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鬆山湖材料實驗室表示熱烈的祝賀,致以崇高的敬意。”記者13日獲悉,東(dong) 莞市委市政府近日向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發去了《賀信》。
《賀信》指出,汪衛華院士、李明星博士後、柳延輝研究員團隊的研究成果“基於(yu) 材料基因工程研製出高溫塊體(ti) 金屬玻璃”入選“2019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對科學家們(men) 櫛風沐雨、攻克難關(guan) 的充分肯定,是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科學榮光,也是東(dong) 莞科技創新的榮耀。
這項成果是什麽(me) ?
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鬆山湖材料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主任汪衛華院士團隊,實驗室全職博士後李明星、雙聘研究員柳延輝的研究成果“基於(yu) 材料基因工程研製出高溫塊體(ti) 金屬玻璃”入選其中。這是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首次入選國家級“十大”科學進展。
研究團隊采用材料基因工程理念開發了獨特的高通量實驗方法,實現了非晶合金的快速篩選,研製出高溫高強非晶合金材料新體(ti) 係。高通量實驗方法在非晶合金領域的應用,有望解決(jue) 非晶合金新材料探索效率低效的難題,實現非晶合金新材料的高效探索,獲得更多高性能非晶合金材料,拓寬非晶合金在高技術領域的應用範圍。相關(guan) 工作於(yu) 2019年5月發表在《Nature》雜誌上,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博士後李明星為(wei) 第一作者,柳延輝研究員為(wei) 通訊作者。
這項成果能幹什麽(me) ?
非晶合金兼具金屬和非晶、固體(ti) 和液體(ti) 特性,自被發現以來由於(yu) 其高性能而在高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被認為(wei) 是繼鋼鐵、塑料之後的新一代工程材料。
2020年2月24日的華為(wei) 最新發布的Mate Xs折疊屏手機中的核心零件“鷹翼鉸鏈”使用了鋯基液態金屬(非晶合金)材料,極大提升鉸鏈強度。這類材料良好的成型性、高尺寸精度、工藝和成本優(you) 勢,可促使其成為(wei) 新一代智能手機的主流結構件。
鬆山湖材料實驗室非晶材料研究團隊聚焦合金體(ti) 係的非晶形成能力這一非晶合金領域當前最大的“卡脖子”難題,擬綜合全新的材料研究理念、方法,發展非晶合金預測和製備技術,研發新型非晶合金激光製造與(yu) 熱塑成型技術,促進非晶合金材料更廣泛的應用。
該團隊獲批2019年度廣東(dong) 省基礎與(yu) 應用基礎重大項目專(zhuan) 項支持,項目名稱為(wei) “新一代非晶合金的設計、製備及先進製造基礎研究”。該項目的實施有望推進塊體(ti) 非晶合金在高端製造、新一代移動通訊、智能機器人等更多高新技術領域得到應用。
這個(ge) 實驗室什麽(me) 來頭?
鬆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立於(yu) 2018年,是廣東(dong) 省首批啟動建設的四家省級實驗室之一,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牽頭,廣東(dong) 省科技廳指導,東(dong) 莞市政府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定位於(yu) 建設成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研發南方基地、未來國家物質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粵港澳交叉開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國際品牌效應的粵港澳科研中心。
實驗室布局了四大核心板塊,包括公共技術平台和大科學裝置、前沿科學研究、創新樣板工廠、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此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對實驗室科研成果的重要肯定。經過兩(liang) 年的建設發展,實驗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人才隊伍建設方麵,截止2019年底,實驗室全職及雙聘人員共409人,其中全職全時人員230人,雙聘179人。兩(liang) 院院士1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5人。
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方麵,實驗室現已順利引進了兩(liang) 批共18個(ge) 創新樣板工廠科研團隊,注冊(ce) 成立了8個(ge) 產(chan) 業(ye) 化公司。明確了包括金屬材料、生物醫學材料、中子科學材料等16個(ge) 前沿材料科學領域研究方向。承擔國家、廣東(dong) 省科技計劃項目多項,經費過億(yi) 。在Natrue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百五十篇以上,申請專(zhuan) 利超過50件,召開了22次高端國際學術會(hui) 議。
2020年,實驗室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重大機遇,全麵推進實驗室科技創新、協同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