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問世

3D打印商情 來源: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2015-03-26 我要評論(0 )   

近日,由研究員劉靜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wei) Self-Fuele

     近日,由研究員劉靜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Self-Fueled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ollusk (2015)的研究論文,迅速被New Scientist、Nature 研究亮點、Science 新聞等數十個知名科學雜誌或專業網站專題報道,在國際上引起重要反響和熱議。
   此項研究於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異常獨特的現象和機製,即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製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係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這是該小組繼首次發現電控可變形液態金屬基本現象(Sheng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14, 封麵文章;Zhang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4)之後的又一突破性發現。這種液態金屬機器完全擺脫了龐雜的外部電力係統,從而向研製自主獨立的柔性機器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文章被選為期刊內前封麵故事,Altmetric計量學數據顯示其指數已達71.0,遠高於期刊平均值6.7,在同時期論文中則排名No.1。
 
     研究揭示,置於電解液中的镓基液態合金可通過“攝入”鋁作為食物或燃料提供能量,實現高速、高效的長時運轉,一小片鋁即可驅動直徑約5 mm的液態金屬球實現長達1個多小時的持續運動,速度高達5cm/s。這種柔性機器既可在自由空間運動,又能於各種結構槽道中蜿蜒前行;令人驚訝的是,它還可隨沿程槽道的寬窄自行作出變形調整,遇到拐彎時則有所停頓,好似略作思索後繼續行進,整個過程仿佛科幻電影中的終結者機器人現身一般。應該說,液態金屬機器一係列非同尋常的習性已相當接近一些自然界簡單的軟體生物,比如:能“吃”食物(燃料),自主運動,可變形,具備一定代謝功能(化學反應),因此作者們將其命名為液態金屬軟體動物。這一人工機器的發明同時也引申出“如何定義生命”的問題。目前,實驗室根據上述原理已能製成不同大小的液態金屬機器,尺度從數十微米到數厘米,且可在不同電解液環境如堿性、酸性乃至中性溶液中運動。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此種自主型液態金屬機器的動力機製來自兩方麵:一是發生在液態合金、金屬燃料及電解液間的Galvanic電池效應會形成內生電場,從而誘發液態金屬表麵的高表麵張力發生不對稱響應,繼而對易於變形的液態金屬機器造成強大推力;與此同時,上述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氫氣也進一步提升了推力。正是這種雙重作用產生了超常的液態金屬馬達行為,這種能量轉換機製對於發展特殊形態的能源動力係統也具重要啟示意義。
 
       在迄今所發展的各種柔性機器中,自主型液態金屬機器所表現出的變形能力、運轉速度與壽命水平等均較為罕見,這為其平添了諸多重要用途。作為具體應用器件之一,論文還特別展示了首個無需外界電力的液態金屬泵,通過將其限定於閥座內,可達到自行旋轉並泵送流體的目的,據此可快速製造出大量微泵,滿足諸如藥液、陣列式微流體的輸運等,成本極低;若將此類柔型泵用作降溫,還可實現高度集成化的微芯片冷卻器;進一步的應用可發展成血管或腔道機器人甚至是可自我組裝的液態金屬智能機器等。
 
       刊載上述首創性發現的文章在線發表後,短時間內即引起世界範圍內眾多科學雜誌、專業網站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重視。New Scientist 在第一時間以文章和精心製作的視頻進行了報道:《液態金屬朝可變形機器人邁進一步》(Liquid metal brings shape-shifting robot a step closer),指出其“將成為今後電影中人工生命的種子”;Nature 雜誌在其研究亮點欄目以《液態金屬馬達靠自身運動》(Liquid metal motor moves by itself )為題進行了報道;Science網站發布觀察文章和視頻:《可變形金屬馬達擁有一係列用途》(Shape-shifting metal motor has a variety of uses);路透社也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據初步統計,文章發表兩周左右即已有數百個科學或專業網站對此進行了評介和轉載,說明了該項研究工作的影響。
 
       自驅動液態金屬機器的問世引申出了全新的可變形機器概念,將顯著提速柔性智能機器的研製進程。當前,全球圍繞先進機器人的研發活動正處於如火如荼的階段,若能充分發揮液態金屬所展示出的各種巨大潛力,並結合相關技術,將引發諸多超越傳統的機器變革。劉靜小組關於液態金屬自驅動效應和相應機器形態的發現,為今後發展高級的柔性智能機器人技術開辟了全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論文鏈接
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在內含電解液的容器或各種槽道中的自主運動情形 
 
自主型液態金屬機器所展示的人工軟體動物、實物馬達及其驅動流體情形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