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3D打印技術新突破 將給工業生產帶來重大變革

星之球科技 來源:威騰網2017-04-16 我要評論(0 )   

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wei) 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ti) 的技術。常見的3D打印工藝有SLA(光...

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常見的3D打印工藝有SLA(光固化成型)、LOM(疊層實體製造)、SLS(選擇性激光燒結)、FDM(熔融沉積製造)、3DP(三維印刷成型)。這五種工藝裏麵最常用的是FDM,因為適合這種工藝的材料比較多。
 
 
熟悉3D打印的人都知道,3D打印在醫療工業(人體替代植入物),航空航天工業,模具製造業,零件修複,汽車和快速設計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製造業我國3D打印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單純的生產、製造還無法起到普及作用
 
我國3D打印技術尚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與增材製造技術發展最為領先的美國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國3D打印方麵還沒有建立統一的標準,技術主要應用於產品研發,適用場合仍較窄,更適合單件小批複雜零件;3D打印材料供給不足,主要依賴於國外進口。
 
雖然我國3D打印在產業化的道路上稍落後於世界其他發達國家,但是在增材製造技術的研發上,我國並沒有遜色於其他國家,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利用選擇性激光燒結(SLS)技術製造大型零部件這一技術上,我國更是走在3D打印技術發展最為成熟的美國之前,領先於全球。
 
國內3D打印技術獲獎情況
 

 
 
國內3D打印技術有哪些新突破
 
醫療行業
 
近年來, 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迅速發展,從最初的醫療模型快速製造,逐漸發展到3D打印直接製造助聽器外殼、植入物、複雜手術器械和3D打印藥品。在深度方麵,由3D打印沒有生命的醫療器械向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組織、器官的方向發展。 

 
航空航天工業領域
 
在航空航天工業領域,我國3D打印技術屬於後來者居上。據新華社報道,中船重工第705研究所曆經一年時間的研製,該所在3D打印機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借助直接金屬激光燒結快速成型技術實現了3D打印,成為繼美國、德國的3D打印巨頭之後,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3D打印會壓垮製造工業嗎
 
3D打印是使用增材製造的方法,而傳統機械加工技術使用的是減材製造的方法。從成本核算、材料約束、工藝水平等多方麵綜合比較看,3D打印並不能夠替代傳統的生產方式,其達不到規模化的要求,成本並不劃算。3D打印也無法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鑽頭、衝壓機、製模機等傳統工具。所以,3D打印並不是說對工業製造業衝擊能有多大,而是它本身就是工業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如果非要說壓垮那也是壓垮傳統製造業。
 
或許在未來10年,3D打印技術會在微小企業的應用比較火熱。在製造簡單的模型、零件、小批量產品這些方麵會幫助微小企業降低成本;但在大工業生產領域,3D打印技術還遠遠不夠成熟。3D打印將會是傳統生產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是傳統生產方式有益的補充。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