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就在4月1日淩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利用激光測距技術,對天宮一號的軌道進行了墜落前的最後一次測量,成功獲得1.2萬(wan) 個(ge) 數據,距離精度高達1厘米。
“以前,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在350~400千米,經過上海上空的時間有六七分鍾,我們(men) 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搜索跟蹤。但這幾天隻有不到3分鍾。”上海天文台衛星激光測距團隊首席研究員、國際激光測距執委會(hui) 委員張忠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上海天文台克服了目標光學不可見、運行速度快等難題,利用佘山60厘米口徑衛星激光測距儀(yi) 於(yu) 北京時間4月1日3時53分成功實現天宮一號激光測距。
“它帶有激光合作目標,在旋轉過程中將我們(men) 發射的激光反射回來,使得我們(men) 成功完成測距。”張忠萍說,這一裝置是天宮一號實施激光雷達交會(hui) 對接的重要載荷,已在天宮一號多次空間交會(hui) 對接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此次則在天宮一號的完美“謝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