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不馳於(yu) 空想、不騖於(yu) 虛聲。
上海從(cong) 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wei) 如今的特大型城市,從(cong) 來不缺少擁有實幹精神的奮鬥者。他們(men) 是這座城市裏平凡的工作者,卻兢兢業(ye) 業(ye) 書(shu) 寫(xie) 曆史。
4月6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時代·奮鬥者”係列稿件,向家國追夢人致敬。
在超強超短激光實驗室的激光大廳,一位穿著藍色T恤、戴著黑框眼鏡的男子正拿著一卷手稿,指向麵前的實驗裝置,流利地介紹著超強超短激光的性能和功效。他偶爾放慢語速,耐心地向參觀者講述著原理。
他是於(yu) 亮紅,上海超強超短激光裝置(SULF)主放大器係統負責人。自2015年開始在浦東(dong) 張江開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建設起,於(yu) 亮紅和團隊奔赴張江,從(cong) 當時完全“空蕩蕩”的實驗室開始,迎難而上。
於(yu) 亮紅(中)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 供圖5+2,白加黑,連軸轉,2017年,他和團隊成員解決(jue) 了高通量激光放大與(yu) 傳(chuan) 輸的技術難題之後,在10月成功實現當時國際最高峰值功率10PW激光放大輸出,打破了世界紀錄。獲評“新時代奮鬥者”先進典型人物後,於(yu) 亮紅說:“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而是靠我們(men) 中國科技工作者努力奮鬥出來的。我們(men) 都是新時代的奮鬥者。”
張江創業(ye) 實現零到一的突破
2008年,剛剛從(cong) 合肥工業(ye) 大學畢業(ye) 的於(yu) 亮紅來到光機所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從(cong) 此便開啟了超強超短激光實驗研製的科研旅途。
2013年,於(yu) 亮紅博士生畢業(ye) ,正式成為(wei) 了上海光機所的職工,也正是這一年,上海超強超短激光攻關(guan) 團隊正式成立,於(yu) 亮紅以技術骨幹和相關(guan) 關(guan) 鍵係統負責人的身份參與(yu) 了激光裝置研製行動。由於(yu) 嘉定實驗室的空間限製,研製更大輸出功率的激光裝置受到很大限製。在項目負責人李儒新院士等的運籌下,最終上海光機所-上海科技大學聯合實驗室在張江建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的研製工作就此開始。由於(yu) 遠離嘉定本部,新建立的實驗室從(cong) 零開始,道路充滿著艱辛。
於(yu) 亮紅坦言,工作剛開始,所有配套設施都不完善,他和團隊成員每天隻好從(cong) 嘉定坐地鐵來張江上班,通勤要花費4-5個(ge) 小時。後來,在領導協調下,他們(men) 住上了光源賓館。
經過1年多的努力,他和他的團隊用實驗器件“填滿”了空曠的實驗室。2016年,團隊實現了5PW激光脈衝(chong) 的輸出,代表當時世界的最高輸出水平。
過程中充滿了挑戰和辛苦。
“我記得在2016年6月,就在我們(men) 5PW即將要出光時,由於(yu) 鏡片汙染,後端的光學元器件損傷(shang) 。眼看著勝利在前,卻被當頭棒喝,我們(men) 當時心情是無比沮喪(sang) 。”於(yu) 亮紅仍難忘當初沮喪(sang) 。
隨後,於(yu) 亮紅和隊員們(men) 盡快完成了器件的修複工作,並利用七、八月份高溫假的時間加班加點,最終在那年國慶節前實現了5PW激光脈衝(chong) 的輸出目標。項目成果被列入五個(ge) 裏程碑式進展
作為(wei) 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亮紅經常和團隊成員說,身為(wei) 黨(dang) 員,使命在身。這讓團隊裏的每一個(ge) 成員都有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投身科研工作。
攻堅克難的那段時間,於(yu) 亮紅和團隊成員不畏高溫,深夜加班,放棄節假日的休閑和家人的團聚,甚至在國慶節晚上的聚餐都是通過外賣在實驗室外麵解決(jue) 。吃完後,團隊成員立刻進實驗室加班,絲(si) 毫不敢耽誤時間。
終於(yu) ,在2017年10月,於(yu) 亮紅和團隊成員解決(jue) 了高通量激光放大與(yu) 傳(chuan) 輸的技術難題,成功實現當時國際最高峰值功率10PW激光放大輸出,打破了世界紀錄。2018年1月2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文章高度評價(jia) 該項目取得的成果,列舉(ju) 為(wei) 國際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發明以來在激光脈衝(chong) 功率提升方麵的取得五個(ge) 裏程碑式進展之一,其他四個(ge) 都是美國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完成的。
SULF項目副經理兼項目辦主任表示,該成果實現了我國在激光脈衝(chong) 功率提升方麵與(yu) 世界一流從(cong) “跟隨”到“同步”的跨越。
2019年12月7日,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在浦東(dong) 張江進行了“10拍瓦激光係統”測試評審會(hui) ,經過現場測試,10PW激光係統實現420J以上輸出,3分鍾一發,最短壓縮脈寬23.3fs,最高峰值功率12.9PW的輸出能力,達到國際同類研究領域領先水平。
“激光在我手上,家國在我心裏”
SULF項目副總工程師梁曉燕是於(yu) 亮紅多年的導師,見證了於(yu) 亮紅的成長。
“最讓我難忘的是,有一次我們(men) 測完數據已經晚上11點多了,激光器終於(yu) 達標了,當時我們(men) 就在樓道裏買(mai) 了一些飲料準備做個(ge) 簡單的慶祝,於(yu) 亮紅卻突然告訴我他的母親(qin) 生病了要趕緊回家,我當時才知道他母親(qin) 一直身體(ti) 不好,但他從(cong) 來沒有和我說過。”梁曉燕說。
於(yu) 亮紅的母親(qin) 身體(ti) 不好,家裏又有第二個(ge) 剛出生的孩子,這些他很少向梁曉燕提及。
於(yu) 亮紅的師弟甘澤彪坦言,平日相處中,感覺師兄非常低調謙遜,但在工作中他總是敢為(wei) 人先,把每一項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跟著於(yu) 師兄做項目,我們(men) 感到非常安心,有一個(ge) 明確的目標,隻要一步步幹就行了。”
隨著張江實驗室的建設,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項目立項,100PW激光裝置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春節前後,SULF激光裝置在性能提升階段“撞上了”新冠疫情。盡管如此,於(yu) 亮紅依然選擇堅守在崗位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2月11日開始,於(yu) 亮紅開車往返嘉定與(yu) 浦東(dong) ,率先開展SULF的複工複產(chan) 工作。
在SULF底樓裝置實驗室的兩(liang) 塊柱子上,分別寫(xie) 著“激光在我手上”和“家國在我心裏”兩(liang) 列紅色大字。於(yu) 亮紅說,這就是我們(men) 的初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