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國科學家用激光探究1.6億年前恐龍:羽毛形似鳥能飛翔

星之球科技 來源:參考消息網2017-03-02 我要評論(0 )   

外媒稱,一種利用高能激光揭示化石中隱藏的軟組織和骨骼的技術,讓科學家得以探究生命曆史的一個(ge) 重要演化:能像鳥類一樣飛翔的、有羽毛的小型恐龍。

外媒稱,一種利用高能激光揭示化石中隱藏的軟組織和骨骼的技術,讓科學家得以探究生命曆史的一個重要演化:能像鳥類一樣飛翔的、有羽毛的小型恐龍。

據路透社2月28日報道,科學家當天說,他們利用上述技術研究了一種近鳥龍的化石。這種恐龍大約1.6億年前生活在中國,大小與雞類似,有羽毛,形似鳥。他們發現,這種近鳥龍擁有鼓槌形的後肢,前肢與一些能夠飛翔的現代鳥類相似,還有一條細長的尾巴。
 
由於這些鳥類特征,科學界一直在爭論是否應將這種侏羅紀時期的生物歸入鳥類。不管怎樣,近鳥龍擁有諸多鳥類的骨骼和軟組織特征,而且它們所生活的時期接近鳥類與類似鳥類的恐龍祖先分化的時期。
 
長期以來,始祖鳥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鳥類。它們大約1.5億年前生活在德國。
 
香港大學古生物學家邁克爾·皮特曼說,如果有人看到活的近鳥龍,第一反應可能是“這種鳥看上去好奇怪”。皮特曼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自然·通訊》雜誌上刊登了上述研究結果。
 
報道稱,科學家利用一種名為“激光刺激熒光”的技術,在暗室中以高能激光照射化石,使肉眼看不見的軟組織(例如,皮膚和皮下肌肉)發光。
 
這項研究得出了世界上第一張非常詳細的近鳥龍身體構造圖。皮特曼說:“這真的是我們理解鳥類起源的一個裏程碑”。
 
這項研究發現,近鳥龍肘部前側有一個很薄的軟組織區域,稱為前膜,這是鳥翼的前緣,對飛翔至關重要。但目前還不清楚,近鳥龍是否會飛。
 
這項研究的另一位負責人、中國臨沂大學古生物學家王孝理(音)說:“一些科學家認為,近鳥龍可憑借其有羽毛的、長而有力的前肢——翼——滑翔,但還有一些科學家並不讚同,認為其飛羽並不適合飛翔。”
 
王孝理(音)說:“我們認為,它可能具有某種利用空氣動力的能力。”
 
近鳥龍全身覆蓋羽毛,與現代鳥類相似。但它沒有現代鳥類的胸骨和短尾骨架。與最古老的鳥類相似,它有小而鋒利的牙齒,可能以蜥蜴等小型動物為食。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