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資本市場長期關(guan) 注的熱點之一,但深圳市光大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大激光”)卻沒能搭上這股東(dong) 風實現上市的目標。
作為(wei) 一家新能源設備製造商,頂著高新技術企業(ye) 光環的光大激光似乎名不副實,公司的研發人員待遇似乎不佳。更加有意思的是,在終止IPO之後光大激光的專(zhuan) 利申請便幾乎停止了。
申請專(zhuan) 利是為(wei) 了上市做準備,終止IPO就終止技術研究了?申請上市前和終止上市後兩(liang) 副麵孔,這樣的企業(ye) 一旦達成上市目標,眼中剩下的是投資者還是公司的未來?
高新技術“偽(wei) ”高新
早在2014年,光大激光就被評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有效期三年;2017年10月公司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複審,有效期仍是三年。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身份意味著公司可以享受15%的優(you) 惠企業(ye) 所得稅率。
除了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身份,光大激光還獲得了其他稅收優(you) 惠,如軟件企業(ye) 身份的“兩(liang) 免三減半”所得稅優(you) 惠和軟件產(chan) 品增值稅退稅優(you) 惠等。
以軟件企業(ye) 為(wei) 例,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ye) 認定管理辦法(2014)其中一條為(wei) ,前兩(liang) 個(ge) 年度軟件產(chan) 品開發銷售(營業(ye) )收入總額超過(含)1億(yi) 元且當年不虧(kui) 損;前兩(liang) 個(ge) 年度軟件產(chan) 品開發銷售(營業(ye) )收入總額超過(含)3000萬(wan) 元且當年不虧(kui) 損,在市經貿信息委發布的支持領域內(nei) 綜合評分位居申報企業(ye) 前五位;前兩(liang) 個(ge) 年度軟件出口總額超過(含)500萬(wan) 美元且當年不虧(kui) 損,且年度軟件出口收入總額占本企業(ye) 年度收入總額比例超過(含)50%。
光大激光的子公司深圳市光大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軟件”)獲得了軟件企業(ye) 的身份認證,公司2018年淨利潤為(wei) 2140萬(wan) 元,其2016年和2017年的企業(ye) 所得稅率為(wei) 零,2018年12.5%,稅率最為(wei) 優(you) 惠。
根據招股書(shu) 申報稿,光大激光的收入基本以設備製造為(wei) 主,即基本依靠硬件。升級改造服務的收入遠不足千萬(wan) 元,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僅(jin) 僅(jin) 在1%左右,基本沒有軟件收入來源,光大軟件又是怎麽(me) 獲得數千萬(wan) 收入以獲得身份認證的呢?
2018年,光大激光的整體(ti) 淨利潤為(wei) 5148萬(wan) 元。這就是說,僅(jin) 光大軟件這一家子公司的盈利就占到了公司利潤的41.57%。在招股書(shu) 申報稿中,光大激光沒有披露光大軟件2018年的營收,毛利率和利潤率亦不得而知。
顯然,稅收最為(wei) 優(you) 惠的子公司或許貢獻著光大激光份額最多的淨利潤。一家不知道營收多寡的子公司能貢獻公司四成以上的淨利潤,光大激光99%左右的硬件收入僅(jin) 能貢獻3000萬(wan) 元左右的盈利,硬件的利潤率隻有5%左右了。
硬件公司的子公司獲得了軟件企業(ye) 身份就已經有些乖張了,光大激光高新技術企業(ye) 的身份同樣迷霧重重。
根據國家有關(guan) 部門修訂後的認定標準,若想獲得高新技術企業(ye) 認定需滿足以下幾個(ge) 硬性指標: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yi) 元以上的企業(ye) ,研發比例不低於(yu) 3%;企業(ye) 從(cong) 事研發和相關(guan) 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ye) 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yu) 10%;近一年高新技術產(chan) 品(服務)收入占企業(ye) 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yu) 60%。
2016-2018年,光大激光核心技術產(chan) 品收入為(wei) 2.84億(yi) 元、4.01億(yi) 元和5.83億(yi) 元,同期公司的營收為(wei) 3.06億(yi) 元、4.25億(yi) 元和6.01億(yi) 元,核心技術產(chan) 品收入占比分別為(wei) 92.8%、94.39%和96.94%。
研發投入也毫不含糊。2016-2018年,光大激光的研發投入分別為(wei) 2707萬(wan) 元、3444萬(wan) 元和4647萬(wan) 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wei) 8.83%、8.1%和7.73%,遠高於(yu) 3%的最低要求。
研發人員也不少。2018年年末,光大激光共有研發及技術人員404人,約占公司總人數的32.29%。三成以上的員工從(cong) 事研發,8%左右的研發投入占比,光大激光的研發投入並不弱。
看似光鮮卻有貓膩。2018年年末,光大激光研發相關(guan) 人員超過400人,研發投入中薪酬支出為(wei) 3256.64萬(wan) 元,人均年薪隻有8萬(wan) 元出頭,月薪不到7000元。
2018年年末,光大激光擁有員工1251人,全年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wei) 職工支付的現金為(wei) 1.52億(yi) 元。
按照上市公司工資計算標準,本期工資福利總額=支付給職工以及為(wei) 職工支付的現金+(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不僅(jin) 包括工資、獎金、補貼等收入,也囊括了社保、公積金、教育培訓經費等福利,除以員工人數就是企業(ye) 的平均職工薪酬,近似可以看成稅前薪水。
按照這一標準,2018年光大激光的工資福利總額為(wei) :1.52億(yi) 元+(2108-1776)萬(wan) 元=1.55億(yi) 元。按照期末1251人計算,公司人均年薪酬約為(wei) 12萬(wan) 元,月薪1萬(wan) 元出頭。
即便扣稅後1萬(wan) 元出頭的稅前收入也超過7000元。一般來說,研發人員的工資要超過公司普通員工的平均水平,光大激光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卻更低,並不符合慣例。
光大激光是否將非研發技術人員納入到了這一統計範圍,使得公司的技術實力看起來更強大,市場難以知曉。有意思的是,在終止IPO後,光大激光的研發似乎也隨之按下了暫停鍵。
研發停止了?
