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材料科學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美國物理學會(hui) 的《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陳子斌是悉尼大學工程與(yu) 信息技術學部博士研究生,他本科畢業(ye) 於(yu) 華南理工大學,並獲得了澳大利亞(ya) 研究生獎學金和澳大利亞(ya) 陶瓷學會(hui) 研究生獎學金等獎項。
陳子斌說:“把世界上所有的硬盤驅動器首尾相連地排列起來,它們(men) 可以繞地球5圈。製造這些硬盤驅動器使用了非生物降解的鋁和其他金屬材料。”
據陳子斌介紹,該領域的一項重要挑戰就是找到一種方法,在不增加硬盤尺寸的前提下提升內(nei) 存容量 。這個(ge) 項目的重點在記憶存儲(chu) 的材料科學。在某些被稱為(wei) 鐵電材料的氧化物陶瓷中,存在可切換電偶極子的微小域。兩(liang) 個(ge) 相反的偶極方向可以被用作計算機內(nei) 存的兩(liang) 個(ge) 邏輯信號“0”和“1”。
他認為(wei) 挑戰的關(guan) 鍵是如何把域在“0”和“1”之間進行切換。傳(chuan) 統的技術采用局部加熱、機械應力或者電偏壓 —— 這些都具有某些缺陷。 “我們(men) 發現高能量電子束引入的電場可以實現這項工作並且有能力縮減當前域的尺寸到它的百分之一,從(cong) 而讓數據存儲(chu) 能力增大100倍。”陳子斌說。
陳子斌說這項研究勾勒了一副科學藍圖來製造下一代更好、更綠色環保和穩定的計算機內(nei) 存。
工程與(yu) 信息技術學部的廖曉舟教授和西蒙·林格教授共同指導了這項博士研究,他們(men) 的工作是學部材料與(yu) 結構研究組的一部分。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