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競爭乏力 新政為企業加勁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醫藥報2015-04-08 我要評論(0 )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hui) 醫療器械分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醫療器械銷售收入約2556億(yi) 元,比上一年度增長了436億(yi) 元,增長率為(wei) 2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醫療器械銷售收入約2556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了436億元,增長率為20.06%。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年均增速連續多年在20%以上,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水平,預計今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仍將保持高增長的發展勢頭。”該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賽迪顧問、中研普華等多家市場研究機構均預估2015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
  業內專家指出,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我國中低端醫療器械產業領域已得到充分發展,而高端產業領域亟待突破。
  高端競爭乏力
  “高新技術醫療設備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短板’,嚴重製約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向更高、更好層次發展。”中投顧問研究人員指出,目前我國已經躋身為世界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並已成為世界醫療器械產業大國,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但是擺在麵前的現實是,我國在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研發方麵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由於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創新水平較低、核心技術較少、品牌影響力小,導致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國內企業缺乏主動權和話語權。幾車皮的國產低端醫療器械,可能不及國外企業一台高端醫療設備的利潤高。”國家科技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我國醫療器械發展質量亟待提高,亟須打破重數量、重產量的固有格局,轉向重質量和重品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盡快扭轉高端產品被洋品牌壟斷的局麵,逐步實現“中國創造”百花齊放的市場願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去年公布的《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約80%的CT機、中高檔監視儀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超聲診斷儀、磁共振設備、心電圖機、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被跨國公司壟斷。
  有關市場研究機構的調研情況顯示,在近兩年我國出口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中,GE醫療、飛利浦、日立等在華外資公司的產品占很大比例。本土企業在中低端產品領域,如衛生材料、一次性醫用耗材、輸液器、B超儀、呼吸機、普通手術器械和激光手術器械等方麵,產量居世界各國前列,但是高端產品製造力不足。
  外資企業主導高端醫療器械領域致使相關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據媒體報道,進口高端設備在我國的售價可能達到其在原產國售價的3~5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看病貴”的問題。
  新政為企業加勁
  “發展國產醫療器械能促進進口設備降價。比如,原來CT造影劑沒有國產品牌,價格很貴,後來有了國產造影劑,進口品牌就不得不降價了。如果不發展國產品牌,進口產品壟斷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周純武說。
  要發展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打破外資企業壟斷市場的格局,提升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競爭力,就必須打造出具有一定規模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近幾年,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出台了一係列產業扶持政策,如《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等。去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啟動遴選優秀國產醫療設備工作,不少國產優質高端醫療設備出現在第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遴選目錄上。為改變長期以來醫院高端醫療設備被洋品牌壟斷的局麵,國家衛生計生委、工信部聯合推動三甲醫院應用國產醫療設備。最近,國家科技部就“數字診療裝備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提出重點實施重大裝備研發、前沿和共性技術創新、應用解決方案研究、應用示範和評價研究四項任務。這一政策頒布後,無疑將為國產高端數字醫療器械插上騰飛的翅膀。
  “高科技醫療器械產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也是產品附加值較高、利潤空間較大的產業之一。綜觀全球知名醫療器械企業,其優勢往往集中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這些知名企業擁有高、精、尖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科技部工作人員說,自2013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鼓勵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有20多個,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各個方麵給予產業大力支持,特別是對醫學影像設備、體外診斷產品等高性能醫學診療產品的發展進行了專項扶持,以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研發熱情被大大激發,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加快。去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第23屆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上,上海聯影一舉推出11款自主創新產品,包括1.5特斯拉(T)超導磁共振、16層CT機、懸吊式數字DR機、96環PET-CT機等設備,以及磁共振圖像後處理工作站、CT圖像後處理工作站等軟件產品。其中,96環超清高速PET-CT機,以分辨率和掃描速度的雙重突破,成為世界首創。去年10月在重慶召開的“第72屆秋季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展覽會”上,東軟醫療推出自主研發的NSM-S15P 1.5T超導磁共振係統。該係統具有高均勻性、大視野等技術特點,可提供從神經係統到體部各器官的高密度多通道覆蓋。
  記者從科技部了解到,目前,像數字化平板X線機、64排CT機、高端彩超儀、1.5T磁共振係統、PET-CT機、植入性可充電雙側腦起搏器、心血管支架等一批高端產品,國內企業已經成功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一批前沿技術取得了先導性突破,醫學影像等產業領域上呈現加速向價值鏈高端演進的發展態勢。
  打造綜合實力
  “但是,從行業綜合實力來看,由於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創新鏈和產業鏈不完整,政策措施不配套,應用環境不完善,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特別是先進數字診療裝備目前主要依賴於進口,國民健康保障受製於人。由此可見,要真正形成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鏈,仍然任重道遠。”科技部工作人員說。
  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毅新建議,將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研發列為國務院重大專項,建立行業垂直的支持途徑。這樣既可以釋放技術,也可以避免盲目的資金投入。發改委和衛計委在價格招標和產品進入醫院方麵製訂相應的政策和規定,促進增加創新醫療器械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出台民族醫療器械產業措施,打造產業群、產業鏈。
  北京普羅吉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羅永章呼籲,為創新醫療器械進入國家收費目錄和醫保目錄設立綠色通道,取消各省區單獨報價,由企業定價、政府備案。各省可以根據當地物價係統,嚴格選用醫療設備。
  業內專家表示,就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要形成國產高端產品的產業群、產業鏈,必須在技術、品牌、規模上都有突破。目前的關鍵任務是要通過政策的支持和引導,部分企業的引領,市場激勵機製的形成,產生“鯰魚效應”。一旦鯰魚效應產生,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自然會像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使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真正由“中國製造”轉為“中國創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