guan) 鍵技術都需要自己摸索。

  回憶起這段“摸黑前行”的經曆時,海信激光電視團隊的劉顯榮博士說,最初他們(men) 隻有一個(ge) 大的戰略方向,就是知道激光顯示未來有很大的機會(hui) ,但具體(ti) 技術實現方案一片空白。探索過程中做過各種誤判,走了很多彎路,吃了不少苦頭,可以說各種研發投入也很大。

  但海信的技術研發人員,最後從(cong) 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坑”裏爬了出來,在長達4年的試錯之後,終於(yu) 確定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鏡頭+抗光屏幕”的激光電視技術路線。

  確定技術路線之後,從(cong) 實驗室技術模型到樣機、從(cong) 樣機到可量產(chan) 的產(chan) 品,海信的技術研發人員又經受了3年的“折磨”,在2014年9月推出了全球首款自主研發的100吋超短焦激光電視。

  從(cong) 2007到2014,整整7年,隻有投入沒有產(chan) 出,海信的技術研發人員堅持了下來,終於(yu) 把一項技術變成了一個(ge) 可量產(chan) 的產(chan) 品,實現了“從(cong) 0到1”的突破。

  從(cong) 2014到2018,海信又快速進行產(chan) 品迭代更新,每年推出一代激光電視新品,從(cong) 2K進入4K,從(cong) 單色進入雙色。海信把一個(ge) 產(chan) 品做成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從(cong) 一個(ge) 企業(ye) 影響到一個(ge) 行業(ye) ,全球20多家企業(ye) 紛紛進軍(jun) 激光電視行業(ye) 。

  中怡康最新發布的2018前三季度彩電市場推總數據表明,雖然今年前三季度彩電市場整體(ti) 零售量同比下降0.88%,但激光電視一枝獨秀,銷量增幅超過400%。

  僅(jin) 僅(jin) 十餘(yu) 載,激光顯示產(chan) 品不再是工業(ye) 級的“專(zhuan) 屬精密儀(yi) 器”,而是成為(wei) 一件家用消費電子產(chan) 品。激光電視不再是市場的陪襯和補充,而是逐漸成為(wei) 消費主力和潮流。

  【2】

  正如iphoness的爆發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消費電子產(chan) 品往往都是從(cong) 標誌性的爆款單品開始引爆整個(ge) 行業(ye) 。

  整個(ge) 激光電視行業(ye) 的普及,也有一件繞不開的爆款單品——海信80吋激光電視L5。

  今年5月17日,海信在北京推出了這款新品。

  這台激光電視的屏前亮度最高可以達到400nit,觀看距離僅(jin) 需3米;隻有19999元的定價(jia) ,更是讓現場不少習(xi) 慣了激光電視價(jia) 格長期在5萬(wan) 元以上的人們(men) 立時騷動起來。L5一舉(ju) 解決(jue) 了長期製約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普及的亮度和價(jia) 格這兩(liang) 大消費痛點,上市兩(liang) 周即成市場上的爆款單品,完成了從(cong) “土豪的玩具”到平民客廳娛樂(le) 之必備的華麗(li) 轉身。

  在這之前,中國電視高端大尺寸市場一直都是三星索尼和夏普等外資品牌的天下。激光L5的上市,使海信當月即在75吋及以上大屏電視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雙雙躍居市場第一位,使中國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上,首次實現了對三星夏普和索尼等外資品牌的曆史性超越。

  在今年上半年的最後一周,海信80吋激光電視L5更是成功登頂中國彩電市場暢銷榜榜首,這也是激光電視第一次霸榜峰頂。

  根據中怡康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海信激光電視的零售量同比增長了434.41%,在80吋及以上大屏市場的銷售量占有率達到了55.77%。

