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4月8日起,武漢將解除離漢離鄂管控。可是,您等不到了。
在您生前工作的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nei) ,您64年前剛邁入該學校時栽下的一棵法國梧桐已經枝繁葉茂。可您再也不能常去瞧瞧了。
2月15日,今年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您的生命在86歲停擺。
很多人在您走後,開始更加了解您這個(ge) 不同尋常的院士,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也就是75歲第一次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並順利通過。
很多人會(hui) 問,您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晚才參加院士增選?其實內(nei) 行人都知道,以他的成就,早就可以增選院士了。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麵來一個(ge) 脈衝(chong) ,自己就要震蕩。”這句機械術語是您的口頭禪,也是科研信條。
您的獲獎項目“高性能發動機曲軸高精高效磨削加工技術與(yu) 係列成套設備”,研究始於(yu) 上世紀70年代,當時,國外壟斷了世界汽車曲軸製造設備的高端市場。1979年,是您帶領團隊主動走進孝感機床廠,與(yu) 工人同吃同住、並肩努力,並於(yu) 1983年研製出國內(nei) 第一台數控高速全軸自動曲軸磨床。經過近30年的不斷升級改造,目前我國生產(chan) 的汽車曲軸磨床擁有自己的知識產(chan) 權,有些結構比國外設備更簡單,價(jia) 格也便宜一半。
2012年,您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但婉拒媒體(ti) 采訪,表示自己隻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獲獎後第一件事還是回到實驗室工作。
您和團隊曾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的三項成果,沒有哪一項少於(yu) 10年:研製全身伽瑪刀,10年;研究激光加工技術與(yu) 裝備,20年;完善汽車發動機曲軸磨床,30年。
您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從(cong) 事科學研究,貴在長期堅持,不折不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