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光穀唯一的主板上市激光企業(ye) ,華工科技正在智能製造的全球風口下,向工業(ye) 互聯網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快速轉型。
高速增長緣於(yu) 自主創新
閔大勇認為(wei) ,華工科技的爆發式增長,得益於(yu) 兩(liang) 大支撐:首先是踏準了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節拍,其次是自主創新模式的改變。
他說,不論是德國提出的工業(ye) 4.0,還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智能製造都是核心,而大功率激光切割、自動化焊接,以及用激光給汽車白車身做焊接等,恰恰是華工科技的專(zhuan) 長。
此前,國內(nei) 汽車製造中的白車身激光焊接業(ye) 務,幾乎全部被意大利柯馬、瑞典ABB等外企把持,市場壟斷達40餘(yu) 年。華工科技突破這一技術後迅速國產(chan) 化,以優(you) 良的性價(jia) 比獲得了通用汽車、神龍汽車、廣州本田、江淮、江鈴福特等眾(zhong) 多車企的青睞,夯實了在此領域的行業(ye) 領導地位。
今年1月,由華工科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神龍、通用等多家車企共同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guan) 鍵工藝及成套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截至目前,華工科技已自主研發57類126個(ge) 品種激光焊接、切割高端裝備與(yu) 生產(chan) 線,獲發明專(zhuan) 利26項,形成了極高的技術壁壘。“焊車”之外,該集團已著手汽車生產(chan) 線改造項目,向激光集成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轉型,主產(chan) 線改造單體(ti) 價(jia) 值可達數千萬(wan) 元。
百萬(wan) 大獎鼓勵“創客”
華工科技現有研發人員1000多名,其中9名為(wei) 國家“千人計劃”專(zhuan) 家。
去年,華工科技首設“技術創新百萬(wan) 大獎”,凡有重大科技成果、發明創造,以及通過技術創新為(wei) 公司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個(ge) 人和團隊,發放年度獎金100萬(wan) 元,每年評選一次。
首屆評選中,該集團旗下華工激光公司技術團隊,憑借全鋁汽車車身激光焊接機器人生產(chan) 線技術,一舉(ju) 拿下百萬(wan) 大獎。該技術令我國汽車製造的激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壟斷。
為(wei) 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創新潛能,華工科技上半年先後成立6個(ge) 內(nei) 部創客中心,每個(ge) 中心團隊都獨立運營,技術、市場都由員工說了算,華工科技提供平台,收益與(yu) 創客團隊四六開,團隊得40%。
除了不能注冊(ce) 公司,這些團隊與(yu) 創業(ye) 公司沒有什麽(me) 兩(liang) 樣,幹得好的,年收入甚至能超過集團高管。
上半年,隻有6名成員的飛動創客中心,合同額達1580萬(wan) 元,實現銷售收入1152萬(wan) 元;FPC創客中心上半年合同額2284萬(wan) 元,銷售收入1343萬(wan) 元。
在企業(ye) 高端人才的引進上,華工科技也發生了巨大轉變。“過去我們(men) 在海外遇到好的專(zhuan) 家,就想挖回來。很多大樹連根拔起後,反而限製了創新後勁”。去年以來,華工科技加大對海外研發型技術公司並購,相繼在加拿大多倫(lun) 多、美國矽穀、休斯敦等地成立研發中心,讓人才就地在原有生態係中發展,實現可持續創新。
整合資源快速轉型
華工科技旗下有激光成套設備、全息防偽(wei) 、傳(chuan) 感器等5大業(ye) 務板塊,此前一直各自為(wei) 戰。
為(wei) 了保持企業(ye) 高速增長,華工科技正在向工業(ye) 互聯網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轉型。屆時,主打激光先進裝備製造的華工激光、做激光全息防偽(wei) 的華工圖像、光通信器件的華工正源、傳(chuan) 感器的華工高理、物聯科技的華工賽百等下屬5家企業(ye) ,將全部打通。
隨著“中國製造2025”推進,精密加工業(ye) 對超快激光器的需求持續增長。但目前,超快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均依賴進口,售價(jia) 高,無法滿足國內(nei) 市場需求。
日前,華工科技在與(yu) 全國十餘(yu) 家科研院所的競爭(zheng) 中,一舉(ju) 拿下國家“工業(ye) 級皮秒/飛秒激光器關(guan) 鍵技術研究及產(chan) 業(ye) 化”項目。產(chan) 業(ye) 化後,將打破歐美在大功率超快激光領域的壟斷,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帶動超快激光裝備產(chan) 業(ye) 應用100億(yi) 元規模以上。(記者李墨 通訊員李慧 實習(xi) 生熊藝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