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美國空軍(jun) 研究實驗室
未來頂尖的戰鬥機可能在空中使用高能激光器來轟炸敵軍(jun) 導彈。這在幾年內(nei) 就可能實現。美國空軍(jun) 研究實驗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簡稱AFRL)已經和洛克希德·馬丁空間係統公司(Lockheed Martin,一家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簽署了一份價(jia) 值2630萬(wan) 美元的合同,該公司將負責設計、開發、建造一個(ge) 高能激光武器,並在2021年前在戰術戰鬥機上進行測試。這其中最關(guan) 鍵的技術是一個(ge) 進階版的多千瓦級光纖激光器,就像美國海軍(jun) 之前在“龐塞號”(USS Ponce)上測試的那個(ge) 一樣。
光纖激光器是電激勵式激光武器發展過程中的黑馬,其功率最高可達100千瓦,這在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Northrop-Grumman)於(yu) 2009年展示的一個(ge) 實驗室光纖激光器上實現。多千瓦級光纖激光器已經應用在工業(ye) 加工中,但是傳(chuan) 統觀點認為(wei) ,光纖激光器的輸出有限,因為(wei) 光能量被集中在光纖細小的纖芯中。盡管這個(ge) 激光器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達到最大,並且輸出光束質量較高,但這也導致功率密度過高,單光纖在不自毀的前提下最多發射10千瓦光束。
在那時,把多個(ge) 光纖激光器發出的光束合並在一起是不切實際的,如果這樣做,會(hui) 犧牲光束質量。而想要把能量聚焦在遠距離目標,需要較好的光束質量。改變這樣狀況的是高能版本波分複用(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WDM)技術的發展,這種技術使用在高容量光纖通信中。在能量較低時,WDM可以把100個(ge) 不同激光器輸出的光束,融合進一個(ge) 纖芯中而不發生幹涉,其中每一個(ge) 激光器都工作在他們(men) 自己的狹窄光譜內(nei)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這種技術為(wei) “頻譜組束”技術,並將這種技術擴展到高能光纖激光器中,該技術從(cong) 一個(ge) 30千瓦的係統開始,組合100個(ge) 激光器的光束,隻消耗其它電激勵式激光器一半的能量。今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陸軍(jun) 遞交了一個(ge) 60千瓦的版本,用於(yu) 在軍(jun) 用拖車上進行測試。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yu) AFRL的合約是SHiELD項目(Self-protect High Energy Laser Demonstrator的縮寫(xie) )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測試戰鬥機使用激光來抵禦空中或地麵發射的導彈的能力。與(yu) 此獨立的是,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正在建造一個(ge) 光束控製係統以實現向目標開火,波音公司正在努力把激光器整合到一個(ge) 飛行器外部吊艙中,實現攜帶激光器飛行、供能、冷卻並把其動作與(yu) 飛行器係統結合起來等功能。
與(yu) 此同時,AFRL和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也在聯合計劃機載實驗,他們(men) 使用一個(ge) 非光纖激光係統作為(wei) 競爭(zheng) 。這個(ge) 緊湊、輕巧的電驅動激光器,稱為(wei) “高能液態激光區域防禦係統”(簡稱HELLADS),由通用原子公司研發。
長期以來,成本一直是激光武器麵臨(lin) 的問題,但是光纖激光器應該是負擔得起的,因為(wei) 它利用了光纖通信和工業(ye) 用激光的龐大技術基礎,Rob Afzal說到。他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激光武器係統的高級研究員。“考慮到吊艙的空間和重心位置等問題,我們(men) 要控製好激光器的重量”,Afzal說。但是他補充道:“把設備放進一個(ge) 密封的、緊湊的空間中才是最大的挑戰,”其它挑戰還包括使激光器足夠堅固,從(cong) 而能承受住在戰術飛行器中會(hui) 遇到的振動、溫度變化以及重力變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