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平安)為(wei) 把握高功率激光器市場進口替代機遇,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鑫激光”)計劃通過科創板融資7.64億(yi) 元,用於(yu) 擴張中高功率激光器產(chan) 能。
通過完成進口替代,創鑫激光打開了市場空間,同時也使終端產(chan) 品價(jia) 格承壓,產(chan) 品售價(jia) 全線下行,多款產(chan) 品售價(jia) 兩(liang) 年腰斬。不過,由於(yu) 製造成本在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創鑫激光毛利率仍呈現上升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創鑫激光的盈利能力仍低於(yu) 競爭(zheng) 對手銳科激光(300747,SZ),公司認為(wei) ,這是技術路線選擇失誤造成的影響。
進口替代打開市場空間
據了解,激光加工是利用激光束對包括金屬與(yu) 非金屬材料進行切割、焊接、精準打孔及微加工等工業(ye) 化處理。
國盛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激光加工在高硬度、高脆性、高熔點等傳(chuan) 統接觸式加工方式較難處理的特殊材料方麵更能凸顯出巨大優(you) 勢,由於(yu) 其加工的效率高、環境要求低、精度高等優(you) 勢,激光加工將會(hui) 逐步取代傳(chuan) 統的等離子切割、火焰切割和衝(chong) 床等工藝。
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從(cong) 2013年的8.41億(yi) 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20.39億(yi) 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4.78%。
國盛證券分析師還表示:在激光的應用領域中,小功率激光器主要應用於(yu) 電子、陶瓷、等輕工業(ye) 製造,而高功率激光器一般運用於(yu) 大型機械製造、航空航天等重型設備的製造,2016年,本土激光器企業(ye) 在低功率市場已占絕對優(you) 勢,在中功率市場亦已占比近60%,但在高功率市場的占比尚不足10%。
在創鑫激光、銳科激光、傑普特等國內(nei) 激光器企業(ye) 的不斷努力下,包括2500W、4000W、10000W等大功率激光器陸續被試製成功,並投入量產(chan) 。2017年國產(chan) 高功率激光器銷量達500台,同比翻兩(liang) 番,國產(chan) 化率達到11%。
國產(chan) 化使高功率激光器價(jia) 格持續下降,降低了下遊大功率激光加工設備的使用成本,進一步加強了激光加工的競爭(zheng) 力,也打開了中遊激光器領域巨大的市場空間。
創鑫激光在招股說明書(shu) 中表示:工業(ye) 激光器尤其是光纖激光器憑借著卓越的性能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wei) 把握機遇,創鑫激光擬通過科創板發行不超過2459萬(wan) 股股份,預計融資7.64億(yi) 元,用於(yu) 增加公司中功率、高功率、超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以及直接半導體(ti) 激光器的產(chan) 能,還將建設蘇州研發中心,提升研發能力。
新募集的資金基本再造了一個(ge) 創鑫激光,財務數據顯示,2018 年末,公司資產(chan) 總額為(wei) 8.30億(yi) 元,本次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占總資產(chan) 的92.10%。
進口替代壓製售價(jia)
進口替代雖然打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但也使產(chan) 品售價(jia) 承壓。
國盛證券分析師表示:雖與(yu) 國際寡頭還有5年以上的技術差距,但隨著銳科激光、創鑫激光等國內(nei) 企業(ye) 已成功研製出部分大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chan) 高功率激光器有望複製前期中小功率激光器的曆史進程,即價(jia) 格顯著下降——下遊需求顯著提升——國產(chan) 設備市占率持續提升。
創鑫激光的產(chan) 品售價(jia) 確實出現了大幅度下行,招股說明書(shu) 顯示:創鑫激光全產(chan) 品線售價(jia) 在2017至2018年全線下行,平均下行幅度為(wei) 20%-25%。
對於(yu) 產(chan) 品售價(jia) 下滑,創鑫激光稱:“隨著國內(nei) 部分光纖激光器製造商技術的進步,行業(ye) 內(nei) 競爭(zheng) 加劇,出現了通過價(jia) 格戰搶占市場份額的情況,造成國內(nei) 市場產(chan) 品單價(jia) 整體(ti) 下降。”
不過,由於(yu) 製造成本的降幅要快於(yu) 產(chan) 品售價(jia) ,創鑫激光的毛利率反而出現上升。
數據顯示,創鑫激光的原材料除開關(guan) 電源外也出現全線下降,平均降幅在20%-30%左右,創鑫激光的主營業(ye) 務毛利率從(cong) 2016年的23.76%上升至2018年的36.32%。
對於(yu) 成本下降的原因,創鑫激光認為(wei) ,公司行業(ye) 地位的提升以及采購量的增加提升了與(yu) 上遊供應商的議價(jia) 能力,使主要原材料采購單價(jia) 均呈現不同幅度下降。
技術路線失誤影響利潤
創鑫激光製造成本降幅雖快於(yu) 產(chan) 品售價(jia) ,毛利率上行,但盈利能力仍低於(yu) 競爭(zheng) 對手銳科激光。
財務數據顯示,銳科激光2016與(yu) 2017年度的毛利率為(wei) 35.76%、46.60%,2018年前三季度,銷售毛利率已提升至50.36%,均高出創鑫激光10個(ge) 百分點以上。
從(cong) 產(chan) 品上看,銳科激光大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收入與(yu) 利潤均高於(yu) 創鑫激光。
對於(yu) 毛利率低於(yu) 競爭(zheng) 對手,創鑫激光認為(wei) 公司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導致了這一問題,“公司連續光纖激光器產(chan) 品毛利率低於(yu) 銳科激光,因公司於(yu) 2016年將主要資源和精力投入在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上,而銳科激光在連續光纖激光器產(chan) 品開發取得了突破。雖然公司後續已逐漸將業(ye) 務重心轉移,但由於(yu) 銳科激光產(chan) 品投入市場更快,在中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市場取得先發優(you) 勢。”招創鑫激光在股說明書(shu) 中解釋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