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第13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hui) 盛大開幕,大族激光鈑金裝備事業(ye) 部攜三款最新智能裝備驚豔亮相,獲得用戶的大力熱捧,成為(wei) 本次展會(hui) 矚目的焦點。
其中最讓人注目的當屬8KW光纖激光切割機,因為(wei) 此前大族官方已發布新產(chan) 品預告,所以對於(yu) 筆者並不算是驚喜。目前,國內(nei) 激光切割機市場競爭(zheng) 出現了白熱化,包括采用氣體(ti) 激光、光纖激光與(yu) 碟片激光器的廠家,擁有4KW切割機產(chan) 品的有近10家,而能夠提供6KW切割機產(chan) 品的不到5家,國內(nei) 廠家推出8KW激光切割機的此前鮮有聽聞,大族激光算是喝了“頭啖湯”。
再來看這款8KW切割機的表現亮點:
● 鈑金加工利器,擴展厚板切割領域,提高加工效率,批量切割30mm不鏽鋼與(yu) 鋁合金;
● 智能加工,真正實現高速度、高品質、高穩定性,VS CO2激光切割機方麵中等厚度板材加工彰顯更大優(you) 越性;
● 可與(yu) 自動化生產(chan) 線完美組合,生產(chan) 效率翻番。
以前常聽業(ye) 內(nei) 人士說,光纖激光適合於(yu) 切割薄板材,而對於(yu) 厚板材,還是CO2激光“在行”,效果更好。對於(yu) 這個(ge) 說法應持保留態度,不可否認CO2激光切割的良好質量,但是隨著工藝的進步,光纖激光在厚板材的切割也變好了。
回顧大族激光發展光纖激光切割機,早在2009年,在大族集團陳燚先生的全力推動下,促成了大族激光與(yu) IPG光子公司兩(liang) 家重量級企業(ye) 達成合作,大族激光采購IPG的激光源,在國內(nei) 率先推出光纖激光切割機,開啟了全麵推廣光纖激光切割應用的征途,一時間國內(nei) 眾(zhong) 多廠商爭(zheng) 先效仿。
隨著光纖激光不斷侵蝕CO2激光市場,大族激光光纖激光已從(cong) 2000W、2500W、6000W到上升至8000W,大大擴展了金屬厚板加工的範圍。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也有其他廠商會(hui) 效仿推出8000W切割機呢?筆者認為(wei) ,這不會(hui) 出現。目前,國內(nei) 激光切割市場的份額主要集中於(yu) 3000W及以下的加工,近2年1-2 KW的範圍切割更是快速增長。此前國內(nei) 的廠商亦有4KW、6KW的產(chan) 品,然而未見有大規模廣泛的應用,因為(wei) 高功率以及超高功率的切割,一般是特殊行業(ye) 與(yu) 特殊應用,包括重工業(ye) 、大型機械、國防軍(jun) 工、造船、航空航天等。以往我國在特殊行業(ye) 需要用到超高功率切割則不得不外購,現在大族推出8KW切割機,不僅(jin) 完善了自身的產(chan) 品線與(yu) 加工能力,同時也給我國有需要的企事業(ye) 單位提供了選擇,這為(wei) 國產(chan) 激光爭(zheng) 了“麵子”。
我們(men) 知道,幾年前大族激光就自主研發了高功率CO2激光器。今年5月,大族激光正式披露,自主研發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生產(chan) 基地已啟動建設,目前處於(yu) 整機測試階段,效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力爭(zheng) 早日實現量產(chan) 。此外,公司MOPA小功率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性能及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單模光纖激光器、30W光纖激光器、50W光纖激光器成功投產(chan) ,實現批量銷售。
由於(yu) 每年從(cong) IPG公司大量采購光纖激光器,對於(yu) 大族來說也是不小的成本,為(wei) 了降低產(chan) 品成本,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與(yu) 利潤空間,大族激光進入光纖激光器自主研發生產(chan) 是早晚的事情。
此消息一出,行內(nei) 很多人都在猜疑大族與(yu) IPG的合作關(guan) 係,是否已經減少了從(cong) IPG采購光纖激光器。但是,此番8KW光纖激光切割機的推出,如無意外采用的還是IPG的激光器,因為(wei) 目前能夠提供連續、穩定8KW高功率激光器,並實際用於(yu) 集成切割,僅(jin) 有一家。這麽(me) 說,大族與(yu) IPG仍然保持著合作關(guan) 係。
大族激光是一家已經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的企業(ye)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隻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持企業(ye) 活力。不敢說8KW激光切割機的推出,會(hui) 對國內(nei) 切割機市場帶來巨大衝(chong) 擊,因為(wei) 主要的切割市場份額不在這個(ge) 範圍,然而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產(chan) 品剛出,其帶來的影響,還需進一步觀察。
筆者樂(le) 見更多國產(chan) 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性能激光機器的出現,結合自動化生產(chan) 線、工業(ye) 機器人等配套智能裝備,提升中國工廠的智能製造水平,進一步推動中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加速工業(ye) 化進程。 (編輯部: Johnny Li)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