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yu) 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新加坡2月份的整體(ti) 經濟出現萎縮。
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3月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2月份的整體(ti) 經濟采購經理指數(PMI)由1月份的51.4下滑至47。調查指出,這是新加坡自去年10月以來,整體(ti) 經濟首次惡化,也是調查進行了七年多以來,指數出現最嚴(yan) 峻的下滑。
拖累整體(ti) 經濟的首要原因是需求下滑。受到冠病疫情影響,2月份的銷售遭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企業(ye) 不願意花錢,甚至取消訂單。
新加坡采購與(yu) 材料管理學院發布的2月新加坡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下跌1.6點,從(cong) 1月份的50.3降至48.7。2月份本地製造業(ye) 結束上兩(liang) 個(ge) 月連續擴張而陷入萎縮,這是因為(wei) 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產(chan) 出、存貨和招聘自今年以來出現首次萎縮。若單看電子業(ye) PMI,則下滑2.5至47.6,這創下2012年12月以來的最低紀錄,且自2012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顯示電子業(ye) 由擴張轉為(wei) 萎縮。這是新加坡製造業(ye) 連續2個(ge) 月擴張後再次出現收縮,采購經理指數降幅創2014年8月以來的最大值。
一般來說,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高於(yu) 50說明製造業(ye) 活動擴張,低於(yu) 50則顯示製造業(ye) 處於(yu) 收縮狀態。新加坡采購與(yu) 材料管理學院相關(guan) 負責人Sophia Poh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幹擾了全球供應鏈,影響了新加坡製造業(ye) 。
具體(ti) 來說,2月份新加坡製造業(ye) 的新增訂單、新增出口、產(chan) 出、庫存和用工指標均有所下降,進口、輸入品價(jia) 格、供應商交貨時間和訂單積壓量脫離了“複蘇模式”,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的擴張速度也有所放緩。
新加坡電子產(chan) 品製造業(ye) 的PMI2月份再次跌回收縮區間,從(cong) 50.1下降到47.6。這是2012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降幅達到2012年10月以來的最大值。
Sophia Poh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範圍不斷擴大,新加坡製造業(ye) 企業(ye) 越來越擔心供應鏈中斷的程度。
但也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初步跡象顯示,中國目前正在複工複產(chan) ,或有助於(yu) 東(dong) 南亞(ya) 地區製造業(ye) 企穩。新加坡《海峽時報》引用馬來亞(ya) 銀行金英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蔡學敏的話說,隨著供應鏈中斷的情況逐漸消失,製造業(ye) 企業(ye) 將重啟並趕工被耽誤的訂單,因此第二季度新加坡製造業(ye) 的PMI可能會(hui) 大幅上升。他補充說,製造業(ye) 和出口可能會(hui) 出現V型複蘇,而旅遊業(ye) 和航空業(ye) 可能會(hui) 出現長時間的U型衰退。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