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求順勢而為(wei) 。布局家庭資產(chan) 時,一定要閱讀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變化。
今天,社會(hui) 上有一個(ge) 普遍的聲音認為(wei) ,房地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業(ye) 興(xing) 導致百業(ye) 衰,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chan) 部門,擠壓了實體(ti) 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ye) 製造業(ye) 的發展。
真相是這樣嗎?這一節我們(men) 來聚焦中國工業(ye) 製造業(ye) 的真相和趨勢。
中國工業(ye) 總產(chan) 值在2000年第一次超過德國,2006年超過了日本,2010年超過美國,也就成為(wei) 了世界上工業(ye) 產(chan) 值最大的國家。
2019年人民幣兌(dui) 美元的匯率大體(ti) 跌了5%,但是工業(ye) 產(chan) 值增長了5.5%。相當於(yu) 2019年和2018年中國工業(ye) 總產(chan) 值都是5.5萬(wan) 億(yi) 美元。
這是什麽(me) 概念?
來和世界上主要工業(ye) 國家做個(ge) 對比。2019年中國工業(ye) 總產(chan) 值大體(ti) 是美國的1.6倍,是日本的4倍,是德國的5倍,是印度的7.5-8倍。
也就是,最近10年,中國工業(ye) 總產(chan) 值與(yu) 世界上主要工業(ye) 強國的距離是越拉越大了,目前中國領先的程度也越來越多了。
再看工業(ye) 占整個(ge) 經濟的比重。這有兩(liang) 個(ge) 觀察視角,一是我國自身工業(ye) ,也就是第二產(chan) 業(ye) 在整個(ge) GDP中占比變化;另一個(ge) 是把中國和世界其他工業(ye) 強國之間來對比。
先看一下中國自身的情況。從(cong) 2000年以來,我國第二產(chan) 業(ye) 工業(ye) 占GDP的比重在2019年第1次低於(yu) 了40%,是39%。在2010年之前,中國工業(ye) 占GDP的比重都在45%以上。
從(cong) 我國自身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看,工業(ye) 占整個(ge) 經濟的比重越來越低了。要告訴大家的是,服務業(ye) 的占比在不斷提高。
再看世界上其他工業(ye) 強國。
2018年,日本工業(ye) 占整個(ge) GDP的比重是29%,德國是28%,美國是18.2%。
我們(men) 知道,特朗普上台之後,對振興(xing) 美國的製造業(ye) 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那麽(me) 這些政策的效果怎麽(me) 樣呢?
雖然美國2019年全年的數據還沒有看到,但是根據前三季度的數據可以發現,美國工業(ye) 製造業(ye) 占整個(ge) GDP的比重進一步回落了。
這其實說明經濟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雖然特朗普出台的政策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但真正製造業(ye) 的發展或工業(ye) 的發展,是由背後的勞動力成本、工程師數量,市場距離等很多因素決(jue) 定的。
國內(nei) ,除了工業(ye) ,更大的社會(hui) 輿論在製造業(ye) 。很多人認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危機越來越大了。尤其是中美貿易爭(zheng) 端,中興(xing) 和華為(wei) 事件,讓很多人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核心技術領域,尤其是高精尖的技術我們(men) 嚴(yan) 重受製於(yu) 人。這似乎使整個(ge) 中國都麵臨(lin) 著風險。
那麽(me) 中國製造業(ye) 今天究竟怎麽(me) 樣呢?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