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晚,北京西二旗。夏夜裏帶著暴雨來臨(lin) 前濕氣的風層層吹送,被小米員工稱為(wei) “清河三裏屯”小米科技園更像是晚自習(xi) 散場後的大學校園,在巨大的小米十周年展板前麵,一群群穿著小米十周年黑色T恤的年輕人忙著拍照打卡。
當晚7點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jun) 進行了小米十周年演講。在小米今年首個(ge) 線下發布會(hui) 上,雷軍(jun) 聊起過往十年稍顯亢奮,一場原本預計兩(liang) 個(ge) 小時就結束的發布會(hui) 毫無懸念地被拉長:從(cong) 小米為(wei) 何成立、第一場發布會(hui) 時的忐忑、黃金時代的膨脹再到低穀反思……複盤小米十年後,對於(yu) 未來十年小米的方向,雷軍(jun) 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低穀期反思與(yu) “重新創業(ye) ”
2010年的中國手機市場,一邊是諾基亞(ya) 、摩托羅拉和三星這樣的國際巨頭,一邊是國產(chan) 手機巨頭“中華酷聯”,兩(liang) 者縫隙中則是鋪天蓋地的山寨機。就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當年4月6日,雷軍(jun) 與(yu) 他在穀歌等企業(ye) 挖來的十餘(yu) 個(ge) 高管在北京中關(guan) 村保福寺橋銀穀大廈807室成立了小米,立誌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
在8月11日晚的小米10周年演講中,雷軍(jun) 首次公布了小米成立以來的曆年手機銷量數據,從(cong) 2011年的27萬(wan) 台,到2019年的1.246億(yi) 台,猛漲460多倍。
在這條向上的手機銷量曲線中,一個(ge) 明顯的凹痕出現在2016年。當年小米手機銷量為(wei) 5542萬(wan) 台,是小米成立以來的首次下滑。
“前期超高速成長,掩蓋了非常多的問題,2015年底到2016年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雷軍(jun) 表示,當時的小米處於(yu) 生死存亡的關(guan) 頭,在手機行業(ye) ,從(cong) 來沒有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轉的,形勢極其嚴(yan) 峻,所以他不得不親(qin) 自接管了手機部。
雷軍(jun) 感慨稱:“那段時間苦不堪言。我經常早上 9 點上班,到了淩晨一兩(liang) 點,還在開會(hui) 。有一天下班的時候,我數了數,一天下來我居然開了23個(ge) 會(hui) 。”
重回一線抓手機業(ye) 務後,從(cong) 2017年起,小米手機重回上漲曲線。在總結十年間小米經曆的得與(yu) 失、苦與(yu) 樂(le) 後,雷軍(jun) 總結認為(wei) :“要想固守今天的成績,躺著過去的業(ye) 績上過日子,毫不疑問,守不住,要想繼續不管不顧、猛衝(chong) 猛打、粗放成長,這條路也走不通。”
所以,雷軍(jun) 為(wei) 小米製定了未來發展的三大策略。首先就是“重新創業(ye) ”。雷軍(jun) 認為(wei) ,今天的局麵,小米還是需要拿出重新創業(ye) 的熱情,豁出去幹,大膽啟用創業(ye) 型人才,大膽使用創業(ye) 型的激勵,大膽把握新的戰略機遇。
除此之外,就是互聯網+製造。雷軍(jun) 認為(wei) ,小米信仰互聯網,相信互聯網的方法論,小米會(hui) 堅持用互聯網賦能製造業(ye) 。在繼續和代工廠真誠合作的基礎上,深度參與(yu) 製造業(ye) 。小米產(chan) 業(ye) 基金已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ti) 和智能製造的公司,這就是小米未來要做的“製造的製造”。
雷軍(jun) 稱,第三大策略就是行穩致遠,所有事情,小米都會(hui) 用十年的長度來看,做長期有價(jia) 值的事情,和時間做朋友,同時,戰略上穩打穩紮,不要冒進。
和中國製造業(ye) 的十年故事
在小米成的201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的製造業(ye) 大國,後者已經在這一位置上整整待了114年之久。在此後的十年間,小米與(yu) 中國製造業(ye) 互相借力,滲透與(yu) 競爭(zheng) 並存。此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雷軍(jun) 就曾指出:“小米的創立的初心就是就是希望改變中國製造業(ye) 。”
在8月11日的發布會(hui) 中,小米成長曆程中一個(ge) 新的路標亮相:小米位於(yu) 北京亦莊的智能工廠揭開麵紗。
據介紹,小米智能工廠是小米用互聯網賦能製造業(ye) 的產(chan) 物,總建築麵積1.86萬(wan) 平方米,投資金額6億(yi) 元,目前承擔了三個(ge) 角色:年產(chan) 百萬(wan) 台高端手機的“黑燈工廠”、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預研的“大型實驗室”、製造設備和自動化產(chan) 線的“實驗基地”。
