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中科院科學家成功研製出八台深紫外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科學院2018-07-24
我要評論(0 )
激光作為(wei) 20世紀四大發明之一,具有普通光源難以實現的亮度高、單色性好、相幹性好、方向性好等特點,目前已在現代加工、醫療、
激光作為20世紀四大發明之一,具有普通光源難以實現的亮度高、單色性好、相幹性好、方向性好等特點,目前已在現代加工、醫療、國防軍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源,是指輸出波長在200納米以下的固體激光器,與同步輻射和氣體放電光源等現有光源相比,具有高的光子流通量/密度、好的方向性和相幹性。
中國科學家利用獨創、獨有的深紫外技術和深紫外激光非線性光學晶體,成功研製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譜儀、深紫外激光發射電子顯微鏡等八台深紫外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均為當今世界所獨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領域國際領先地位。
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全固態深紫外(波長<200納米)激光具有波長短、峰值功率高的優點,使其成為目前激光領域的研究熱點。
當前,實現深紫外激光輸出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借助於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頻率轉換特性。而提到非線性光學晶體,我們不得不提一種名為氟硼鈹酸鉀(KBBF)的晶體。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在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一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相繼發明並產業化了β-BaB2O4、LiB3O5 和KBe2BO3F2(KBBF)等一係列“中國牌”晶體。其中,利用KBBF晶體,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實現了1064納米激光直接倍頻實現深紫外激光輸出(177.3納米)。2009年Nature 以《中國“藏匿”的晶體珍寶》報道了中國人工晶體的成就:“中國在KBBF晶體上的壟斷地位並不是偶然,中國的科研人員悄然占領了一係列廣闊的材料研究領域的製高點”。
但是,由於受到本身缺陷的製約(層狀習性,原料劇毒),KBBF晶體難以滿足深紫外激光器行業的應用需求。因此,設計合成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目前亟待研究和突破的課題。
潛在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需要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深紫外透過截止邊低(這決定可應用波段及抗激光損傷能力)
2、倍頻效應大(這決定轉換效率)
3、折射率色散小(這決定材料激光倍頻輸出的波長範圍)
而這些性能之間又相互製約、相互影響。比如說,深紫外透過低需要帶隙要更寬,但是帶隙變寬了以後,倍頻效應就不好進一步增大了。所以說,研究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建立功能基元數據庫、探索平衡性能之間相互製約的機製,篩選並引入新的功能基團,是突破深紫外光學晶體的有效手段。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院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就在這方麵有了係列的進展。
他們通過分析硼酸鹽晶體性能之間相互製約的關係,基於材料模擬方法首次提出了一種將BO4-xFx(x=1,2,3)功能基團引入硼酸鹽框架的設計策略,成功篩選設計出一係列很有潛力的堿金屬氟硼酸深紫外光學晶體,並證實了這一類材料作為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應用的可行性。
近日,該團隊又成功設計並合成出首例堿土金屬氟硼酸鹽SrB5O7F3 ,該晶體紫外截止邊低於180nm,雙折射率較大(0.07@532),相位匹配波長短(180nm)。這些性能表明該晶體可應用於深紫外波段。此外,SrB5O7F3倍頻效應為KBBF的1.3倍,具有更高的激光轉換效率。基於SrB5O7F3晶體優異的光學和物化性能,其有望在深紫外激光倍頻輸出方麵得到應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