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大族激光增材製造產業發展之道

星之球科技 來源:3D虎2016-12-22 我要評論(0 )   

近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做了明確部署與(yu) 安排。其中,增材製造(3D打印...

  近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了明確部署與安排。其中,增材製造(3D打印)作為推動製造業升級的重要技術之一,在《規劃》被多次提及強調,足以證明國家對於該技術的重視程度。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重點突破鈦合金、高強合金鋼、高溫合金、耐高溫高強度工程塑料等增材製造專用材料。搭建增材製造工藝技術研發平台,提升工藝技術水平。研製推廣使用激光、電子束、離子束及其他能源驅動的主流增材製造工藝裝備。加快研製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振鏡、動態聚焦鏡及高性能電子槍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軟件係統,提升軟硬件協同創新能力,建立增材製造標準體係。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交通設備、文化創意、個性化製造等領域大力推動增材製造技術應用,加快發展增材製造服務業。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大族激光集團副總經理CTO呂啟濤(左)和激光3D打印中心總監袁劍(右)
 
  目前,我國增材製造產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但是產業化進程仍有諸多問題需要攻克。另外,在金屬增材製造領域,投資“過熱”現象已經初顯。為此,小編獨家專訪了大族激光集團副總經理CTO呂啟濤和激光3D打印中心總監袁劍,共同探討國內增材製造產業發展之道。
 
  增材製造引製造業變革
 
  增材製造是一種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新型加工製造方式,涉及材料,光電子,軟件,機械,工藝等多學科,為製造業提供了新選擇。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增材製造是製造業中引領性的共性技術,可以支持產品快速開發以及創新產品的結構設計,帶來製造模式的創新,從控形製造走向控性製造,從增量走向增材,從增材走向創材,從“創材”走向“創生”。正是基於此,全球製造業巨頭紛紛“擁抱”增材製造技術,而這其中GE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2012年11月GE收購MORRIS Technologies以及其兄弟公司Rapid Quality Manufacturing(RQM)。2013年8月,GE完成了對航空航天業務服務商Avio S.p.A的收購,其為通過EMB和粉末床金屬3D打印技術製造航空零部件的領導者。近期GE繼續強化對Arcam 和Concept Laser的收購,將為其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增材製造設備與材料的供應商奠定基礎。除此之外,西門子、惠普、通快、理光等企業在增材製造領域都進行了相關嚐試。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大族激光布局3D打印
 
  “近幾年,增材製造技術風靡全球是一種必然趨勢。”大族激光集團副總經理CTO呂啟濤博士認為:“增材製造技術自90年代問世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攻關,在關鍵技術、核心器件及材料等領域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相對於傳統製造方式,增材製造能夠滿足航空航天複雜結構零部件製造需求,這也是GE大規模布局增材製造的原因。隨著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領域逐漸認識到該技術所帶來的效益提升,增材製造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為此,全球主要國家對於增材製造產業發展也做了重點規劃,我國在《中國製造2025》以及‘十三五’規劃中都有涉及。大族激光作為全球知名激光裝備提供商,一直踐行智能製造及產業升級的理念,在增材製造領域也是早有布局。”
 
  國內亟待突破源頭技術
 
  我們都知道,金屬增材製造被認為是該領域難度最高的技術,同時也是代表一個國家增材製造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金屬增材製造技術主要有兩大方向,一種是以激光作為能量源的激光選區熔化(SLM)技術、激光近淨成形(LENS)技術。另一種則是以高能電子束為能量源的電子束熔化(EBM)技術。二者互為補充,但主流的還是以激光作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事實上,在增材製造的各種技術路線中,激光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大族激光掌握3D打印源頭技術
 