  不過,海信對這個(ge) 數據“並不滿意”。

  不滿意的原因有兩(liang) 個(ge) ,海信激光顯示研發部副部長鍾強表示:“19999這個(ge) 價(jia) 格,還是不夠便宜,我們(men) 還在努力通過技術更新和產(chan) 業(ye) 鏈梳理,把成本降下去。80這個(ge) 尺寸,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海信70吋激光電視的樣機,現在已進入關(guan) 鍵階段。”

  近年來,中國彩電市場銷售份額增速最快的尺寸已經從(cong) 55吋轉移至65吋。中怡康預測,到2020年,70吋以上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0%。鍾強說,海信即將推出的門檻更低的70吋激光電視,將和80吋L5一起,徹底封住液晶和OLED電視在65吋以上的市場空間。

  某種程度上,價(jia) 格不斷下降、尺寸不斷下探的海信激光電視,其實給液晶和OLED電視,設置了一個(ge) 尺寸和價(jia) 格的“天花板”。

  激光顛覆液晶,搶走OLED大屏市場份額的態勢,已是如此的明顯。這讓市場中的所有利益相關(guan) 方,都感受到了威脅,以及誘惑。

  【3】

  近年來,在產(chan) 業(ye) 投資領域,BAT等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和入局,往往意味著一個(ge) 產(chan) 業(ye) 從(cong) 幕後走入前台,走向爆發的轉折點。

  10月15日,跟隨海信走進激光電視領域的互聯網品牌堅果,宣布完成6億(yi) 元D輪融資,由阿裏領投;而在這之前的3月12日,激光電視的另一家企業(ye) 極米科技,宣布獲得百度戰略投資,後者在增資後成為(wei) 除創始團隊外的最大股東(dong) 。

  阿裏和百度的布局,讓激光電視這一新興(xing) 行業(ye) ,徹底走到了產(chan) 業(ye) 和資本的聚光燈下。

  隨著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蔚為(wei) 大觀”,不隻是互聯網品牌,不少傳(chuan) 統家電品牌對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也一改之前的“審慎”態度。

  “激光電視的聲勢,是真的起來了,就是蛋糕還不夠大。作為(wei) 先行者,海信希望更多企業(ye) 加入,一起把這個(ge) 蛋糕做大。”鍾強說,整個(ge) 蛋糕不夠大,海信卻一家獨大,這其實是不健康的。

  海信激光電視最大的產(chan) 品經理周厚健,對此更是直言不諱:一個(ge) 新地方隻有一家飯店,做得再好也不容易成大氣候,但是如果飯店紮堆做成美食街,那就不一樣了。

  其實,激光電視在技術上已經相對成熟,但在產(chan) 業(ye) 上,成熟度還太低。

  如今,激光電視對不少普通消費者來說“有點貴”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在於(yu) 產(chan) 業(ye) 。因為(wei) 蛋糕還不夠大,上遊配套產(chan) 業(ye) 在零部件生產(chan) 和擴大產(chan) 能方麵,信心不夠足,存在很大的顧慮。“規模效應”如果不能達成,零部件價(jia) 格就降不下來,激光電視的產(chan) 品價(jia) 格,也就很難向下。

  鍾強說,在海信爆款激光電視L5上市前,他們(men) 和一家上遊關(guan) 鍵部件的廠商溝通,讓他們(men) 準備擴大產(chan) 能,但對方非常謹慎,覺得我們(men) 太樂(le) 觀。結果導致L5上市初期一度“賣斷貨”,產(chan) 量跟不上需求。

  在這種整個(ge) 行業(ye) 做蛋糕而不是分蛋糕的時刻,必須要有一個(ge) 企業(ye) 站出來承擔責任,驅動著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動起來,給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以信心。

  目前來看,這個(ge) 企業(ye) ,隻能是海信。

  【4】

  鍾強說,他剛剛接到了一個(ge) “奇怪的任務”:公司派他去另外一家激光電視的廠家,即海信激光電視的競爭(zheng) 對手那裏去幫忙,幫助他們(men) 建立激光電視的銷售體(ti) 係,幫他們(men) 做產(chan) 品規劃,無償(chang) 無私傾(qing) 囊相授。

