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去15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高速增長,產(chan) 值增長近14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2%,遠高於(yu) 全球4.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但我國高端芯片對外依賴度高,大部分市占率低於(yu) 0.5%。
國務院發布的相關(guan) 數據顯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不過,IC Insights預測,到2025年,中國製造的集成電路製造將僅(jin) 占國內(nei) 整體(ti) 集成電路市場的19.4%,遠低於(yu) 70%的自給率目標。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和本土製造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盡管自2005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大國,但集成電路的製造並未緊隨其後大幅增長。
2020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的產(chan) 量占國內(nei) 1434億(yi) 美元集成電路市場的15.9%,高於(yu) 10年前即2010年的10.2%。IC Insights預測,這一份額將從(cong) 2020年開始平均每年增長0.7個(ge) 百分點,到2025年增加3.5個(ge) 百分點至19.4%。
去年,在中國製造的價(jia) 值227億(yi) 美元的集成電路中,中國本土公司僅(jin) 生產(chan) 了83億(yi) 美元(占36.5%),僅(jin) 占中國1,434億(yi) 美元集成電路市場的5.9%。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和其它在中國有芯片製造廠的外國公司生產(chan) 了其餘(yu) 的芯片。
另外,IC Insights估計,中國公司生產(chan) 的83億(yi) 美元集成電路中,約有23億(yi) 美元來自IDM,60億(yi) 美元來自中芯國際這樣的純晶圓代工廠。
如果如IC Insights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集成電路製造業(ye) 規模將增加到432億(yi) 美元。那時,中國的集成電路製造仍將僅(jin) 占預測的202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總額5,779億(yi) 美元的7.5%。
即使部分中國生產(chan) 商的芯片銷售量大幅增加(許多中國芯片生產(chan) 商都是代工,他們(men) 將其芯片出售給將這些產(chan) 品轉售給電子係統生產(chan) 商),中國生產(chan) 的芯片到2025年仍然僅(jin) 占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10%。
目前的預測是,中國集成電路生產(chan) 將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實現13.7%的高複合年增長率。但考慮到去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227億(yi) 美元,這種增長是從(cong) 一個(ge) 相對較小的基數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國半導體(ti) 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芯片製造業(ye) 銷售額從(cong) 2004年的180.5億(yi) 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149.1億(yi) 元,增幅達11.9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7.96%。
隨後,在《國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綱要》的指導下以及大基金的強力拉動下,中國集成電路製造業(ye) 正在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2014年以來製造業(ye) 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wei) 24.72%,高於(yu) 國內(nei) 芯片設計和封裝行業(ye) 的增長。
目前,中國存儲(chu) 器公司長江存儲(chu) 和長鑫存儲(chu) 正在建立新的集成電路工廠。但IC Insights認為(wei) ,國外公司的芯片工廠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占中國集成電路生產(chan) 的很大比例。IC Insights預測,到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chan) 量的50%以上仍將來自國外公司,例如SK Hynix、三星,台積電和聯電。
轉載請注明出處。