專(zhuan) 利是研發成果的最佳體(ti) 現之一,光大激光的專(zhuan) 利技術不少。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共擁有95項專(zhuan) 利及46項軟件著作權。在專(zhuan) 利技術中,公司擁有的發明專(zhuan) 利就有14項,占比並不低,體(ti) 現了公司的研發實力。
要想獲得專(zhuan) 利所有權,專(zhuan) 利申請是第一步,光大激光所擁有的專(zhuan) 利是在2010-2018年申請然後獲得的。
這是截至2018年年中光大激光專(zhuan) 利獲得情況。在申請IPO之後,公司繼續申請專(zhuan) 利並不斷增加專(zhuan) 利數量。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光大激光的專(zhuan) 利數量已經達到了175件,較招股書(shu) 申報稿時的95項幾乎快翻了一倍,這是因為(wei) 專(zhuan) 利獲得與(yu) 專(zhuan) 利申請之間是需要時間的。招股書(shu) 申報稿時公司較晚獲得的專(zhuan) 利的申請日期基本在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申請但並未獲得專(zhuan) 利審批的專(zhuan) 利數量還無法統計在內(nei) 。
也就是說,在招股書(shu) 申報稿統計日期截止的2018年過後,光大激光申請獲批的專(zhuan) 利有了大幅的增長,這是公司專(zhuan) 利得以繼續增長的基礎。
可奇怪的是,在2019年10月份以後,光大激光的專(zhuan) 利申請似乎停止了,僅(jin) 在2020年8月有過一次專(zhuan) 利申請,其餘(yu) 時間沒有任何專(zhuan) 利申請記錄。自2019年10月以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光大激光的專(zhuan) 利申請基本上停滯了。
巧合的是,2019年10月底光大激光終止IPO,終止上市,研發也跟著停止了?那麽(me) 光大激光大筆投入研發究竟是為(wei) 了公司發展還是為(wei) 了上市呢?
借款為(wei) 生
2016-2018年,光大激光實現營收3.06億(yi) 元、4.25億(yi) 元和6.01億(yi) 元,收入幾乎翻倍;實現歸母淨利潤251萬(wan) 元、3696萬(wan) 元和5148萬(wan) 元,漲幅更是接近20倍。
盈利看似良好卻沒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2016-2018年,光大激光經營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wei) -480萬(wan) 元、-7645萬(wan) 元和-721萬(wan) 元。
光大激光稱,主要是結算周期導致應收款增加和存貨、工資等營運資金需求不斷增大;由於(yu) 下遊主要以比亞(ya) 迪(002594,股吧)集團等大型廠商為(wei) 主,光大激光話語權較弱,導致公司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2016-2018年年末,光大激光的應收賬款為(wei) 1.45億(yi) 元、2.09億(yi) 元和3.14億(yi) 元,漲幅不止翻倍。除了應收賬款增長外,光大激光存貨也漲幅明顯,2016 -2018年年末分別為(wei) 1.68億(yi) 元、2.93億(yi) 元和2.75億(yi) 元。
光大激光的存貨以發出商品為(wei) 主,2016-2018年年末分別為(wei) 3683萬(wan) 元、1.79億(yi) 元和1.06億(yi) 元,發出商品是指已經運抵客戶現場進行安裝調試但尚未最終驗收完畢的設備。
光大激光的發出商品主要是給了銀隆新能源。2017年,公司向成都銀隆、天津銀隆交付4條模組PACK自動化生產(chan) 線,2018年成都銀隆擬退回2條模組PACK自動化生產(chan) 線。
銀隆新能源的現狀如何已經無須多言了,光大激光剩餘(yu) 的發出商品結局如何不難想象。招股書(shu) 申報稿中,光大激光重大合同中唯一過億(yi) 的合同就是與(yu) 成都銀隆簽訂的,這筆合同還會(hui) 執行嗎?
不僅(jin) 是經營現金流為(wei) 負,由於(yu) 不斷投資,光大激光投資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淨額同樣為(wei) 負,這意味著公司的運營隻能更多地依靠借貸。2016-2018年,光大激光籌資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wei) 5301萬(wan) 元、2.75億(yi) 元和7772萬(wan) 元。
經營沒有現金流入,主要客戶參差不齊,常年依靠借款度日,終止上市後研發似乎立即陷入停滯,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ye) 不上市也許對投資者更為(wei) 有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