  對於(yu) 上遊配套供應商,海信更是傾(qing) 注了巨大的耐心和真金白銀。

  劉顯榮博士回憶說,日本的一家供應商剛與(yu) 海信開展合作時很是猶豫,先派了一個(ge) 部長到海信,然後是產(chan) 品線副總、分管領導,最後是集團分管領導,前前後後來了4撥人。日本的等級觀念其實是很重的,他們(men) 的層級其實和周厚健董事長相差很遠,但每次來都是周董親(qin) 自見麵接待。最後,他們(men) 被海信的誠意打動,決(jue) 定與(yu) 海信合作。

  故事到這裏並沒有結束。

  後來他們(men) 進一步了解到,這家日本公司原本是抗光屏領域的世界級領軍(jun) 企業(ye) ,但在激光電視沒有產(chan) 業(ye) 化之前,這種抗光屏實在太小眾(zhong) ,市場需求不高,量一直上不去。他們(men) 當時已經要裁掉這個(ge) 事業(ye) 部,人員也基本分流到其他事業(ye) 部了,後來知道海信要做激光電視需要大量高質量的抗光屏,需要重新啟動原來事業(ye) 部時他們(men) 是很猶豫的,所以先後來了好幾撥人去海信。在看到海信的巨大決(jue) 心、信心和誠意之後,他們(men) 決(jue) 定召回原來分流的人員,為(wei) 海信供貨。

  如今,隨著激光電視銷量的爆發式增長,原本要消失的抗光屏事業(ye) 部,已經成為(wei) 這家公司快速發展的事業(ye) 部。

  對於(yu) 一些上遊零部件供應商,海信甚至自己掏錢讓他們(men) 研發生產(chan) ,大部分零部件做出來之後也不用給海信獨家供貨,可以賣給其他廠家,讓整個(ge) 行業(ye) 共享“規模效應”帶來的價(jia) 格下降。

  海信和上遊配套廠商之間,不是簡單的商務買(mai) 賣關(guan) 係,海信和其他激光電視企業(ye) 之間,也不是單純的商業(ye) 競爭(zheng) 關(guan) 係。

  因為(wei) 海信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的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正在成為(wei) 一個(ge) 共同體(ti) 。

  對於(yu) 海信的這種打法,業(ye) 內(nei) 不少人士評價(jia) :這,壓根兒(er) 就不是做生意的套路。

  不過,海信一開始,就沒把激光電視這件事,當作一個(ge) 簡單的生意。

  人生的美妙之處在於(yu) 迷上一樣東(dong) 西。將青春灌注於(yu) 激光電視技術的研發、經常連續奮戰48小時的劉顯榮和鍾強這兩(liang) 位80後工程師,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

  其實,無論對於(yu) 一個(ge) 人,還是對於(yu) 一家企業(ye) ,沉迷其中的美妙心境,都是一樣的。

  放在世界顯示技術發展路徑更替的大背景下,以海信為(wei) 代表的fun88官网平台電視產(chan) 業(ye) ,悄然打破了日韓企業(ye) 幾十年的統治,在LED、OLED和QLED之外,走出了一條以中國企業(ye) 為(wei) 主的新的道路。

  這個(ge) 新生事物的成長壯大和主流化的過程,也必然動了液晶和OLED顯示屏廠商、國內(nei) 外電視廠商乃至眾(zhong) 多相關(guan) 企業(ye) 的奶酪,引發他們(men) 對新生事物的“大吵大鬧”。

  然而,吵鬧的聲響越大,越證明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不可阻擋、難以遏抑。

  以海信為(wei) 代表的激光顯示企業(ye) 在動別人的奶酪,同時,他們(men) 也正凝聚合力,把激光顯示這個(ge) 產(chan) 業(ye) 的蛋糕做得越來越大。

  而且,這蛋糕的每一塊,都牢牢掌握在中國人和中國企業(ye) 自己的手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