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紹興(xing) 市委書(shu) 記馬衛光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
(兩(liang) 會(hui) 訪談)破題製造業(ye) 未來 代表委員建言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趙曄嬌 方堃 項菁)製造業(ye) 是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在即將編製的“十四五”規劃中,中國如何布局製造未來,引多方關(guan) 注。
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位人大代表表示,針對中國製造業(ye) “大而不強”等突出問題,建議以長三角城市群等為(wei) 區域單位,合理推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化,通過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和創新要素投入等助推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形成了塊狀經濟、鏈狀經濟的產(chan) 業(ye) 基礎,但目前製造業(ye) 仍存在“大而不強”的現狀,特別是“缺芯少魂”“卡脖子”以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等突出問題。
“這樣的現狀與(yu) 中國的發展步調並不一致。”在全國人大代表、紹興(xing) 市委書(shu) 記馬衛光看來,要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等現代技術,對產(chan) 業(ye) 環節和製造企業(ye) 開展垂直整合與(yu) 水平整合,從(cong) 而有效推進製造業(ye) 的集群式、協同化、共享化、創新性發展,提升製造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
聚焦製造業(ye) 未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龍盛集團染料事業(ye) 部總工程師歐其建議:“全國層麵要突出集群優(you) 勢,建議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以及其它重要城市群為(wei) 區域單位,加快出台優(you) 化區域產(chan) 業(ye) 布局的國家指導意見並配套支持政策,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國際競爭(zheng) 力強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和重點產(chan) 業(ye) 鏈集群。”
以製造業(ye) 大市紹興(xing) 為(wei) 例,馬衛光介紹,近年來,紹興(xing) 加快推進曆史經典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型產(chan) 業(ye) 布局,尤其注重園區整合、產(chan) 業(ye) 集聚,“2017年以來,紹興(xing) 把281個(ge) 工業(ye) 園區整合為(wei) 24個(ge) ,將13個(ge) 省級以上平台整合為(wei) 9個(ge) 高能級戰略平台;2019年,紹興(xing) 開發區(園區)集聚了80%以上的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稅同比增長10.5%。”
除了轄區內(nei) 突破要素集聚集約,部分人大代表亦提到,製造業(ye) 未來發展還要從(cong) 區域層麵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重構。
馬衛光表示,長三角地區的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規模占到全國的50%,在上海這個(ge) 龍頭的帶動下,“三省一市”初步形成了各有特點的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可以從(cong) 更高層麵編製區域產(chan) 業(ye) 地圖,以產(chan) 業(ye) 鏈核心部分所在城市或平台為(wei) 總牽頭,通過組建區域產(chan) 業(ye) 聯盟等形式,推動產(chan) 業(ye) 鏈環節向優(you) 勢地區、重點城市集聚。”
電氣製造發展是製造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提及,智能化已成為(wei) 電氣製造業(ye) 轉型發展的趨勢,當下智能電氣製造產(chan) 業(ye) 還未納入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ti) 布局內(nei) ,因此他建議應該從(cong) 平台建設角度推進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布局,加快浙江省智能電氣製造業(ye) 中心建設,打造智能電氣製造行業(ye) 國內(nei) 頂級平台和世界級先進電氣產(chan) 業(ye) 集群。(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