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製裁,正在逐步擴大。
不隻是華為(wei) 被美國升級限製,美國還宣布將中國33家科技公司、科研機構與(yu) 個(ge) 人集體(ti) 列入“實體(ti) 清單”,包括奇虎360、雲(yun) 從(cong) 科技等,重點涉及計算機人工智能、人臉識別、通信技術等業(ye) 務。
上個(ge) 月底,美國國防 部又將20家中國企業(ye) 列為(wei) “軍(jun) 方公司”清單,包括華為(wei) 、海康威視、中航工業(ye) 、中國鐵建、中國中車、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
看起來,美國是在對中國科技力量痛下殺手?在經濟學家馬光遠看來,中美博弈,表麵上是科技競爭(zheng) ,“本質上是製造業(ye) 的競爭(zheng) ”,雙方的主戰場不在科技,而在於(yu) 摧毀中國製造業(ye) 。
馬光遠直言,美國“在高科技領域下手就是擔心你的製造業(ye) 完成一個(ge) 從(cong) 大規模到強大這麽(me) 一個(ge) 升級,所以他抓住了你的命門”。“美國對待中國下手最狠的就是製造業(ye) !”
【1】
為(wei) 何美國要打擊中國製造業(ye) ?
首先,這是製造業(ye) 的特殊作用決(jue) 定的。在人類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製造業(ye) 決(jue) 定著大國興(xing) 衰,過去如此,現在仍然是這樣。
馬光遠認為(wei) ,“什麽(me) 金融、科技、軍(jun) 事,甚至貨幣,沒有製造業(ye) ,這些東(dong) 西將一無是處。研究人類過去200多年的曆史你會(hui) 發現,決(jue) 定大國興(xing) 衰的不是GDP,不是經濟規模,而是製造業(ye) 。”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無論是哪個(ge) 領域的高科技,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製造業(ye) 中來。事實上,美國能夠成為(wei) 頭號強國,主要原因是在19世紀末,發展成了全球第一大製造業(ye) 大國,這也是其成為(wei) “全球第一霸權大國的基礎”。
美國領先全球製造業(ye) ,按理說可以高枕無憂,但沒有想到,中國經濟慢慢崛起,尤其是在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坐上了全球第一大製造業(ye) 大國的“寶座”。
中國製造業(ye) 的狂飆突進,超越了美國,這就是美國打擊中國製造業(ye) 的第二個(ge) 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製造業(ye) 老大的位置,在不同的計算體(ti) 係中,會(hui) 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簡單來說,中國使用的是GDP的概念,而美國使用的是GNP的概念。
這裏有必要稍微解釋下二者的區別。
GDP指的是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可以理解為(wei) 一個(ge) 國家國土內(nei) 所有的生產(chan) 要素實現銷售的最終產(chan) 品和服務的價(jia) 值總和,包括本國企業(ye) 在本國內(nei) 投資帶來的產(chan) 出,以及由外國企業(ye) 在本國投資所帶來的產(chan) 出。
GNP指的是國民生產(chan) 總值,可以理解為(wei) 一個(ge) 國家國民所擁有的生產(chan) 要素實現銷售的最終產(chan) 品和服務的價(jia) 值總和,包括本國國民(企業(ye) 和個(ge) 人)在本國和外國投資帶來的產(chan) 出,但不包括外國人在本國投資帶來的產(chan) 出。
中國用GDP概念計算,中國是全球製造業(ye) 老大。美國用GNP概念計算,美國是全球製造業(ye) 老大。
你可能會(hui) 想,這隻是計算方法不同,不影響中國製造業(ye) 老大的地位,但仔細分析,你會(hui) 發現,中國的GDP規模中,有很多跨國公司,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對中國製造業(ye) 規模的貢獻非常大,馬光遠舉(ju) 例說,“蘋果的產(chan) 值是統計在中國的製造業(ye) 規模裏麵。”
反過來,同樣跨國公司的貢獻,美國用GNP概念,並沒有計算在內(nei) 。
馬光遠坦言,“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一製造業(ye) 大國名不副實,對此要有清醒的準備。”
【2】
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一邊試圖摧毀中國製造業(ye) ,一邊在竭力發展本國的製造業(ye) 。
這一點,最能說明問題的,當屬台積電。
大家都知道,台積電全球最主要的客戶中,收入貢獻的前兩(liang) 名,第一是蘋果公司,第二是華為(wei) 。
大家也都知道,因為(wei) 美國升級對華為(wei) 的限製,台積電處於(yu) 微妙的位置,但它選擇砸下120億(yi) 美元在美國建廠,宣布在亞(ya) 利桑那州設立5nm芯片廠。
對於(yu) 這一點,台積電掌門人劉德音在上個(ge) 月對媒體(ti) 直言,“大國之間的壁壘鮮明,讓美國希望把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拉回美國本土建設”。
台積電隻是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並不是美國公司,怎麽(me) 被吸引去美國建廠?對這個(ge) 尖銳問題,劉德音也沒回避。
他對媒體(ti) 表示:“未來,不但是台積電赴美建廠,供應商也會(hui) 過去,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除了對台積電有補助,也會(hui) 承諾對一起過去的供應商有補助,像是氣體(ti) 、光刻膠供應商等都有機會(hui) 一起去。”
顯而易見,川普政府為(wei) 了鼓勵半導體(ti) 製造業(ye) 回流美國,不僅(jin) 是台積電有補貼,連台積電的供應商也有補貼。
簡單一句話,川普相當於(yu) 砸錢補貼整個(ge) 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這足以說明美國推動製造業(ye) 的決(jue) 心和投入了吧?不隻是因為(wei) 川普是個(ge) “狠人”,更因為(wei) 他要應對中國製造業(ye) 的蓬勃發展,非如此不可。
而且,不僅(jin) 是別國的半導體(ti) 企業(ye) ,本國半導體(ti) 企業(ye) 更得“加碼”美國。
7月9日消息,曾經在晶圓代工界排名第二的格芯,也宣布將擴建紐約州馬爾他鎮的 Fab 8 晶圓廠,該晶圓廠是格芯在工藝技術上最先進的廠房,以 14nm/12nm FinFET 工藝為(wei) 主。要知道,除了英特爾之外,目前格芯的 Fab 8 是美國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廠之一。
各種行動表明,美國不僅(jin) 沒有放棄製造業(ye) ,反而空前投入。
作為(wei) 經濟學家,馬光遠對中國製造麵臨(lin) 巨大衝(chong) 擊卻被大眾(zhong) “完全忽略”,感到“很憂慮”。
馬光遠稱:“很多人總是有一個(ge) 誤解,認為(wei) 美國不做製造了,美國人對製造業(ye) 沒有興(xing) 趣了,這是天大的誤會(hui) ,也是葬送中國國運的錯誤觀點。”
即便如此,也不必太擔憂,隻是,對於(yu) 目前局勢,中國製造需要加強修煉“內(nei) 功”,同時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打造出屬於(yu) 自己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才能行穩致遠,贏得未來。
正如馬光遠所說:“不管美國如何對待我們(men) ,不管美國如何對付中國,有一點必須清醒,中國的命運和前途關(guan) 鍵取決(jue) 於(yu) 自己。當然,外部環境也很重要,但是自己如何做更重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