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雲(yun) 宣、陳亮嘉、郭海華、記者皮澤紅報道 9月9日,廣州白雲(yun) 區委、區政府一行來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國家科技部、廣東(dong) 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的見證下,與(yu) 北京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支持廣東(dong) 省激光等離子體(ti) 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的建設。
聯姻:攜手北京大學打造千億(yi) 級新產(chan) 業(ye)
“在白雲(yun) 打造出一個(ge) 上千億(yi) 級的產(chan) 業(ye) 園。”這是顏學慶在簽約儀(yi) 式上向與(yu) 會(hui) 者描繪的未來,他既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 ,又是“拍瓦激光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yu) 應用示範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對這一次與(yu) 白雲(yun) 區的合作充滿了期待,“利用研究院‘1+1+3’的平台,把相關(guan) 的人才引進來,讓相關(guan) 的技術可以繼續孵化,通過基金孵化更多的公司,集聚成白雲(yun) 的激光產(chan) 業(ye) 生態,整合激光等離子體(ti) 產(chan) 業(ye) 鏈。”
據了解,研究院將按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標準建設,圍繞飛秒拍瓦激光技術、激光加速器技術等方麵展開應用研究與(yu) 成果轉化,促進激光加速器與(yu) 醫學、工業(ye) 、電子以及材料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升產(chan) 業(ye) 化速度,提供孵化平台。
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表示,北京大學與(yu) 白雲(yun) 區共建的研究院及產(chan) 學研創新基地項目,是北京大學踐行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動解決(jue) 重大實際問題的具體(ti) 實踐。北京大學將通過“技術突破、產(chan) 品製造、市場模式、產(chan) 業(ye) 發展”,對激光質子放療設備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進行專(zhuan) 業(ye) 轉化,為(wei) 地方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轉型做好服務。
其中研究所重點發展的“拍瓦激光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yu) 應用示範項目”,是北京大學核物理與(yu) 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2019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主要研發生產(chan) 治療癌症的體(ti) 積小、造價(jia) 低的激光質子刀產(chan) 品,將為(wei) 癌症的治愈帶來新的可能性。激光質子刀目前處於(yu) 實驗室裝置階段,擬在5 年內(nei) 研發出拍瓦激光器樣機,實現拍瓦激光器小型化,10年內(nei) 建成世界上首台激光質子刀腫瘤治療醫用裝置。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常規加速器治療設備造價(jia) 在10億(yi) 元以上,且需要一棟樓來容納,而該院所研發的激光質子刀,目標是將造價(jia) 縮減至1億(yi) 元以下,且體(ti) 積能夠進入中小醫院,未來或可催生上千億(yi) 的新產(chan) 業(ye) 。
為(wei) 加快科研成果從(cong) 樣品到產(chan) 品再到商品的轉化,培育激光等離子體(ti) 產(chan) 業(ye) 鏈,研究院將以“1+1+3”的模式進行總體(ti) 規劃建設,即建立1個(ge) 研究院、1個(ge) 人才中心、3個(ge) 產(chan) 業(ye) 轉化平台。3個(ge) 產(chan) 業(ye) 轉化平台分別為(wei) :1家為(wei) 科技創新提供服務支撐,促進研發成果市場化運營的公司;1支在全球範圍內(nei) 尋找技術、項目、人才,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基金;1個(ge) 將建設成激光等離子體(ti) 核心技術源頭區和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區的產(chan) 業(ye) 園。
背後:探索產(chan) 學研全鏈條創新發展體(ti) 係
事實上,推動研究院最終落地的背後不僅(jin) 僅(jin) 是白雲(yun) 一區之力。在前期的溝通過程中,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是促成白雲(yun) 區與(yu) 北京大學“聯姻”的關(guan) 鍵因素。
今年以來,為(wei) 推動“拍瓦激光質子加速裝置研究與(yu) 應用示範項目”成果轉化及產(chan) 業(ye) 化落戶白雲(yun) 區,廣東(dong) 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jun) 兩(liang) 次帶隊到北京大學對接;廣州市委書(shu) 記張碩輔專(zhuan) 門指示要求白雲(yun) 區加快推動研究院落地發展;今年8月廣州市長溫國輝、副市長王東(dong) 到白雲(yun) 調研時,同樣高度關(guan) 注研究院落地的進展。正是省、市的襄助,使研究院“花落”白雲(yun) ,從(cong) 構想迅速成為(wei) 現實。
而對於(yu) 白雲(yun) 來說,這次合作具有明確的標誌性意義(yi) :這是白雲(yun) 區近年來引進的首家由區政府和高校共同支持的省屬民辦非企業(ye) 。長期以來,白雲(yun) 區在科技創新轉化產(chan) 業(ye) 成果方麵少有亮眼成績,產(chan) 學研鏈條未能成型,致使高新科技產(chan) 業(ye) 的發展缺少動力源。欲突破這樣的局麵,此次與(yu) 北京大學的合作被視為(wei) 最好的敲門磚。
