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您是否還記得,在整個(ge) 20世紀80年代,法拉利公司平均每天隻生產(chan) 一輛半汽車。當時法拉利汽車上的很多部件都是幾乎完全使用手工製造的,還有一些主要的部件采用澆鑄成型。 這意味著它的每款車型(及其部件)都是小批量生產(chan) 。後來隨著該公司的不斷增長和擴大,以至於(yu) 它的一些超級跑車,雖然仍然保持著法拉利品牌固有的高品質水平,已經幾乎是批量生產(chan) 了。
不過為(wei) 了對抗這一趨勢,重新賦予超級跑車駕駛者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感覺,法拉利(以及其他的超級跑車製造商)一直在生產(chan) 小係列的高度“獨家”的超級跑車,意思是隻有非常有限的人才能購買(mai) 的非常特別的汽車。
這就是當時的個(ge) 性化,隻不過這種個(ge) 性化的代價(jia) 非常高昂,在過去一輛定製的法拉利或其它超級跑車隻有蘇丹和億(yi) 萬(wan) 富翁能買(mai) 得起。而現在,事情出現了變化,由於(yu) 3D打印技術的應用,定製化生產(chan) 的成本急劇降低。這些定製的超跑似乎也沒有那麽(me) 貴了,當然,這種說法是相對的,更確切地說,是以前隻有億(yi) 萬(wan) 富翁才能買(mai) 的起的定製跑車,現在千萬(wan) 富翁、百萬(wan) 富翁也能試試了。
與(yu) 此同時,由於(yu) 3D打印技術帶來的便利,使得越來越多的跑車生產(chan) 商日益頻繁地推出小批量、個(ge) 性化的超級跑車。
比如,法拉利為(wei) 了慶祝其美國分公司成立60周年,隻生產(chan) 了10輛731馬力、6.3升V12發動機的F60 America。而就在幾個(ge) 月前,蘭(lan) 博基尼為(wei) 了慶祝公司成立50周年,生產(chan) 了9輛Veneno,而且隻銷售了其中三輛,每輛的價(jia) 格是300萬(wan) 歐元。
在意大利,法拉利、蘭(lan) 博基尼,以及阿古斯塔和杜卡迪,是3D打印技術的最早采用者和最大用戶之一。雖然他們(men) 並不會(hui) 主動透露任何具體(ti) 細節,但就外界所知,他們(men) 已經在自己的工廠內(nei) 部使用了EOS、Stratasys,以及其他未公開的金屬3D打印係統。他們(men) 還利用外部的快速原型和增材製造服務,如CRP Group,、Skorpion、Energy Group和Proto Service等。
增材製造技術可用於(yu) 為(wei) 汽車的概念模型製造大量的部件,而如今也越來越經常地直接製造最終部件如燈具、儀(yi) 表盤、內(nei) 部的金屬部件和個(ge) 性化的內(nei) 飾細節等。這一趨勢發端於(yu) 頂級汽車製造商,而日益在更廣泛的汽車行業(ye) 中普遍推行。
隨著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chan) 最終產(chan) 品變得日益普遍,我們(men) 很可能會(hui) 看到個(ge) 性化和非常小批量的係列超級跑車會(hui) 變得更加常見。實際上,那些小係列、極富個(ge) 性的車型實際上可能會(hui) 變得更大、甚至是更實惠(相對於(yu) 超跑而言)。例如奔馳,增材製造技術的另一大采納者,早在2009年就生產(chan) 了75輛650馬力、5.5升V8 SLR McLaren Stirling Moss,價(jia) 格“隻有”1百萬(wan) 歐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