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激光痕量分析助力科研人員發現百萬年前地下“化石”水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日報2018-05-10
我要評論(0 )
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激光痕量探測與(yu) 精密測量研究組胡水明教授、楊國民博士與(yu) 國際原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激光痕量探測與精密測量研究組胡水明教授、楊國民博士與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等單位合作,在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
該項目在華北平原多個地區采集了深層(300—700米)地下水樣品,並分離其中溶解的微量氪氣,通過測量其中長壽命同位素氪81的含量,確認該地區的深部地下水年齡;並通過比較地下水中的氦、氖的含量比和同位素組成,確定該地區地下水中90%的氦4由地殼原位生成;利用氪81的絕對年齡,估算氦4進入含水層的有效通量,校正了氦4測年模型。在這其中,氪81定年數據提供了關鍵的時間信息,確定了地下水中氦4的來源,測量出該地區最老的地下水達1百萬年,平均流速小於1米/年。
放射性同位素氪81,主要由宇宙射線和大氣中的穩定氪同位素反應生成,半衰期為23萬年。氪作為惰性氣體,在自然界中沒有化學反應、輸運機製簡單。進入地下水中的氪81跟大氣隔離接觸後,濃度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衰變減少。在5萬—130萬年範圍內,氪81是最理想的測年同位素。但由於同位素豐度極低,它的檢測極為困難。
科研人員首次提出激光冷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利用激光冷卻、俘獲特定同位素原子,並進行單原子計數,從而獲得同位素的含量。中國科大研究團隊與地質研究單位合作,在國內多個大盆地進行了地下水測年研究。此前該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龐忠和研究組合作,用氪81方法測定了關中盆地鹹陽地區地熱水的年代,發現地熱水年齡在30萬—130萬年之間。迄今為止,這是國內僅有的兩處被確認“化石”水。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