白雲(yun) 區委書(shu) 記趙軍(jun) 明在簽約儀(yi) 式上的發言,證明白雲(yun) 區所求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大項目,更重要的是項目背後潛藏的可能性,“白雲(yun) 區以這次簽約為(wei) 契機,進一步加強與(yu) 北京大學的合作,把北京大學的技術、人才、管理等優(you) 勢,與(yu) 白雲(yun) 的區位、空間、市場、生態等優(you) 勢有機結合起來,共同構建‘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優(you) 化、人才支撐’全鏈條的創新發展體(ti) 係。”
僅(jin) 以人才為(wei) 例,研究院落地後,擬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白雲(yun) 區即將擁有一支由北京大學組建的高端人才匯聚的科研團隊。不止於(yu) 此,研究院更可充分發揮人才中心的引才聚才優(you) 勢,實現各方向人才的學科交叉和優(you) 勢互補,乃至逐步建立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使人才資源輻射白雲(yun) 更多的區域、更多的產(chan) 業(ye) ,這對白雲(yun) 區而言才是意義(yi) 非凡。
食髓知味,這次合作或許會(hui) 成為(wei) 白雲(yun) 區一次具有曆史意義(yi) 的大膽探索。如何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wei) 抓手,打通“最後一公裏”,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chan) 業(ye) 化連接的快車道?如何進一步拓展白雲(yun) 區與(yu) 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的合作,引進高端研發資源,更好地實現科技和產(chan) 業(ye) 的融合?解答這些問題,為(wei) 白雲(yun) 接下來的發展提供一個(ge) 可以參照的樣本,一個(ge) 足夠成功的標杆,正是此次合作的重要使命。
未來:三大項目將成白雲(yun) 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標誌
毫無疑問,研究院的落地,將會(hui) 是白雲(yun) 區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濃墨重彩之筆。眾(zhong) 所周知,白雲(yun) 區過去存在大量低端低質低效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隨著時代的改變,白雲(yun) 的發展若想更進一步,產(chan) 業(ye) 的轉型是必行之路,而以產(chan) 業(ye) 轉型帶動城市環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也被白雲(yun) 新城等案例證明是可行之道。但是一直以來,科技創新驅動力的不足,成為(wei) 限製白雲(yun) 區真正實現蛻變的一大痼疾。
正因此,近年來,白雲(yun) 區堅持“1358”發展思路和“強二優(you) 三”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欲將白雲(yun) 打造成重要的科技創新樞紐,不斷布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項目。尤其是已於(yu) 今年落地的華為(wei) 電動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正在謀劃的中科腦智華南科創基地,再加上此次合作的研究院項目,被視為(wei) 白雲(yun) 區科技創新三大未來產(chan) 業(ye) 的標誌,甚至是“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招牌項目。
白雲(yun) 區之所以對這些項目寄予厚望並不難理解,因為(wei) 它們(men) 均具有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動力源的巨大潛力。例如華為(wei) ,在2017年白雲(yun) 區與(yu) 華為(wei) 公司簽訂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戰略合作協議之後,便不斷吸引了其產(chan) 業(ye) 鏈上的合作夥(huo) 伴入駐白雲(yun) ,其中不乏全國軟件百強和行業(ye) 領先企業(ye) 。受其帶動,去年白雲(yun) 區新增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ye) 企業(ye) 4758家,增量之大前所未有。而華為(wei) 電動技術有限公司更是會(hui) 與(yu) 其全球合作夥(huo) 伴一起,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高科技示範區和高端人才聚集平台。
不僅(jin) 是這三個(ge) 項目,眾(zhong) 多的高新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已經在白雲(yun) 轄內(nei) 多點開花,白雲(yun) 湖數字科技城28平方公裏的建設藍圖迅速鋪開,和龍科技創新穀融入以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為(wei) 主骨架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布局,民科園在支撐白雲(yun) 科技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大健康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基地二期亦在蓄勢待發,由此鋪陳出的白雲(yun) 區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未來更加清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