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創新,方能成就製造強國

星之球科技 來源:自動化網2017-08-09 我要評論(0 )   

我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製造業(ye) 普遍為(wei) 低端製造,大而不精是我國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供給質量水平不高、技術含量不高迫待解決(jue) 。如今全球的製造業(ye) 在發生...

我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製造業普遍為低端製造,大而不精是我國製造業麵臨的重大問題,供給質量水平不高、技術含量不高迫待解決。如今全球的製造業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製造業的格局和發展都將會發生改變,我們需要正視自身,趁這個製造業變革之機成為製造強國,而不是製造大國。

工業4.0全球概念的普及,智能製造深入人心,新技術也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模式,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也隨著全球智造大潮而改革,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新材料等都是中國製造2025的改革重點。
 
在科技發展中,我們需要正視自身的製造業,要看到,除了製造技術落後於美德日等製造強國外,中國製造業缺乏創新也是短板之一,隻有進行科技創新,才能隨著智能製造提高競爭力,才能完善科技體係,才能夯實質量技術基礎。
 
中國製造業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一直追趕歐美等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摸索了自己的模式,這是中國製造業進行創新的基礎。

要想成為製造強國,我們不僅要建設完整的智造體係,還要提升製造業文化素養,通過創新培養工匠精神。過去我們從大慶油田、“兩彈一星”看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前輩,而現在中國製造業也將湧現許多許多勇於創新探索的現代企業家,他們身上的堅韌不拔的精神為我們帶來寶貴的財富。實踐表明,工業文化的建設有助於培養積極的價值觀,激發人們的勞動熱情和創新創造的精神。
 
創新對於提高供給質量水平、促進先進製造業持續發展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在不同的高新技術領域,往往挑戰與機遇並存。從我國近年來的發展實踐看,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互聯網全產業鏈要素不斷整合優化,互聯網平台的飛速發展加速了產業生態體係重構;裝備製造業方麵也有突出成就,發展出了一批關鍵基礎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提高了重大裝備的自主設計水平和係統集成能力,開發出一批標誌性、帶動性強的重大技術裝備,從而夯實工業基礎能力。
 
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路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一切競爭歸根結底都在於人才的競爭。然而,在我國當前的製造業人才隊伍中,仍然存在結構性過剩和短缺並存、先進製造技術領域人才不足等問題。因此,目前需要完善教育體係,建立先進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製,才能充分提高創新能力,激發製造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建設製造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