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激光光源的激光顯示技術,被譽為繼黑白顯示、彩色顯示和數字顯示之後的第四代“繼承者”。激光顯示技術具有色域範圍廣、壽命長、環保、節能等優點,其將促進顯示係統綜合性能的革命性提升。

激光顯示使用具有較高功率(瓦級)的紅、綠、藍(三基色)單色激光器為(wei) 光源,混合成全彩色,利用多種方法實現行和場的掃描,當掃描速度高於(yu) 所成像的臨(lin) 界閃爍頻率,就可以滿足人眼“視覺殘留”的要求,人眼就可清晰觀察。臨(lin) 界閃爍頻率應不低於(yu) 50Hz。人眼所能看到的色域中,液晶隻能再現27%,等離子為(wei) 32%,而激光則可以達到甚至超過92%。
目前,激光顯示技術主要有三基色純激光、熒光粉+藍光、LED+激光三種技術,每種光源都存在各自的優(you) 缺點,對比來看的話,三基色純激光優(you) 勢是比較明顯的。 從(cong) 各自技術特點以及對應的終端投影產(chan) 品來看,三基色純激光是高端激光投影機的標簽,采用該技術的投影設備可輕鬆達到20000流明以上的亮度(我國民族品牌迪威視訊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三基色光源亮度最高可達60000流明);而熒光粉對應的是中低端投影機,最高亮度剛突破10000流明;LED與(yu) 激光混合光源技術麵向的是低端市場,采用該技術的終端顯示設備,亮度不超過3000流明。

目前瑞士巴可(Barco)、美國科視(Christie)、日本NEC(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以及國內的迪威視訊、海信等大咖專注於激光投影、激光電視技術的開發。
二、“革命性突破”——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被業界譽為顯示領域的另一項革命性新技術。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ti) 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ge) 複雜的光柵,在相幹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liang) 個(ge) 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ti) 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ti) 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ge) 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ge) 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三、激光顯示+全息=真3D
當激光顯示與(yu) 全息技術相遇,便誕生一種新技術叫激光全息。激光全息特指一種技術,可以讓從(cong) 物體(ti) 發射的衍射光能夠被重現,其位置和大小同之前一模一樣。從(cong) 不同的位置觀測此物體(ti) ,其顯示的像也會(hui) 變化。因此,這種技術拍下來的照片是三維的。

激光全息投影技術是全息攝影技術的逆向展示,本質上是通過在空氣或者特殊的立體鏡片上形成立體的影像。不同於平麵銀幕投影僅僅在二維表麵通過透視、陰影等效果實現立體感,全息投影技術是真正呈現3D的影像,可以從360°的任何角度觀看影像的不同側麵。

如今,激光全息投影技術上暫時還未能像電影中能大範圍的表現出一個地區的地形地貌的能力,相信在迪威視訊、巴可、科視、索尼等投影技術開發者的不斷努力下,激光全息技術業將取得長足的進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