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蘇州熱工研究院年度創新答卷:實現國際首例激光去汙工程化應用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觀察報2019-01-15 我要評論(0 )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北京報道1月14日下午,經濟觀察網記者從(cong)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2019年度媒體(ti) 見麵會(hui) 暨改革創新成果通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北京報道1月14日下午,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2019年度媒體見麵會暨改革創新成果通報會上獲悉,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和無數次的應用驗證,蘇州熱工研究院已經把激光技術和傳統的放射性去汙需求及現代智能控製技術等有機結合,開發了智能化激光去汙係統,並在大亞灣實現了國際首例激光去汙的工程化應用。

資料顯示,蘇州熱工研究院目前為中國廣核集團核電運營技術平台,已占據國內一半以上市場份額、行業內服務基地數量第一、業務範圍覆蓋最廣。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該研究院獲批國家級項目11項。

蘇州熱工研究院新聞發言人朱成虎表示,相對傳統去汙手段,其高效、智能、二次廢物極少等優點得到充分的體現,被業界公認為放射性去汙手段的革命性升級,對未來核電甚至核能領域的設備修複、固廢減容等都是一個理想的利器。、

朱成虎透露,2018年,該研究院獲得國防科工局《激光去汙技術工程化應用研究及專用設備研製》的科研任務,該課題研究將進一步拓展激光清洗技術在核電設備維修或退役環節應用,標誌著蘇州院的激光去汙技術研究與應用步入國家隊行列。

他說:“相信未來通過一係列研究和技術融合,蘇州院在核級設備智能維修保養等領域,會有一係列的革新與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院在3D打印高頻超聲檢測技術及裝備層麵亦取得了一定成績。

朱成虎介紹道,金屬增材製造,也就是3D打印,是先進製造和智能製造的變革性、核心技術。不過,3D打印“逐點掃描/逐層堆積”的往複循環特點、複雜的製件結構,導致產生了異於傳統製造的各類特殊的工藝缺陷,其特點是尺寸小、種類多、隨機性強,給檢測和控製帶來巨大的挑戰,質量監控手段缺乏已成為全球範圍內製約3D打印技術發展和推廣應用的重大瓶頸。

為此,該研究院提出了基於“激光高頻非接觸的超聲檢測”這一思路,試圖通過基於激光多點激勵全場分析法的粉末床熔覆(PBF)逐層超聲檢測技術,和基於激光超聲相控陣跟蹤直接能量沉積(DED)監測技術,實現了將部件整體無法檢測轉化成了3D打印中的每層或者多層的有效檢測,即從不好檢或者不能檢轉化成了易於檢和有效檢,實現了“打印-檢測”一體化,可極大提升3D打印產品的質量。

朱成虎預估,這一技術將在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40 餘個典型部件開展示範應用,項目的完成將形成3D打印超聲檢測係列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中國3D打印的自主、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