在小米成長的十年中,與(yu) 中國製造業(ye) 的關(guan) 係密切。與(yu) 製造業(ye) 巨頭格力的十億(yi) 賭約也被媒體(ti) 津津樂(le) 道。2013年底,在北京舉(ju) 行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jun) 曾經與(yu) 董明珠打下10億(yi) 元的天價(jia) 賭局。雙方以5年後營業(ye) 額作對比,賭注10億(yi) 。值得一提的是,在賭約敲定的2013年,格力營收為(wei) 1200億(yi) ,小米營收僅(jin) 為(wei) 265.83億(yi) 。
五年後的2018年,小米營收1749億(yi) 元,與(yu) 之相比,格力電器全年營收為(wei) 2000.24億(yi) 元。站在十年節點上回看2013年,雷軍(jun) 稱那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但同時也幹了不少蠢事——和董明珠打賭就是其中一樁。
“五年下來,小米從(cong) 200 多億(yi) 漲到了1749億(yi) ,漲了8倍,這已經是個(ge) 奇跡,我非常滿意。我們(men) 再看看格力,從(cong) 1200億(yi) 漲1980 億(yi) ,漲了60%,作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表現也非常傑出。”雷軍(jun) 稱,比較戲劇的是,結束打賭的第二年(2019年),小米就贏了。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小米集團全年實現營收達2058億(yi) ,同比增長17.7%,格力電器2019年實現營業(ye) 總收入1981. 53 億(yi) 元,同比增長0.02%。
雷軍(jun) 坦承自己後來每次想起來與(yu) 董明珠打賭,都後悔得不得了。他認為(wei) 那個(ge) 時候的小米“信心爆棚,的確膨脹了”。不過,他也總結認為(wei) :“經過這次打賭,我對製造業(ye) 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同時也更了解格力了。格力的確是中國製造業(ye) 的典範,值得我們(men) 認真學習(xi) 。”
盡管賭約已經結束,但小米與(yu) 格力的市場競爭(zheng) 仍未完結。在雷軍(jun) 看來:“下一個(ge) 十年,智能製造將進一步助力中國品牌的崛起,小米將成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不可忽視的新興(xing) 力量。”
“複仇者聯盟”與(yu) 百億(yi) 研發預算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全球麵臨(lin) 巨大的挑戰。”雷軍(jun) 說,這場全球大變局,深刻影響著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生活。麵對焦慮,雷軍(jun) 的給出的解決(jue) 方案就是“焦慮沒有用,改變自己的心態,才能積極麵對這個(ge) 複雜的世界。”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疊加大規模5G換機潮遲遲不出現情況下,手機市場並不好做。早在今年年初,IDC就曾預計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萎縮2.28%,出貨量僅(jin) 略高於(yu) 13億(yi) 部。
僅(jin) 從(cong) 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手機消費市場來看,中國信通院發布最新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7月,國內(nei) 手機市場總體(ti) 出貨量累計1.75億(yi) 部,同比下降20.4%。
在去年的開發者大會(hui) 上,雷軍(jun) 就已經點出手機行業(ye) 現狀,“從(cong) 2017年開始,中國手機市場總量開始萎縮,2018年和2019年更是出現大滑坡。5G的商用將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手機市場,但是從(cong) 短期來看,效果依然不明顯。”
目前,在國內(nei) 市場,終端廠商早已殺成一片血海。僅(jin) 在今年上半年,國內(nei) 就有超百款5G機型。機海大戰下,8月11日,小米也在發布了小米10至尊紀念版、Redmi K30至尊紀念版等幾款新品。
市場殘酷,一方麵,小米用人之心緊迫。7月底,前中興(xing) 手機CEO曾學忠加盟,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負責手機產(chan) 品的研發和生產(chan) 工作。在曾學忠之前,包括金立手機高層盧偉(wei) 冰、聯想手機高層常程等在內(nei) 的一眾(zhong) 手機圈知名“操盤手”齊聚小米,有網友調侃稱這一團隊為(wei) “複仇者聯盟”。
另一方麵,研發先行。2020年初,小米提出在“5G+AIoT”領域五年投入五百億(yi) ,投身以智能硬件為(wei) 基礎的超級互聯網時代。在8月11日的演講中,雷軍(jun) 再次強調,小米在2020年的研發預算將超過100億(yi) 元。
從(cong) 數據來看,手機在小米營收貢獻上正逐年下降,2017年的7成到2019年已經降為(wei) 約59%。但手機仍是小米的基本盤,2020年乃至未來的競爭(zheng) 隻會(hui) 更加激烈。
8月11日收盤,小米集團(01810.HK)股價(jia) 15.02港元,總市值3620億(yi) 港元,距離17港元的發行價(jia) 還有一小步,而小米下一個(ge) 十年的故事才剛開始。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