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第三屆進博會汽車展區首設智慧出行專區 未來汽車可整車3D打印

星之球科技 來源:瀟湘晨報2020-10-22 我要評論(0 )   

全球首台整車3D打印的跑車、不用充氣的輪胎、全球首發的L4級別全棧式自動駕駛係統……這些未來出行新“姿勢”,都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汽車展區首次增設的智慧...

全球首台整車3D打印的跑車、不用充氣的輪胎、全球首發的L4級別全棧式自動駕駛係統……這些未來出行新“姿勢”,都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汽車展區首次增設的智慧出行專(zhuan) 區亮相。

記者在昨天舉(ju) 行的宣介會(hui) 上了解到,第三屆進博會(hui) 汽車展區展覽麵積有3萬(wan) 平方米,將展示整車、汽車零配件、汽車服務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板塊。同時,自本屆進博會(hui) 起,將增設智慧出行專(zhuan) 區,全球範圍內(nei) 各汽車產(chan) 業(ye) 細分方向最前沿的產(chan) 品、技術、服務,在這裏都能看到。

世界七大車企悉數參展

“汽車行業(ye) 500強及龍頭企業(ye) 參展麵積占展區麵積逾90%,世界前七大整車集團悉數參展。”汽車展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展區匯集了行業(ye) 最高水平、領域最新趨勢和最前沿科技,30餘(yu) 件新產(chan) 品、新技術將在這裏“全球首發、亞(ya) 洲首秀、中國首展”。

米其林中國高級副總裁王兆華介紹,“米其林智能自修複方案”將在本屆進博會(hui) 上進行全球首發。“通過實時監測和智能運算,這套係統可以幫助駕駛員判斷輪胎狀態。”王兆華說,如果發生輪胎漏氣,智能自修複技術還可以根據問題的嚴(yan) 重程度提供精準解決(jue) 方案。

亞(ya) 洲首發的UPTIS免充氣防紮刺輪胎是米其林的又一大亮點。王兆華介紹,由於(yu) 其獨特的輪轂設計,這款輪胎不用充氣,消除了漏氣和爆胎的風險,“駕駛者不用再準備備胎了,汽車行業(ye) 也不用生產(chan) 那麽(me) 多的備胎,節約了製作輪胎的原材料,環保收益巨大。此外,我們(men) 還有在中國首發的新品SYMBIO氫能源電堆包。”

聚焦智慧出行細分板塊

記者了解到,今年首次增設的汽車展區智慧出行專(zhuan) 區,將聚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慧座艙、車路協同、控製係統、核心傳(chuan) 感器等智慧出行細分板塊,引入一批在各自細分領域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和擁有關(guan) 鍵性創新技術的“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

美國迪根特公司5年前推出世界首輛基於(yu) 3D金屬節點打印技術的跑車,今年該公司首次參加進博會(hui) ,就帶來了最新的全球首輛金屬3D整車打印的跑車局部。“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汽車,不僅(jin) 可以大幅提高生產(chan) 效率,減少零件重量和數量,還能降低10倍固定資產(chan) 的投入。”迪根特中國區總經理李冉向記者展示了零件“輕量化懸架上控製臂”,“這款3D打印零件的重量隻有傳(chuan) 統零件的三分之一,但耐久度是傳(chuan) 統零件的10倍,強度也是後者的3倍。”更神奇的是,采用3D打印技術,隻需48小時就能完成開發和製作的全過程。

此外,首次參展的小馬智行也將在今年進博會(hui) 上麵向全球首發其研發的L4級別全棧式自動駕駛係統。“這套係統在軟件和硬件上都做了大幅提升。”該公司市場公關(guan) 總監張海洲說。

據悉,除了前沿產(chan) 品和科技的展覽展示之外,今年進博會(hui) 期間還將舉(ju) 辦“第四次工業(ye) 革命與(yu) 智慧出行論壇”等一批配套活動,為(wei) 汽車展商和參觀者提供思想碰撞、理念交流、互促進步的“大平台”和“新航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