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3D打印體(ti) 驗中心11月22日正式開放,建築麵積約為(wei) 500平方米,內(nei) 分體(ti) 驗區、設備展示區、耗材展示區、掃描區等。館內(nei) 除配有國內(nei) 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多套3D打印機外,還配備了多套國外先進的3D打印機。羅軍(jun) 表示,中國3D打印技術比歐美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整體(ti) 行業(ye) 仍停留在低端水平。
中國3D打印技術產(chan) 業(ye) 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jun) 表示,國內(nei) 來講,雖然我們(men) 也能生產(chan) 各種類型的工業(ye) 級3D打印機,以及桌麵級的,生物醫學的,但是裏麵的核心零部件我們(men) 還是在購買(mai) 。我們(men) 現在迎來了一個(ge) 3D打印發展的最好的一個(ge) 時機,但是我們(men) 麵臨(lin) 著十分嚴(yan) 峻的挑戰,這個(ge) 挑戰就是國外的高端的產(chan) 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非常高,它的國內(nei) 的布局也非常高。而國內(nei) 3D打印的設備從(cong) 去年以來,大概生產(chan) 企業(ye) 大大小小100來家了,但是90%以上,都是些低端的,大眾(zhong) 化的一些桌麵機的一些生產(chan) 。還帶有一些低水平的重複性建設。
羅軍(jun) 介紹,2013年3D打印技術在全球所創造產(chan) 值約200億(yi) 人民幣,而中國所占比例僅(jin) 10%左右。全球百分之40%的應用都在美國,另外百分之30%在歐洲。其高端技術大多應用在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目前國內(nei) 的自主3D打印大多采用相對低端的技術,而對於(yu) 核心技術的研發等方麵仍顯落後,應用領域也十分狹小。甚至出現了產(chan) 能過剩的現象。羅軍(jun) 認為(wei) ,推動3D打印這個(ge) 新興(xing) 的製造行業(ye) 必須先對全民進行科普,讓普通民眾(zhong) 了解3D打印十分重要。
3D打印在國內(nei) 的應用現在已經剛剛開始了,科普和實習(xi) 還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未來呢我們(men) 一方麵要推3D打印的產(chan) 業(ye) 應用發展,要應用,讓我們(men) 的工業(ye) 領域、生物醫學或建築都能廣泛的應用3D打印技術,通過應用來提升技術的不斷完善或發展,但在這個(ge) 過程中科普還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
不過,對於(yu) 普通大眾(zhong) 來說,3D技術到底能給老百姓帶來什麽(me) ?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來自故宮博物院的修複專(zhuan) 家陳宏教授說,未來他希望能夠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文物的保護維修上。不過他也坦言,對於(yu) 如何安全的運用3D打印技術來搶修文物仍舊十分複雜。
沈陽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複專(zhuan) 家陳宏認為(wei) ,在文物保護上,現在3D技術還沒有開始。僅(jin) 僅(jin) 是我們(men) 現在也是,探索性的在研究和使用。但是這項技術必須得慎重,它有個(ge) 前提,就是在一個(ge) 保守秘密的前提下。國寶數據的保護問題是一個(ge) 重要問題,如果說把這個(ge) 數據泄露出去,那麽(me) 人人都可以造國寶了。
雖然3D打印技術在國內(nei) 的發展還需要一個(ge) 漫長的過程,但是相關(guan) 企業(ye) 希望能通過如體(ti) 驗中心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加入到3D打印的研發與(yu) 應用拓展上。據了解,該體(ti) 驗中心將會(hui) 不定期的對3D打印愛好者免費開放,並展示新產(chan) 品新技術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