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為(wei) 第四個(ge) 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的國家
1969年7月,美國宇航員在月麵上安放了第一個(ge) 後向反射器裝置,開始激光測距計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通過登月航天器在月球上共安放了五個(ge) 後向反射器裝置,有三個(ge) 國家可以實現月光測距。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雲(yun) 南天文台宣布,在國內(nei) 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我國成為(wei) 國際上第四個(ge) 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的國家。
此次雲(yun) 南天文台利用1.2m望遠鏡激光測距係統成功探測到月麵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激光脈衝(chong) 信號。通過精確測定激光脈衝(chong) 從(cong) 地麵觀測站到月麵反射器的往返時間,從(cong) 而計算地月距離。
此次雲(yun) 南天文台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激光測距領域的空白,也將會(hui) 為(wei) 我國天琴計劃的實施提供測距技術支持,推動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發展。
我國首次實現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
由哈爾濱工業(ye) 大學馬晶、譚立英教授所帶領的衛星激光通信團隊負責的我國新一代高軌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三號搭載的激光通信終端,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
激光通信就是把信息先轉換成電信號,再由光調製器將其調製在激光器產(chan) 生的激光束上,經光學天線發射出去。此次激光雙向通信試驗采用多項自主創新技術,攻克了光束“針尖對麥芒”般的高精度捕獲難題,實現了傳(chuan) 輸速度快,質量高的要求,取得了圓滿成功。
衛星激光通信是建設空間信息告訴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此次試驗的成功,意義(yi) 重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