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以數字化製造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0-04-15 我要評論(0 )   

數字化製造是以信息和知識的數字化為(wei) 基礎,以現代信息網絡為(wei) 主要載體(ti) ,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來提升產(chan) 品設計、製造和營銷效率的全新製造方式,包括數字化設計...

數字化製造是以信息和知識的數字化為(wei) 基礎,以現代信息網絡為(wei) 主要載體(ti) ,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來提升產(chan) 品設計、製造和營銷效率的全新製造方式,包括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工藝、數字化加工、數字化裝配、數字化管理等。隨著5G、雲(yun) 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興(xing) 起,數據資源日益成為(wei) 關(guan) 鍵的生產(chan) 要素,數字化製造也成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力量。


發展數字化製造是增強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抓手


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發展數字化製造作為(wei)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的重要途徑,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服務型製造和智能製造。在我國製造業(ye) 低成本比較優(you) 勢逐步減弱的背景下,要進一步提高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重塑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就必須加快發展數字化製造,加緊推動製造業(ye) 的數字化轉型。


發展數字化製造是提高製造業(ye) 生產(chan) 效率的重要手段。數字化製造以生產(chan) 要素的數據化為(wei) 依托,以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載體(ti) ,能夠幫助企業(ye) 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和要素,整合優(you) 化企業(ye) 的產(chan) 品和工藝設計、原材料供應、產(chan) 品製造和市場營銷與(yu) 售後服務等主要產(chan) 業(ye) 鏈環節,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發展數字化製造是推動製造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的重要路徑。數字化製造的本質,就是增加信息與(yu) 知識要素在整個(ge) 製造係統的流轉速度,以此來促進地域空間分工細化與(yu) 區域間交易效率的提升,優(you) 化區域間的分工結構,進而實現區域間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因此,數字化製造不僅(jin) 可以加快鋼鐵、石化、紡織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工藝技術改進,豐(feng) 富產(chan) 品功能,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而且可以顯著加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技術創新步伐,縮短科技成果中試和產(chan) 業(ye) 化的時間周期。


發展數字化製造是培育製造業(ye) 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一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以“大(大數據)智(人工智能)物(物聯網)雲(yun) (雲(yun) 計算)”為(wei) 技術基礎、以海量數據互聯和應用為(wei) 核心的數字化製造浪潮,正在推動製造業(ye) 發展新動能快速增長,網絡化協同製造、個(ge) 性化定製等製造新模式、新業(ye) 態層出不窮。從(cong) 實踐看,數字化製造能夠促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的高度融合,形成新的數據變現模式,促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湧現,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活力。


我國發展數字化製造具備一係列有利條件


體(ti) 量巨大的國內(nei) 市場、快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政策體(ti) 係等,都為(wei) 我國發展數字化製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首先,體(ti) 量巨大的製造業(ye) 規模為(wei) 數字化製造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自201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ye) 總體(ti) 規模已持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國成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門類最全的國家。但是,目前我國製造業(ye) 的數字化改造應用還處於(yu) 起步階段。截至2018年底,我國製造企業(ye) 生產(chan) 設備數字化率為(wei) 45.9%,數字化設備聯網率為(wei) 39.4%,都比較低。未來,無論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還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發展,都將對數字化製造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


其次,快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為(wei) 數字化製造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推動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和製造業(ye) 相結合,打造聯通全國製造業(ye) 的人、物、信息交流網絡,可以有效降低發展數字化製造的成本,這是發展數字化製造的重要基礎設施保障。近年來,我國新型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我國有移動電話基站841萬(wan) 個(ge) ,光纜線路總長度達4750萬(wan) 公裏,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4.49億(yi) 戶,4G用戶總數達到12.8億(yi) 戶,製造業(ye) 數字化發展的基礎保障能力越來越強。


再次,不斷完善的政策體(ti) 係為(wei) 數字化製造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深化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在技術研發、成果應用、重點領域突破、國際交流合作、組織保障等諸多方麵都給出了製度安排,發展數字化製造的政策保障越來越有力。


把握好數字化製造發展的著力點


發展數字化製造,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找準著力點,精準施策。


一是要以數字化思維分析研判不斷湧現的新事物和新機遇。數字化思維以互聯共享為(wei) 原則,強調新資源的創造和資源的共享,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奉行質量第一、效益至上,數字供應鏈和新商業(ye) 模式的核心在於(yu) 需求導向、客戶為(wei) 本。對此,企業(ye) 需切實提升對數字化轉型的認同感,培養(yang) 數字化思維,培育數字化能力,建立起可持續的數字化商業(ye) 模式和運營模式,從(cong) 傳(chuan) 統供應商轉變為(wei) 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價(jia) 值創造的合作者。在塑造競爭(zheng) 優(you) 勢方麵,要從(cong) 自給自足轉向開放合作;產(chan) 品設計開發方麵,要從(cong) 線性開發轉向快速試驗;工作職能方麵,要從(cong) 機器替代人轉向人機互補合作;信息安全方麵,要從(cong) 被動合規轉向主動應對。


二是要著力促進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與(yu) 製造業(ye) 的深度融合。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和技術手段,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與(yu) 製造業(ye) 的深度融合勢在必行。要加強製造業(ye) 與(yu) 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理論研究,把握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與(yu) 動態演化路徑,厘清大數據產(chan) 業(ye) 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的機理,找出二者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yu) 主要矛盾,合理有序地推進大數據產(chan) 業(ye) 與(yu) 製造業(ye) 的協同發展;要深入探討製造業(ye) 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特別是企業(ye) 應大力借助大數據、雲(yun) 計算和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是要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改造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進程,提升數字技術對製造業(ye) 的融合度與(yu) 滲透力。數字化製造是釋放數字技術對製造業(ye) 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我國製造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支撐。一方麵,要對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推動體(ti) 係重構、流程再造,形成新的數字化場景、數字化車間、數字化企業(ye) ,形成新的價(jia) 值創造、價(jia) 值獲取和價(jia) 值實現模式;另一方麵,要繼續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進程,加快發展數字化平台經濟,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新模式,創新發展新商業(ye) 模式,促進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的升級,更好發揮數字經濟對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


四是要不斷完善數字化製造發展的生態係統。數字化製造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需加快公共服務的數字化轉型,為(wei) 數字化製造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體(ti) 係和生態係統。一方麵,要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支持體(ti) 係建設。以提升工業(ye) 互聯網核心軟硬件創新能力為(wei) 引領,突破底層操作係統、工業(ye) 大數據、平台管理、核心工業(ye) 軟件、智能傳(chuan) 感器、建模分析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瓶頸,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與(yu) 應用推廣,形成多層次、係統化的平台發展體(ti) 係,促進製造業(ye) 全要素連接和資源優(you) 化配置。另一方麵,要加快完善數字化製造發展的政策體(ti) 係。健全和完善適應數字化製造新技術、新應用、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法規,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從(cong) 單純的政府監管向社會(hui) 協同治理轉變,為(wei) 數字化製造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製度環境。同時,還需著力完善支持數字化製造發展的製度體(ti) 係。製定數據采集、共享開放、確權、流通、交易、安全等多方麵的相關(guan) 製度,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製度,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通過法律規範數字知識產(chan) 權申請、授權等行為(wei)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