  雖然,我國在增材製造領域進入很早。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歐美國家掌握了設備、材料、軟件、工藝等核心技術,並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商業模式,優勢非常明顯。對此,呂啟濤博士態度明確地指出:“源頭技術和材料問題不解決,國內增材製造產業很難取得好的發展,隻能受製於人。這也是大族激光選擇進入增材製造領域的原因,早在10年前大族激光就開始研發3D增材製造技術——激光熔覆。基於在激光器、運動控製、機械機構、軟件開發、工藝研究以及材料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加之客戶端的需求反饋,大族激光未來將逐步加大增材製造領域的布局。目前大族激光鈑金事業部,主要聚焦於大功率增材製造領域,激光3D打印中心主要聚焦於中小功率增材製造領域,業務上形成互補關係。與此同時,我們還堅持走材料自主研發的道路,使得材料與設備完美匹配,打破了國際壟斷,真正為客戶創造了價值。”
 
  隨後,大族激光3D打印中心總監袁劍先生也補充道:“得益於大族激光在源頭技術的掌握與突破,公司增材製造業務方麵發展迅速,已經開展了多種技術路線及打印設備的研發工作,涵蓋了目前市場上具有成熟應用的絕大多數工業級3D打印技術領域,例如基於LENS技術、SLM技術、DLP技術與3DP技術的工業級3D打印設備。2015年推出了三維五軸聯動3D打印係統,2015年率先推出了采用DLP技術的睿逸係列樹脂3D打印機,2016年先後推出采用SLM技術的金屬3D打印機、大幅麵麵曝光樹脂打印機以及采用3DP技術的砂型3D打印機。在前沿研發領域,大族激光3D打印中心持續關注最新的3D打印技術,目前已經完成了自主研發的連續液麵成型設備的工藝測試,成型效率比傳統3D打印設備提高了數十倍。”
 
  找準市場才能最終勝出
 
  “大族激光之前也有收購Concept Laser公司的想法,但是在經過細致考量之後還是放棄。”對此,呂啟濤博士解釋道:“現在GE收購Arcam 和Concept Laser公司,主要是因為GE身處於航空製造領域,對於增材製造有應用需求,這才是它不惜重金收購的原因。如果大族激光收購了Concept Laser公司,在技術方麵確實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但是沒有應用市場資源支撐,再好的技術也將無用武之地。”
 
  在增材製造技術方麵,目前國內很多科研院所都有一定積累,但是市場化方麵比較滯後,從而限製了產業進一步發展。呂啟濤博士認為:“增材製造作為一項前瞻性,戰略性技術,其工程應用性很強,領域跨度很大,對未來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的發展十分重要。除了需要加強增材製造技術,工藝,裝備及相關材料的研究之外,找準應用市場及產業化方向至關重要。大族激光作為一個激光行業的領先者、一個裝備製造行業負責任的企業,在增材製造領域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改進現有技術,從加工精度、生產效率、材料使用性能等方麵提高現有技術水平。同時密切關注國內外最近技術進展,增加自身技術儲備。”
 
  對於增材製造未來發展規劃,袁劍先生也做可詳細解讀:“大族激光始終堅持以市場應用為主導的發展方向,致力於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與傳統工藝領域並產業化,向客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在項目研發過程中,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國內著名研究機構與院所深度合作,通過項目合作的方式共同開發,使高校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成為公司研發的強大助推力。2017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的金屬3D打印機及光敏樹脂3D打印機,該兩款主要針對醫療、牙科及珠寶行業,其中光敏樹脂3D打印機的應用預計將會在上述行業有爆發性增長。此外,我們將推出砂型3D打印機,定位於金屬鑄造行業,推出多種型號的光敏樹脂3D打印機,適用麵將擴展到手板製作、原型設計以及工業用零件的直接生產。”
 
  點評:
 
  近幾年來,增材製造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升溫,產業規模也進一步擴大。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3D打印可能產生高達5500億美元的效益。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隨著《中國製造2025》以及“十三五”規劃的出台,國內增材製造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期。機遇與挑戰並存,正如大族激光集團副總經理CTO呂啟濤博士所言,掌握源頭技術、攻克材料難題、以市場為導向才是國內增材製造產業發展之道。盲目跟進及投資,並不利於產業健康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