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智博會(hui) 上,參展商在對智能機器人進行調試 資料圖 鄭誌波 攝
東(dong) 莞時間網訊 在人工智能、健康醫療、激光產(chan) 業(ye) 等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東(dong) 莞可以爭(zheng) 取到2020年產(chan) 值達到100億(yi) 元;對於(yu) 基礎較強的工業(ye) 機器人、鋰電池、新材料產(chan) 業(ye) ,則可以爭(zheng) 取到2020年產(chan) 值達到500億(yi) 元……
近日,在首屆創新東(dong) 莞科技盛典上,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發布了《東(dong) 莞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藍皮書(shu) 》,提出了如上發展重點領域與(yu) 目標。《藍皮書(shu) 》認為(wei) ,目前我市高技術製造業(ye) 五年來複合增長率已高達16%,但麵臨(lin) 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等產(chan) 業(ye) 盈利能力低下,高素質人才短缺等瓶頸,需要分未來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等不同領域,對我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進行重點培育,做大做強。
增長迅猛
五年間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翻一倍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呈現發展迅速、體(ti) 係完備等態勢。為(wei) 了摸清家底,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協會(hui) 與(yu) 市電子計算中心攜手編製了上述《藍皮書(shu) 》。“通過政府權威部門數據、協會(hui) 摸底以及專(zhuan) 家深入調研走訪,對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進行了首次全景式梳理。”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夏正昌稱。
《藍皮書(shu) 》顯示,2012-2017年的五年間,東(dong) 莞高技術製造業(ye) 增長值增長了110%,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6%,遠高於(yu) 同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的平均增長水平。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的比重,也從(cong) 31.11%提升至39%。
從(cong) 產(chan) 品體(ti) 係上,東(dong) 莞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種類已超過58種類型共計7500種產(chan) 品。其中,達到國際領先(首創)水平的產(chan) 品有36個(ge)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chan) 品有404個(ge) ,達到國內(nei) 領先(首創)水平的產(chan) 品有463個(ge) 。
分行業(ye) 看,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是東(dong) 莞高技術製造業(ye) 的絕對支柱產(chan) 業(ye) ,2016年其占總體(ti) 比重高達83.93%,去年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分片區看,鬆山湖片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規模位於(yu) 全市首位,也占據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7年鬆山湖片區高新技術企業(ye) 共實現工業(ye) 總產(chan) 值3322.1億(yi) 元,比上一年增長52.6%,占全市高企的比重達到51.5%。
不過,《藍皮書(shu) 》也指出,我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麵臨(lin) 明顯短板,包括核心技術缺失、主導產(chan) 業(ye) 盈利能力低下、部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緩慢、高層次人才不足等問題。
譬如,數據顯示,2017年在我市高企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的高企平均收入利潤率僅(jin) 為(wei) 6.1%,雖比往年有所改善,但仍小於(yu) 全市高企平均水平。這種盈利能力水平與(yu) 一些傳(chuan) 統優(you) 勢企業(ye) 相比差距較大。如造紙和紙製品業(ye) 2017年的收入利潤率高達14.5%,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的2倍還多。
培育重點
麵向未來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
未來從(cong) 哪些高新產(chan) 業(ye) 方麵著手?《藍皮書(shu) 》認為(wei) ,結合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要從(cong) 未來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等方麵,對我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進行不同層次的重點培育發展。
其中,未來產(chan) 業(ye) 是具備較大發展潛力,目前處於(yu) 起步階段,5-10年內(nei) 有望成為(wei) 引領經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對於(yu) 東(dong) 莞而言,主要在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第三代半導體(ti) 和激光產(chan) 業(ye) 領域發力,爭(zheng) 取若幹個(ge) 產(chan) 業(ye) 到2020年產(chan) 值達到100億(yi) 元、到2025年產(chan) 值達到500億(yi) 元。
譬如,東(dong) 莞已擁有180餘(yu) 家生物技術企業(ye) ,277家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企業(ye) 。隨著東(dong) 莞散裂中子源項目相關(guan) 譜儀(yi) 建設的推進,將對健康醫療產(chan) 業(ye) 起到進一步的吸納集聚作用。未來,東(dong) 莞可以發揮散裂中子源的集聚效應,承接深圳、廣州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外溢資源,引進重大產(chan) 業(ye) 化項目,加速關(guan) 鍵技術創新,培育健康醫療產(chan) 業(ye) 集群。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則是具備較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3-5年內(nei) 有望成為(wei) 加快經濟發展的優(you) 勢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東(dong) 莞可以重點壯大機器人、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產(chan) 業(ye) ,爭(zheng) 取若幹個(ge) 產(chan) 業(ye) 到2020年產(chan) 值達到500億(yi) 元、2025年產(chan) 值達到1000億(yi) 元。
其中,東(dong) 莞鋰電池產(chan) 業(ye) 鏈已經擁有布局齊全、龍頭企業(ye) 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水平全國領先的優(you) 勢。對此,東(dong) 莞應當在持續推動消費類鋰電池升級的同時,補齊動力鋰電池短板,尤其是通過扶持該行業(ye) 倍增企業(ye) 的發展,提升鋰電池產(chan) 業(ye) 的整體(ti) 實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